从“三分法”中探究“伐谋”思想

2020-05-13 14:04江志芳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三分法纳谏邹忌

江志芳

第一部分 文本研究综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曾入选过清代学塾教材《古文观止》,影响极广。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阅读部分,也选入了该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题目是后人加的,是一篇以对话为主、故事性极强的文言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邹忌讽齐王纳谏》文字浅显,人物形象突出,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教育意义,语言艺术上有极高的成就。

下面将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分析、主旨探究,艺术特色五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使诸侯采纳,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战国策》是一部历史上杰出的著作,文学价值丰富,现实意义的借鉴意义也是代代流传,今天的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受到教育,修身自明,完善自我。

二、人物形象分析

文章为我们塑造了两个个性鲜明、人格完美的艺术典型。一个是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善于反省自我、遇事冷静、工于心计、娴于辞令以及善于揣摩人君心理的勇于进谏、忠肝义胆的贤士形象;一个是聪慧明智、果断坚决的明君。威王虽然作为一个次要人物,但人物性格也十分突出,齐威王知错能改,虚心纳谏,有着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

其余人物,如妻的偏私、妾的畏怯、客人的敷衍逢迎、齐王的庄矜尊贵等形象,都刻画得惟妙惟 肖,栩栩如生。甚至对人物群体的描写,也十分生动传神,如“门庭若市”四字,就把齐王纳谏后令臣民进谏时的盛况,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人物性格的刻画,大致采用下列三种方式:

A.记言。这是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方式。如第二段中邹忌讽谏齐王的一席话,言辞委婉生动,说理具体透彻,类比推理的方法运用娴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邹忌的善于辞令与敢于犯颜直谏的胆识。

B.心理活动描写。如“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些都表现出邹忌的自知之明的性格。

C.行动描写。如第一段中的“窥镜”“孰视之”“窥镜而自视”,都描写了邹忌仔细观察自己、观察徐公的情态,展现出他疑惑不定的心理,显示出邹忌重视客观现实、不自负有自知之明的性格。

三、主旨探索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言简意赅、脍炙人口的历史散文。讽,就是用含蓄的话进行劝告或讽刺,文中指邹忌用故事作比喻劝告齐威王采纳臣民的忠谏。文章的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结合众多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其主题思想如下:

1.蕴含了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因此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要像邹忌一样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并能理智的看待他人的评价,不受谀词蒙蔽;要学一学齐威王,经常纳谏去蔽,保持清醒的头脑。

所以通过“比美”,邹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别人直接客观地评论自己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他们同自己有着各种关系,他人的评价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与利益的影响。

而另一方面,从齐威王广开言路可以看到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就要不断克服自身弱点,加强理论业务学习,虚心听取周围人的劝告。有错就改,积极进取,完善自我,戒骄戒躁,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在自己的事业中有所收获。因而很大一部分老师都把它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作为上课的重点。

2.表达了深刻的政治见解

邹忌由近及远,由家庭小事推及国家大事,以现身说法去规劝齐王。个人除蔽,影响和意义很小,而齐王除蔽,则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文章主旨上升到国家政治层面,表达了深刻的政治见解: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广开言路,民主明政。

居于高位的治国者能否广开言路、纳谏去蔽,关系着国家的治乱与兴亡。只有广开言路、纳谏除蔽,才能修明内政,使国家强盛。这一主题思想,显然是《战国策》的作者总结了封建社会初期统治阶级在政权的得失方面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结论。

广开言路体现民主思想。民主是人类社会实现组织管理活动的手段,是人类社会实现组织管理使人们获得最大社会自由的原则和行为方式。民主不是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畅所欲言固然是民主的表现,但不讲方法和艺术无所顾忌地讲,就是违背了民主的真正内涵。邹忌在封建君主制的“政治”和“民主”环境条件下,基于自身的能力,依靠自身的性格和聪明才智,让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取得了齐国的大治。从而使一人的民主上升到百姓纷纷进谏的民主。

古往今來皆如此,民主政治都要比霸道独裁更具影响力与生命力。若想靠武力扩张、霸道压制来统治国家,往往适得其反,这便构成了这篇讽谏文章深刻思想意义所在。

四、艺术特色

1.情节完整,人物生动

全文虽然只有三百多字,却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邹忌的两次窥镜,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以及“暮寝而思”等情节,妙趣横生,富于生活气息,亲切有味。对人物的刻画特别讲究。如对邹忌,作者不重形体的刻画,而是着重用细节和对话,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又如,齐王只有两个举动,一是“王曰:‘善。”,二是“乃下令……”,就把一个贤明的君主形象表现得生动传神。

2.叙事简洁,剪裁巧妙

对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节,作者作了绘声绘色的描绘,对他的进谏,却只作概括的叙述。对臣民的进谏,也突出重点,记叙“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时期的不同情况,使读者从中体会齐王纳谏后的巨大变化,而对齐王最初受蔽之深,齐国积弊之多,以及具体如何改革等,都只从侧面暗示,略而不写,使文章的中心更为突出。三问三答,也没有从每个人的形态上去描写,而是通过不同语言来显现人物对问题的不同态度。用笔简洁,辞约意丰。

3.语言繁简适度

邹忌的三问,内容完全相同,只是在文字上略有变化,既表现了他的怀疑,又毫无重复之感。三答的意思也相同,但感情色彩却大不一样。齐王的回答只有一个“善”字,既表现了他的态度和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矜持与尊贵。

4.设喻说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设喻说理是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文章先写邹忌与徐公比美,接着对妻、妾、客的赞美之词进行了分析,为下文的设喻说理做了必要的铺垫。接着写邹忌讽谏齐王,先从自己的私事说起,随后以私事比国事,让齐威王从中受到启发。这种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生活琐事推及国事大事,用设喻来讲道理,表明见解的方法,委婉动听,往往收到比直谏更好的效果。

邹忌的讽谏之所能成功得益于他委婉的类比进谏的技巧。讽谏、劝说是语言的艺术。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能言辞得体,妙语连珠。但是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后天的学习,训练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语言能力是可以提高、改观的。其实,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很容易读出这样的主题,品析语言技巧并加以练习成为绝大多数老师的上课重点。

第二部分 典型教学案例综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由于课程性质的特殊,这篇课文的名师教案特别多,教学也就存在不少相同点。我们选取最近十年公开发表的有代表性的29个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预设目标是相对于课堂生成目标而言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本身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预设教学目标与课堂生成教学目标并不矛盾,关键是要给学生预留思维空间,另外从阅读对话的角度来看“对话要有话题”,预设目标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四者对话的共同话题。

邹忌的讽谏艺术、邹忌讽谏和齐王纳谏这一事件所蕴含的思想文化意义是教师关注较多的共同教学内容。他们在引导学生解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思路也基本相似,都是从邹忌设喻说理讽谏齐王,齐王纳谏的故事入手,探讨人物性格与思想内涵。教师们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的解读结果呈现出一些差异,其基本观点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种:

(1)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分析邹忌性格,反思纳谏除蔽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如“邹忌的讽谏在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这是历史局限性,但他的行为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民主法治社会有借鉴作用,作为领导要勇于纳谏,作为下属要积极建言献策”。

(2)赞扬邹忌的娴于辞令、聪明机智的个性特征及其启示意义。如“邹忌是一位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的谋士”,启示我们“在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的实际,便于别人接受采纳”。

(3)肯定邹忌善于自省的性格特征。如“邹忌作为课文的中心人物,他是一位善于思考、忠于职守、勇于进谏并深谙君王心理的策士”。“正是有了‘思才会有下面的‘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就从邹忌讽谏成功的思想基础——及时反思的品质出发,解读出一个善于反思、长于言辞,能用巧妙地方法让齐威王接受自己建议的邹忌,并认为该选文的情感导向应该是“培养自己及时反思的习惯和意识”。全国名师余映潮在执教郑州九中时,也带领学生们一起解读出了一个善于思考、有自知之明的智者邹忌,并引导学生学习邹忌身上的美好品质。情感目标由过去的纳谏除弊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发展为委婉地提建议及领导虚心接受建议再到如今的发掘人物的自知之明,越来越贴近实际生活,越来越符合学生的认知,也更加趋近于更真实的《邹忌讽齐王纳谏》。

绝大多数老师都采用朗读法,让学生跟随多媒体音频朗读,在跟读过程中圈画出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或让学生自行朗读,朗读过程中理解文章故事内容,试着简单复述故事情节,不少老师课堂中朗读贯穿始终。朗读是文言文学习的传统方式,新课标也十分重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认真阅读,反复阅读对于学好文言文尤其重要。文言文教学不能单纯地讲解词句,需要重视语感的培养与训练。学习文言文立足于诵读,实质上就是要把它变成自己的语言习惯。语言习惯来源于听、说,能听会说就是习惯的养成,换言之,就是有了语感。提倡反复诵读,力求课堂上书声琅琅,正是用出声的读同时进行听、说两方面的训练。

不少老师都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还设计了很多学习活动。比如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文言知识及文言现象,自主完成下发的个性化学习笔记,自主展示交流前期学习成果,通过自主梳理文言知识及文言现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习惯与能力。

可以看到“自主”成为许多教学设计的关键词,充分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中“学”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体现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标精神。并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与教师的“引导”“帮助”“培养”“组织”“指导”“引路”“提升”一系列教學行为交相融合。学生的“自主”之下有教师的“规范”与“示例”,比如“个性化学习笔记”有教师的“格式要求”,“交流”之中有教师的“补充”“修正”与“完善”,这都清楚表明教师正发挥着组织、引导与促进作用,主导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样的设计是正确处理了“自主”与“主导”的辩证关系,准确把握着基础教育中“自主学习”的本质。所以这样的设计必能使学的主体凸显,教的主导鲜明,从而获得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资源,发展学生个性的综合效益。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的内在动力,兴趣往往是创造的先导,老师们都相当注重调动学生的兴趣,要想让课堂活起来,要想让学生想学,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部分 教学建议

王荣生教授在《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认为,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文言”主要表现在词汇和语法方面;“文章”是指其功能;“文学”是指其表现形式;“文化”在文言文中是多层面体现,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展开:(1)文言;(2)文言和文言文所体现的传统思维方式;(3)文言文记载着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民俗风情等具体文化内容;(4)文言文所传达的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意与思想,即所言志所载道。在教师教学用书里这一单元的编写意图是用“这些富于想象力的文本,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

一、文言知识在教学目标中是辅助性的,是教学内容,也是教学条件

首先“译”是培养学生文言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比较浅显,并不像其他文言文那样难懂,大部分内容借助课下注释学生都能掌握。难点在全文的背诵和单个知识点的掌握。学习本文,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注解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先自己翻译,本文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现象比较多,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点拨重点字词句即可。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构思笔法,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并学会自主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其次文言文教学应抓住诵读,体现在诵读中感悟。曾国藩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以说诵读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一把钥匙,多朗读才能熟练地掌握知识,总之,文言文教学要将朗读进行到底。要想真正实施好诵读教学,就必须有正确的引导方法。朗读引导应做到:第一,朗读过程要合理有序。要由浅到深,由表到里。第二,朗读目的要明确具体。要求读顺、读懂、读情。第三,朗读方法指导要恰当。点拨训练语音、语调、语气、语速、语势、节奏。第四,朗读评价要及时有效。注意评价的多元化、鼓励性。

二、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

教师在教文言文时,不能只是停留在字词句章等文言知识的学习上还要能“古为今用”,采撷古人思想的精华,分析古人为人处事的智慧,获取有益的启示,用以教育我们的学生,真正既“教书”又“育人”。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篇目都是古代文化的精品,对学生思想情感的陶冶教育,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曾指出,文言文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的教材寓德于教,在教授文化知识同时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三、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拓展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多元化解读

虽是一篇相对完整的故事性文章,但它并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众多《战国策》选文中的一部分,有着众多的教学资源可以挖掘,因此在教学邹忌的讽谏艺术时,可以通过对比、介绍等方式,拓宽学生的阅读视界,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从整体上感知《战国策》原著。

比如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在原著中并非完全是完美正义之人。邹忌担任宰相时,与当时担任将军的田忌关系不善。历史上的邹忌为了排挤田忌,甚至玩弄阴谋诡计设计陷害田忌。他听从谋士公孙阅的计谋,说服齐威王派遣田忌伐魏。“若胜,是君(邹忌)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挠而诛。”(见《齐策一·成侯邹忌为齐相》)。不难看出邹忌工于心计,阴险狡诈。结果田忌三战三胜,邹忌派人冒充田忌手下,声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即反齐而王),亦吉乎?”然后将为人卜者捕之,“验其辞于王前”。如此使得田忌失宠而身危,最终只得亡命楚国。邹忌为了在齐国谋权,竟然如此不择手段,设计阴谋陷害他人。

还有齐威王,在他的统治初期,喜欢猜谜语,爱好荒淫享乐彻夜饮酒,沉沦不改,把政务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散乱,各诸侯国同时侵犯,国家存亡危在旦夕,齐王左右的人都不敢进谏等。

四、文言、文章、文学、文化教学点的确定

紧扣文言文“一体四面”特点,据此确定《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点是:

第四部分 教例參考

【教学目标】

1.了解《战国策》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2.学习文言中一些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3.掌握翻译的要领和方法,能准确翻译全文。

4.学习本文运用设喻讲道理和表明见解的方法,学习课文的结构艺术,体会邹忌的讽谏艺术。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2.理清文章逻辑脉络,理解邹忌劝谏的思路,较全面、正确地认识人物形象。

3.理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纵横家的思想倾向。

【预习内容】

1.读准字音(略)

2.读懂字义(略)

3.读顺句读(略)

4.读明文意(略)

5.读悉文言中的文学和文化(略)

【教学过程】

一、由“三”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大家已经预习过了。文章的总体构思是“事不过三”,“三”形成了全文震动的频率,文中大事小事的出现与发展,基本上呈现一种层进式的反复,于是就出现了文中故事的一波三折。古人在表示较多而非最多这个意义时,选用了“三”这个数字。本文作者非常钟情于“三”,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文章,思考并讨论文章的“三”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好处?

明确:学生充分阅读,小组合作讨论应该不难得出文章从头至尾一直使用三层排比的手法来写作,文中用“三分”的思想,形成行文的层次意识与文章的内在逻辑关联。

二、巧用“三分法”,巧言善进谏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结构的“三分”

明确:中国文化中对“三”这个数字有特别的偏好,如“桃园三结义”、“三打白骨精”“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等。这篇文章从结构上看就可以分为三层。结构三分的好处:类似起因、经过、结果,是交代一件事情最基本的要素。

2.品味对话,梳理“三分”的内在逻辑关系

(1)邹忌在与妻、妾、客的对话中,如何体现“三分法”?

明确:

三问:

问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问妾:“吾孰与徐公美?” (课件展示)

问客:“吾与徐公孰美?”

三答:

妻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答:“徐公何能及君也!”(课件展示)

客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2)妻、妾、客三人的回答有没有不同?学生反复朗读三问三答。

明确:意思基本相同,但语气强弱不同(妻最强、妾次之、客最弱)。

(3)“比美”结果引发了邹忌什么样的思考?

明确:

三思: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课件展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小结:第一段先写邹忌问美,再写比美,最后写思美。从全文情节发展来看,是故事的开端。

(4)邹忌怎样推出“王之蔽甚矣!”,怎样体现“三分法”?

明确:邹忌入朝后先向齐王说了与徐公比美之事,由于“妻私臣、妾畏臣、客求臣”,他们“皆以臣美于徐公”。由此

三比: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课件展示)

四境之内莫不求王

推出“王之蔽甚矣!”同时明确这种由生活小事类推到国家大事的方法叫类比说理。

小结:第二段写邹忌讽谏,是故事的发展。

(5)齐王纳谏后,对进谏人的赏赐和国家变化怎样体现“三分法”?

明确:

三赏: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课件展示)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三变: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小结:第三段写齐王纳谏,是故事的高潮部分。

(6)思考:以上三分法去掉其中一个是否可行?

明确:不可以。因为劝谏前的三问、三答、三思、三比是步步推进指向齐王的三蔽的,纳谏后的三赏、三变是齐王认为“三蔽”的劝谏的“善”的结果。

齐王的“三蔽”是文章的中心,把文章贯穿了起来,即使邹忌实际上经历的是两问或者四问五问,为了有针对性地劝谏齐王的“三蔽”,他也会改为“三问”。

文中的“三”有的是三方面,有的是三角度,有的是三阶段,作用各不相同,但都是为了使文章结构更清晰,层次更鲜明,角度更多样,想象更丰富。

三、“三思”劝谏,认识人物形象

1.“思”之除蔽

邹忌“暮寝而思之”,他“思”了些什么?

明确:前面说忌“不自信,复问其妾”,即可窥其一斑。邹忌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之后感到奇怪,自己明明不如徐公美,可是妻、妾、客为什么偏偏要说自己比徐公美呢?鉴于此,起疑应是首先“思”的内容,起疑,才有“思”的必要,而在文中并未见诸文字,这正是作者用笔经济的地方。然后他回忆起妻、妾、客说过的话,捉摸所以对自己过誉,或偏爱,不愿直言;或害怕,不敢直言;或有求,不好直言。这应是其次“思”的内容。至此邹忌豁然顿悟,终于得出“私、畏、求”的结论,从而除蔽。

“暮寝而思”,说明邹忌头脑清醒、有自知之明、尊重客观事实、善于思考、善于反省自我。

2.“思”之讽谏

以上是“思”的全部内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邹忌通过“比美”,悟出了一个道理,要别人直接评论自己是不容易的,因为他们同自己有着各种关系。于是,他由近及远,由家庭私事推及国家大事,以亲身的感受去规劝齐王。因为个人除蔽,影响和意义太小;齐王除蔽,才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然而批“龙鳞”,逆“圣听”,毕竟是一件冒险的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决定以设喻的方法讽谏。

邹忌用家庭生活中的小事打比方劝说齐王除蔽纳谏。在方式上讲是设喻论证,在逻辑上是使用了类比推理。说自己,比齐王,都扣紧“私”“畏”“求”三个方面。

讽谏齐王,说明邹忌勇敢、智慧、善于思考、有智有谋、娴于辞令、忠君爱国、忧国忧民。

3.“思”之验证

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怎样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明确:①齐王下令把进谏的方式分为三种,悬赏也分为三等。齐王不计较提意见的方式和态度,这在封建社会是罕见的。这也就是邹忌敢于进谏的原因。显然,他对齐王是充分了解的,是做了一番分析研究的。②臣民进谏分为三个阶段,生动地反映了这一重大举措实行时的空前盛况。③结果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齐国修明政治,国力强盛,威望日隆,这就是纳谏对外产生的影响。国外尚且如此,国内就不言而喻了。

齐王纳谏,说明齐王知错就改、遇事果断、胸怀宽广、虚怀若谷、贤明大度。

四、“三悟”思想,挖掘文章内涵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明确:

(1)《战国策》文章中不乏这种作者自身的论断。据统计,载有这种论断辞的策文有三十五则之多,它们或出章中,或附章末;或就事論事,或借题发挥;或长近二百字,或短仅八字,都不外乎是作者直接吐露爱憎褒贬,表明思想态度的论赞之辞。它对我们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本文中的八字论赞,一般老师上课时都只是停留在字面意义的理解上;而对其实质性的含义,却未予深究。其实,正是这八字赞语,犹如画龙点睛之笔,点出了本文精义之所在。

出示《战国策》介绍:

《战国策》,又称《国策》,原为战国未期和秦汉间人编纂,后经西汉未年刘向编订成书,其体列为国别体,全书共12策,它是一部战国时策士为所用之国出谋划策的史料汇编,记录了战国策士纵横捭阖的精彩故事,反映了战国策士的高超的论辩艺术,流露出作者策略至上的政治思想。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意即身在朝廷,不必用兵,就可打败别国,取得胜利。全文以此收结,良有深意。它无疑是作者贬战思想的流露。此所谓“贬战”,即贬低战争的作用,而抬高用计施谋的作用,它是与崇尚计谋,鼓吹策略万能的思想相一致的。而这正是纵横家的一大思想特征。这种思想在《战国策》中有充分的表现。

出示链接材料:

《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章中作者颂扬苏秦道:“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故曰: 式(用)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论赞,在思想上是与上述主张一脉相通的。这种贬战思想,实质上是纵横家策略至上的政治思想的反映。在纵横家看来,只要善于运筹帷幄、出策用计,便可取得“甲兵不出于军而敌国胜,冲橹不施而边城降,士民不知而王业至”(《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的非凡政绩。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主要还在说明广开言路、善于听取批评意见的重要作用,但作者却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收束全文,这显然是借题发挥的论赞之辞。它非常鲜明地反映了纵横家的思想倾向。

五、作业布置

1.搜集3—5个出自《战国策》的成语故事,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2.比较《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孙权劝学》的劝说艺术。

六、板书设计

[作者通联:深圳宝安区清平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三分法纳谏邹忌
邹忌劝齐王纳谏
邹忌比美
社会结构三分法及其音乐观: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
太宗纳谏
齐灵公纳谏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