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孝文化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

2020-05-13 14:34董敏
理论观察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董敏

关键词:先秦儒家孝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使命担当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3 — 0065 — 0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因时而进,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精神,成为重中之重。2019年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其就思政课课程目标进行整齐规划,指出“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基于新时代办好思政课的呼唤,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秦儒家孝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忠孝正义、使命担当精神等合理内核,使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引导大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先秦儒家孝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内在的逻辑性:二者都以个体的人作为教育对象,先秦儒家孝文化的“化人”〔2〕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紧密联系;综合运用克己自省、身教示范、知行统一等方法进行教育,从而实现塑造个体精神、彰显爱国责任的使命。二者的内在契合为先秦儒家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二者的融合还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个体的自我觉醒、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肩负时代新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将先秦儒家孝文化中家国情怀、忠孝正义品格,将“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的具体要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坚持不懈地促进高校的和谐稳定,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校生态,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家庭观、民族观、国家观,增强自身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另一方面,新时代将先秦儒家孝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挥儒家孝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亲爱”“礼顺”“和睦”等人本思想的有利影响,有利于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不可否认,先秦儒家孝文化有其历史局限性,比如其强调政治封建性、等级观念等,这些不合时宜的消极内容是我们应摈弃的。对待传统文化简单的立与废的观点,都是思维懒惰、缺乏智慧的体现。对于先秦儒家孝文化,我们应在坚定方向、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勇于并且敢于吸收其内容的合理内核,实现先秦儒家孝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

一、实现先秦儒家孝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内容融合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先秦儒家孝文化要实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必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解决问题。坚持以客观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先秦儒家孝文化伦理道德进行辩证审视和批判继承:一方面,反对先秦儒家孝文化中的尊卑等级思想〔3〕、封建专制思想、等封建主义的因素。同时,对重视人道精神、呼唤亲情、体现社会发展规律和适应时代需求的要大力弘扬、承继,如养亲悦亲、从义谏亲、敬重尊长、家族和睦等思想,就应当不遗余力地传承。坚持马克思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将高校思政课的优势转化为党的优势。

(二)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融合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先秦儒家孝文化中的谦和礼让、忠孝仁爱、诚信守义等思想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面貌,唯有与时俱进、积极借鉴其他文明成果,才会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才能永葆生机活力。大学生对孝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未完全达到内心认同。只有实现先秦儒家孝文化讲解内容的优化与形式的创新,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先秦儒家孝文化教育教学体系,使学生获得文化认知,才能更好增强对孝文化的认同感。为此,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民主、文明”融入以“和谐、博爱、敬重、责任”为理论支点的先秦儒家孝文化中;要批判继承先秦儒家孝文化思想,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作用;先秦儒家孝文化中强调修身自律、明善守身,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相联系。总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先秦儒家孝文化相结合,赋予先秦儒家孝文化以时代价值与活力。

二、构建先秦儒家孝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机制

(一)发挥高校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4〕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一方面,可以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的内容,进行孝文化的理念与价值的传递。另一方面,在注重内容渗透的同时,也应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模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立足于先秦儒家孝文化的底色,在日常教学中以先秦儒家孝文化趣味故事导入,以大学生日常生活对孝道的践行为基点引导学生走入课堂教学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灵活性、趣味性。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案例教学、问题链教学、思维导图等,以问题为纽带创设合适的情景,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增强学生的思维活力。以先秦儒家孝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与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关联为基点引导学生认同国家,以个体、家庭、社会、国家之间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为基点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

(二)立足时代语境,强化实践取向

立足于新时代,先秦儒家孝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将继续开启创新发展的新征程。先秦儒家孝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融合,是一个实践中产生、理论中升华、与时俱进的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先秦儒家孝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新不只停留在认识,而应该化认识为行动,知行统一,使先秦儒家孝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化、生活化。高校应发挥大学生社团组织在传播先秦儒家孝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方面的作用,如成立二十四孝研究会、孝德礼仪学会。开展关于孝文化的学術讲座,让学生深切领会孝文化与和谐社会的互动性。立足于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实地参观孔府、孔庙、孔林,引导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孝文化的真谛,践行养亲悦亲、敬重尊长,做到学用相融。同时,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会进一步了解博大精深的先秦儒家孝文化的精神魅力,体味其中的优秀品质,真正将孝文化内化于心。

三、创设有利于先秦儒家孝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环境

除了先秦儒家孝文化自身的系统化、规范化,加强先秦儒家孝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还要注重环境的陶冶作用。儒家认为环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要切实增强环境对大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的有效性,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挥其对个人思想道德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意义。首先,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图书阅览室,开辟孝文化宣传园地,树立传统文化中的名人塑像,选择蕴含孝文化教育资源的名人名言作为警句,高雅校园文化。随处可见的孝文化警句,必将为大学生孝德的培养提供适宜的氛围与环境。其次,要重视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环境对于个人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社会巨大的转型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作用,在全社会会形成尊老爱幼、敬老孝老的社会风尚,发挥社会环境对个人的渗透作用。再次,要重视家庭环境对个体的教育意义。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的榜样示范使学生更深刻体味家庭责任与孝的真谛。要提高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倡导民主、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最后,网络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应重视建立融合先秦儒家孝文化的优质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园地。着力于校园、家庭、社会、网络环境四个维度,让大学生在全方位的文化熏陶中感受先秦儒家孝文化的精神特质与历史传承,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使命担当,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 考 文 献〕

〔1〕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N〕.人民日报,2019-08-15(01).

〔2〕赵志业.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历史演进及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04).

〔3〕林春玲,吴立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孝文化教育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4,(05).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破次元
融椅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全面依法治国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