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迁精神”对大学生人生格局的培养

2020-05-13 14:34何婉依赵常兴
理论观察 2020年3期
关键词:求真立志爱国

何婉依 赵常兴

关键词:西迁精神;爱国;立志;求真;笃行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3 — 0150 — 03

一、爱国——个人与集体关系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论述地十分明确,他指出:“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1〕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能够悠久,是因为有爱国主义作为重要的精神支柱,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感情内涵,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不仅仅是无私的精神,更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一种自我的升华、一种更加广阔的价值体系。因此,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中华民族历朝历代都不断涌现出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以天下为己任的的志士。以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和文学家——屈原为典型代表,从他一生的精神状态、爱国思想和行动层面分析,在“楚才晋用”的世风下,屈原宁肯被流放,长期不得用,也始终不投奔他国。并以橘树“不离故土”的本性,表达自己对故土眷恋和热爱的情慷,对屈原爱国主义思想认识是从当时的发展阶段来理解的。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时期的爱国主义的主题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的传统爱国精神,是推翻帝国主义以及软弱无能的清政府,旨在保卫国家。

而“西迁精神”是在建设新中国浪潮中教育事业上的一次爱国奉献。在当时,国内教育发展不平衡,即使政府出台相应政策给西部地区很大力度的扶持和帮助,依然很少有人愿意到落后的西部地区支持落后的教育事业。在这种情况下,交通大学师生做出了一个震惊全国的决定——“西迁”。大量学者、教授、莘莘学子离开了繁华的上海,来到贫瘠的西安,建立了今天世界闻名的西安交通大学。与之相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一流名校也进行了搬迁、调整。如今西安已成为教育重阵,甚至有大学之城的美名,高校下的附中附小也纷纷林立,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当初的“西迁”运动。

当代“西迁精神”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基于国家、民族和个人现状与未来的思考。新时代赋予“爱国”以新的内涵、新的特点。一方面,“西迁精神”中的爱国是一种胸怀大局的爱国,是心向远方, 目光长远,心胸开广,应该是舍小家、为大家,不止看现在,也要看将来的爱国。“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体现的正是一种国家情怀,更是一种大局意识。“西迁”运动中,从当下看,他们可能是牺牲品,自己的发展前途在贫瘠的西部地区也并不乐观。但是,长远来看,中国西部教育事业发展了,国民教育水平整体提高了,中国必然发展得更为迅猛。遥想古代,大儒张载有“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真正的大格局,“西迁精神”开的便是中国万世教育之大格局,此后,西部地区的教育将以“西迁”为敬,以“西迁”为傲。

另一方面,“西迁精神”中的爱国是对国家的无私奉献。当下较为流行精致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缺乏个人对集体、社会、国家的奉献精神。高校学生需要树立良好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如今,西安高校的乡村支教是全国最多的,他们在接受了幾年的高校教育之后,将自己投身于中国更贫困的地方,为国家偏远地区的教育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正是“西迁精神”代代传承的美好气象。

二、立志——个人精神的崇高追求

人立于世,先从“志”说起。古人对“志”解释:意也,心之所向。或曰:“心之所指曰志”。“志”也即是指人的思想发展趋势。当代汉语对“志向”一词是这样解释的:“未来的理想以及实现这一理想的决心。”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张载的《正蒙·至当篇》中记载:“志大则才大,事业大。”由此,“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仅古人感慨“志”,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2〕这句话无疑为高校大学生树立什么样的志向指明了方向,志向决定方向,志向引领方向,有了明确的志向,人生才会有前进的目标和动力,志向不同,方向也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立志”对青年人的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时代的青年更应当培养奋斗精神,秉承理想信念不动摇,要视奋斗为幸福,因为幸福是在奋斗中获得的。

要立志,还要志向坚定,这才是“立志”的完整内涵。立志是万事的第一步、大基础和真关键,立志之后,就要勤学。诸葛亮《诫子书》中所说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西迁精神”中的志是大志,是长远的志,是崇高的志,是跟党和国家根本利益保持一致的志。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伟人从青少年时期就确立了志向,并为此坚持不懈,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周恩来在求学时代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鹄之志。也正是因为树立了与国家共命运的高远志向,周恩来才从错综复杂的各种思想流派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思想,以解放全人类为自己奋斗的目标。王守仁,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他曾告诫教导自己的弟子门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值得当代大学生警醒,尤其是对于处在深度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青年。这就要求大学生明确自身身份,树立志向坚决不能违背党和国家前进的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不断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使所立之志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这是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也是青年人生应有的大责任、大目标、大志向。

“古之立大事者”应拥有“坚韧不拔之志”。因为“立志”不仅仅只是立“志向”,更是立“意志”。自古以来能够成就伟大功绩事业的人,除了有超凡出众的能力,还一定要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西迁”过程中的老前辈们不随流俗,则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不怕艰难困苦,奋发图强,面对简陋的生产条件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他们克服各种困难,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锻炼个人意志。苦难赋予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修养,以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的态度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建设大西部。此外,还需具备“超世之才”,这种“才”不是先天就有,而是经过后天的不断磨练。“西迁精神”中的“才”指的便是具有勤学向上,砥砺前进,有建设、发展西部的能力,这就要求青年大学们将“立志”作为一个长期坚持实施的事情,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将知识作为立志的基础和实现志向的力量。

“西迁精神”对立志问题有了完美的解答。一个有志向的人,必是一个既善于做小事,更敢于做大事的人。立志做大事,在思想上体现的是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在行为方式上是默默奉献、埋头苦干。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我们共产党是继承这个传统的,现在传下来了,以后更要继续传下去。大学生立志成为社会主义和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不断进步的需要,是国家强盛的需要。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应当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的广阔舞台。

三、求真——探求真理的学习观

“西迁精神”是党和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从而显示出巨大的真理力量。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的讲话中:“按照辨证唯物论,思想必须反映客观实际,并且在客观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是真理,这才算真理,不然就不算。”真理,是最纯真,最符合实际的道理,作为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是支撑理想信念大厦的支柱。

问题是理论创新的基础。首先,交大“西迁”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发力点。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事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这里的“实践的理解”即针对实践提出的问题的认识,“问题”是指矛盾、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换句话说,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都有与社会基本矛盾性质和状况相对应的社会主要矛盾。而每个时代的主要问题构成重大的时代课题。只有解决时代问题,才能引领社会发展。“教育发展不平衡”这一矛盾在当时的西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尤为突出,因而,“西迁”运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意愿,不可避免成为解决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举措。其次,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理论创新能力。“西迁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的完美诠释,交大“西迁”正是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考虑,从全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布局出发,校党委执行中央决定下开展的,一个政党如果没有理论创新能力,就不可能有强大的领导能力。

教育事业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但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各国的国情不同,世界上没有一条适用于一切国家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具体道路。“西迁精神”已经超出校域概念,成为了教育战线的共同精神财富,成为了社会主义大学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4〕当时国内第一个五年计划已开始,西部地区的工业建设是重中之重,在西北地区部署一所高水平的工业大学是非常必要的。这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相适应,交大“西迁”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指引下应运而生。因此,“西迁精神”是为社会主义服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气质,对于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师”与“学”更重要的是在道德、品格、精神等方面的内在动力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师道”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唐代杰出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而言,我们教育所提到的“学”并不仅仅指的是知识性的学习。相应地,“师”也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传授,以一身文教,而为师于百于千万年间,其身亡而其教存。在一定意义上,“师”本身是“德”的代名词,“师之所存,道之所存”,师道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为师理念,是一种社会意识的间接体现。在社会价值上,是从教者对教育事业的充分肯定,代表着一种社会理想追求和前进方向。

交大“西迁”是师道传承与发展的生动展现。首先,强调教师需具备广博的知识。德國哲学家黑格尔言:“方法是一切哲学体系的灵魂。在我看来,巩固旧识获得新知的方法、探求真理的方法是教学的灵魂。作为一名学者,他应有渊博的学识,敏锐的问题意识,深沉的历史感,宽广的学术视野,“兼两”“尚杂”、尊重“一偏之见”“相反之论”的包容情怀,不惧权威、敢于创新、服膺真理的理论勇气,这些是一个优秀教师所应当具备的。〔5〕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为他们提供方法论的“武器”。其次,从古至今的师道传承,造就的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偶像,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促进民族进步的师德精神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笃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笃行”二字是“西迁精神”最好的诠释。“西迁精神”不仅要与我们笃行,也教育我们慎行。慎行体现了儒家慎独的思想以及马克思的实践思想。慎是为谨慎,为人为事三思而后行。笃行,是要求学子们学有所用。如果只是空洞的学习课本知识,而不去亲身实践,那我们学的只是死知识。那是一种对社会没有任何价值的知识。不能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因此,“行”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只有“行”,优秀的品德,学到的东西,才能显现出来。“行”,是我们“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点。

个人的需要及其现存世界的联系,正是历史的需要,“西迁精神”的爱国与古代的忠君爱国不同,它是一种个人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表现出的爱国行径。交通大学的“西迁”是我国高等教育大跨越和战略布局调整的成功范例,因为“西迁精神”没有仅仅局限于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而是新中国知识分子、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他们在国家人才短缺情形下,不负时代重托、肩负历史使命,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才智,把力量用在教育发展的伟大事业上,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达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个人通过自身的活动从他人和社会那里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以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需要满足人生的社会价值。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新时代,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代。当前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西迁精神”与开放包容的现代理念结合在一起,只有为新时代服务,才能体现它的当代价值和重要使命。青年代表未来,青年创造未来。只要当代青年大学生怀有敢于做大事的精神与志向,便会创造出青年之我,青年之国家,以致青年之地球。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鉴于此,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以身做“西迁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使“西迁”过程中生发出的精神品质在历史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的过程中越来越丰满、越来越丰富。

〔参 考 文 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习近平.为全面依法治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N〕.人民日报,2017-05-05.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卢黎歌,吴凯丽,隋牧蓉.试论中国精神谱系中的“西迁精神”及其教育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8,(03):132-135.

〔6〕朱哲.我所体认的师道〔J〕.师道,2004,(11):35.〔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求真立志爱国
姚立志绘画作品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苏梦飞
张锦绣
阎生德
立志更守志 执志如心痛
爱国学·晒佳作
党对少先队儿童的希望是什么??
爱国学·晒佳作
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