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瓷体与复合树脂体对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进行充填修复治疗的效果对比

2020-05-14 12:55潘光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上颌前牙优良率

潘光云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0)

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上颌前牙硬组织外形和结构异常的口腔疾病[1]。患者罹患上颌前牙牙体缺损与其存在牙齿发育不良、牙齿受腐蚀等因素有关[2]。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患齿的咀嚼功能异常,其患齿与邻近牙齿之间的邻接关系不良,易发生牙髓炎、牙周炎等并发症[3]。目前,临床上常对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进行充填修复治疗。以往,临床上常用金属类材料和树脂类材料对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进行充填修复治疗。近年来,全瓷体和复合树脂体被广泛地应用于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治疗中。本次研究主要是对比用全瓷体与复合树脂体对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进行充填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收治的46例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诊断标准,并被确诊。2)患者接受过根管治疗。3)患者上颌前牙牙体的高度>2 mm。4)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患者患有牙周炎。2)患者患有牙龈炎。3)患者患有精神病。4)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5)患者正在接受根管治疗。6)患者正在接受抗凝治疗。7)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完整。将这46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23例患者。在A组患者中,有男性12例,女性11例;其年龄为22~57岁,其平均年龄为(40.11±1.14)岁。在B组患者中,有男性13例,女性10例;其年龄为24~58岁,其平均年龄为(40.12±1.1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为A组患者使用复合树脂体进行充填修复治疗,方法是:在患者接受根管治疗后,用根管固位钉对其上颌前牙进行固位,然后用复合树脂体对其患齿进行充填修复。为B组患者使用全瓷体进行充填修复治疗,方法是:1)根据患者患齿的大小及形状,为其制作全瓷牙嵌体。2)为患者试戴全瓷牙嵌体。3)根据患者试戴全瓷牙嵌体的效果,对全瓷牙嵌体进行适当的调整。4)对全瓷牙嵌体进行染色与上釉处理。5)清除患者患齿上已腐坏的牙质。6)对患者的患齿进行备洞。牙洞深度为2.5 mm左右。7)对患者患齿的牙壁进行打磨,使其牙壁与其牙洞的角度为5°。8)将全瓷牙嵌体镶嵌在患者患齿的缺损部位。9)对患者的修复体进行固定,然后对其修复体进行修形、打磨与抛光等处理。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将患者治疗的效果分为优秀、良好及差。优秀:经治疗,患者能够正常饮食,其修复体表面光滑、与牙体结合紧密且颜色一致。良好:经治疗,患者能够正常饮食,其修复体表面光滑、与牙体结合紧密且颜色相似,其患齿存在轻度牙龈敏感的情况。差:经治疗,患者仍无法正常饮食,其修复体表面粗糙、与牙体结合不紧密且颜色不同,其患齿存在严重牙龈敏感的情况,其患齿的根尖区域出现牙龈充血或牙龈水肿。优良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患齿修复优良率的比较

治疗后,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患齿修复的优良率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患齿修复优良率的比较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后,在A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牙齿松动的现象,有2例患者发生牙周炎,有4例患者发生食物嵌塞的现象;在B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牙齿松动的现象,没有患者发生牙周炎和食物嵌塞的现象。A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4.78%,B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4.35%。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P<0.05。

3 讨论

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以往,临床上常用金属类材料及树脂类材料对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进行充填修复治疗。临床实践证实,金属类材料易被氧化,树脂类材料易脱落[4]。近年来,全瓷体和复合树脂体被广泛地应用于牙体缺损的临床治疗中。复合树脂体具有美观度高、生物相容性高等特点,其颜色与上颌前牙的颜色相似。用此材料修复上颌前牙会使上颌前牙更加美观。但此材料的耐磨性较差。全瓷体具有抗磨损、抗腐蚀等特点。相关的研究表明,用全瓷体对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进行充填修复治疗,可改善其修复体与邻近牙体之间的邻接关系,对其牙龈组织、牙周组织造成的损伤较小,可降低其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5]。冯晓莲[6]的研究显示,全瓷体的色泽及亮度与人体上颌前牙的色泽及亮度相近。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患齿修复的优良率较高,其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P<0.05。这说明,与用复合树脂体治疗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相比,用全瓷体治疗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更好,可有效地提高患者患齿修复的优良率,降低其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上颌前牙优良率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探讨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基于CBCT的昆明地区人群上颌磨牙MB2根管特征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翼上颌区种植相关解剖结构的影像学测量及分析研究
上颌窦口大小与上颌窦副口对上颌窦气化影响的CBCT分析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玻璃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