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党员分类教育管理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2020-05-14 13:38刘梓枢
理论观察 2020年2期
关键词:农村党员党组织党员

刘梓枢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中对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明确指出,要在教育培训中体现不同领域和群体特点的总体要求,要做到坚持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对于农村党员的教育重点应放在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基于总体要求,我们还需关注到不同类型的农村党员,其自身特点比较明显,这就需要根据其内部差异划分开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训,做到细致分类,明确特点,才能按需施教,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和能力的最终目的。

一、分类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的日益多元化倾向使得作为由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其他进步分子组成的政党的内部差异也逐渐凸显,这种现象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显得更为普遍,农村地区人口和参与社会组织形式尤其是经济组织构成复杂,农村基层党组织中人员的年龄、文化、行业等的复杂性也比一般的企事业机关单位等相对难管理。一方面,农村人口外出频繁、数量增大,离开本村、本县,到其他城市或是其他国家务工、从业,很难与本村的党组织有及时、统一的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更无法参加所组织的各项活动,所以如若还是按照过去的管理模式,统一时间、定点聚集等方式是很难办到的,所以必须探索一条根据不同党员特点来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是目前我们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另一方面,农村党组织内部的党员从事不同的社会分工,差异性明显,越拉越大,社会差异明显拉大,不仅体现在生产方式,还有比如生活方式、作息规律、思想意识等等,所以不能还按照统一的要求和内容教育管理,是不现实的,无法满足不同年龄、文化、身体和就业情况的党员的多样需求的,所以,对农村党员进行分类管理才能够更好得让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起效,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思想上重视不足

存在部分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对于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認识不够,认识程度不深的问题,对于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更是“时紧时松”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把提升党员素质和能力、增强党员党性的重要性放在关系到党组织战斗力这一高度上来认识,尤其对于农村党员的分类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更是认识不清,更多的地方是把精力放在抓农村经济建设上,存在党员教育管理时间久、任务多,短时间看不出效果、作用不大等错误观念,出现了重经济轻党建的现象。同时,一些农村基层党务干部责任担当不足,对于党务知识、管理程序不熟悉,把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当做一个可做可不做的任务来抓。

(二)部分农村党员参与性不高

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中,党务干部反映的部分党员主动参与性不高的情况普遍存在,主要是部分农村党员由于本身党性意识薄弱,道德观念淡化的趋势明显,对思想教育不感兴趣,不配合、不愿意参加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很多人简单的认为组织生活就是读书、念报,枯燥无味,与自身的生产生活毫无关系。分析原因不难发现,一方面,如西方消极落后思想的侵袭,封建思想的滋生对农村党员理想信念和思想作风造成冲击;另一方面,教育内容、形式缺乏灵活性,无法满足其需求和兴趣也是参与积极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一些农村党员更多的是忙于农活和外出务工,迫于生存压力,无法按时参加,以各种理由拒绝参加农村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教育管理活动。在走访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党员在村里集体事务上的权利很难保证,如村里修路、建厂、拆迁等等难以有机会提出意见和建议,更多的完成要求和任务,长此以往,积极性难以调动,参与度不高。

(三)教育内容和管理方式存在问题

在分类教育管理过程中,对于不同的农村党员没有因需施教,没有把党员的实际困难和现实需求考虑进来,而是还按照原有的教育模式安排下去,使得教育流于形式,达不到教育效果,部分党组织认为分类教育就是读书、读报、学文件,管理也多停留在信息登记等表面流程。形式单一、枯燥,缺少与农业农村生产的实际结合,很少从实际问题联系引发农村党员去思考和讨论,无法引起党员的兴趣。对于分类教育中的党员设定岗位职责更是知知甚少,更多的是展示文件,口头传达就敷衍了事了。

(四)分类教育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党员分类教育管理制度欠缺,如农村党员中的流动党员流动性强,和组织联系不固定、不紧密,导致对于其去向、住址、联系方式难以掌握,所以对于这些党员的个人情况、教育、管理等存在很大阻力,更缺少相应的、系统的管理规定和制度。而对于解决此类问题很多基层党组织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流动党员分类教育管理的机制,缺乏系统、成熟的规律总结和经验推广,基层党务干部遇到问题没有抓手,零散混乱,想到哪里做到哪里,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的的心态比较常见。

(五)分类教育管理保障不够充足

在分类管理教育农村党员时,如慰问贫困体弱党员,支持流动党员或支部开展活动的必要经费以及发放教材等费用得不到保障,培训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培训条件比较落后,培训的教师数量、水平得不到保障,很多县级党校人员缺少,出现了一名教师讲授各种课程的现象,缺少专业性、系统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培训的质量。

三、农村党员分类教育管理的思考

(一)科学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

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党员的客观特点,科学设置。首先,作为很大一部分的外出流动党员来说,基层党组织应把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党员划分出来,尤其在党员分布密集地区设立流动党支部。调研中了解到,我市龙江县七棵树党委在大连市建立农民工党支部,选派过硬党员驻守,积极发展党员,培养积极分子,为家乡安排就业务工岗位以及维权等工作,切实增强了党员的归属感和流动党支部的凝聚力。其次,可以根据党员的职业状况来具体划分,如可以划分为农业党支部、商业党支部、工业党支部等等,这种划分的优势在于有针对性的职业划分有利于在教育管理时间安排、教育内容、方式等获得更大的认同,引起兴趣,更便于管理。对于不外出在家的老年党员可以设置老年支部等等。不同支部的划分最终目的在于让党员在年龄、身体健康情况、生活作息、信息获取、价值理念等多个方面能够有更多的重合,不仅便于组织教育管理,更重要的是能够克服活动难开展、人员共同话语不多等问题。

(二)分类实施党员教育管理

根据农村党员的基本情况,在划分本村党员类型时要充分考虑本村实际情况和特点,关注重点类别党员的教育管理,如贫困类党员、年老体弱类党员、创业类党员和在外流动类党员等等。依据不同类型党员采取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教育管理模式。一是贫困类党员。体现为缺乏市场经济观念、农业种植本领,处于低收入人群,维持生活比较困难。针对此类党员,重点在于帮助其掌握致富本领,提高技能水平,了解市场经济规律,改变陈旧观念,带动其致富。二是年老体弱党员。年龄大、身体差,有些老党员曾担任过村干部,对于此类党员可以采取慰问帮扶的方式进行管理,利用节日等重要节点慰问,给予生活中的困难以帮助。同时,在学习培训时,可以以送学为主,如寄送学习手册、上门讲解等形式进行教育,使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的同时能够及时了解到党的新政策、新方针和新精神,更好的了解对党员的相关要求。三是创业类党员。体现为思想活跃,踏实肯干,积极主动学习新技术、新思想,在农民致富脱贫的路上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对于这类党员要提高其宗旨意识,充分发挥其致富能力带动其他人致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四是外出流动党员。他们具有分布范围广、流动性强的特点,多数农村基层组织对于这部分党员感到去向难掌握、人数难摸清等困难。对于流动党员重点在于定时取得联系,掌握思想动态,向其传达党的政策精神和致富信息,对于相应的联系制度、登记制度、考核制度等要一一落实、跟进。

(三)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方式

对于农村党员的教育方式,在沿用以往传统方式的同时,要多管齐下,采取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一是互联网多媒体学习平台。通过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解决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同时能够引发党员的学习兴趣,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多元。如可以利用QQ、微信、公眾号、电话、远程视频等多种方式,最大程度的让农村党员找到适合自身学习的方式。例如,我市克山县在创新党员教育形式上积极利用公众号创建流动党员之家,定期介绍国家政策、党章党规等信息,利用龙江先锋公众号上的丰富资源指导党员关注并自主学习,组织“两学一做”等问卷和征文等活动,极大激发了党员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嫩江县把科普宣传和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相结合,在乡主会场直播“科普中国”的精准脱贫实况,通过网络搭建科普平台,同时选聘专家学者开展农业技术和保健等知识讲座,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科学素质,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助力加油。

二是定期专家学者讲座互动。根据农村党员的接受特点、季节性特点,定期组织专家教师团队到各县乡村进行巡回授课,对于农民党员关心的国家政策、时政热点、知识文化等迫切需要的内容进行统一组织安排,同时,大力开展机关、企业等与农村支部结对子活动,利用重要节假日、农民党员返乡集中日及时提供致富经验、科技种植本领等信息。

(四)注重弱困、年老体弱和流动党员的关怀帮扶

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党员的需求特点,对于弱困、年老体弱和流动党员应采取以慰问帮扶为主的管理方式,可以利用重要节日对其进行慰问和走访,了解党员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针对性地帮扶。可以说,经济困难的农村党员所占比例较大,可以和民政部门争取专项资金帮助困难党员。同时,根据所掌握的困难党员的不同需求,可以开展有能力党员或是机关、企业党员与贫困党员结成帮扶对子,根据各自所长和所需,送去农村党员需要的物资、技术、致富本领、致富信息等多种帮扶形式帮助农村贫困党员致富,做到扶贫和扶智相结合。对于老年体弱党员,存在年龄大,身体状况差,甚至行动不便等问题,对于这部分党员,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多给予关怀和帮扶,不能等同于普通农村党员来统一要求,个别基层组织过多要求老党员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每次会议必须参加等不考虑现实情况的问题还是存在,给年老体弱党员生活带来一定影响。要加强精神慰藉和组织关怀,对老党员多给予生活的关照和帮扶。同时,对于农村的很大一部分流动党员,尤其是其家属的生活情况和实际困难需要做到及时掌握、妥善解决,做好服务工作,真正把教育管理和服务有机融合。如龙江县开通的党员服务热线,通过两年来的不懈努力,接待流动党员电话90多人,解决实际问题80多个。

同时,城乡各个层级应考虑到对于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经费、活动场地、师资力量提供必要的保障,为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的水平降低阻碍,使得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有进一步的发展,切实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能力和素质。

〔参 考 文 献〕

〔1〕冉常忠.基层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1,(23).

〔2〕刘自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3,(04).

〔3〕唐晓阳,陈雅丽.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行政领导,2012.

〔4〕刘伟桥,王妍,崔磊.浅析分层次递进式党员教育管理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2,(11).

〔5〕余文祥.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J〕.理论导报,2013,(05).

〔6〕魏小换,吴长春.农村基层党建:现存问题与运作机制〔J〕.理论视野,2014,(02).

〔7〕李权.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一点思考〔J〕.先锋队,2014,(13).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农村党员党组织党员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380名农村党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党员标准是什么?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
多措并举调动农村党员积极性
富裕县 设立农村党员创业扶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