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没有人活在别人的希望里

2020-05-14 13:36苏笑嫣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安逸人生生活

苏笑嫣

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为自己而活。只有你才能真正为你自己的人生负责。

最近看了一段视频,关于年轻人中秋节为什么不想回家,让孩子们说出原因,并面对他们的父亲说出心里话。难能可贵的是,這个活动揭开了所有人对于亲情营造出的情意融融的单一方面,让我们正视两辈人之间的矛盾和沟通。并且,我们看到,这种问题实际是大量存在的,有太多年轻人有话要说,也有人说,实在不敢看。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父亲不只是因为可靠而父爱如山,很多时候,这座山,代表了某种“强权”,一种巍峨而不可撼动的话语权力和掌控,就像我爸也曾经说过,家长怎么了,好歹也是个“长”,就是一家做主的人。

而“做主”这个词,实在有太深刻的旧社会烙印,时代发展到今天,科技突飞猛进,我们的生活质量早已在从前难以想象的“科幻”场景里,而观念竟然还一直拖夹带锁,两代人在暗流涌动之中实际仍进行着观念的矛盾与抗争。

“他是我的父亲,我爱他,但我无法面对他。”

“爸,我不是不爱你,是尴尬。”

这样的话,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而很多人在外面拼命工作、努力挣钱,无非也就是想给父母一个证明,给自己一个可以在家中站直腰板说话的地位。无非是想说,爸,我做的选择,并没有错。

也许你已经想起,某次你和父亲的谈话中,那些激烈、挫败,甚至痛苦。“回家”这个词,充满矛盾,明明不见时会想念,可见面了又难免争吵。因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和你父母想让你成为的那个人,根本就不是一个人。不管你在外面为你的每个小成功、小收获,哪怕是因为自己的坚强和坚持,获得的满足感有多么快乐,对自己的小日子和朋友圈有多少满意,每当你回到家,父亲的责问就如同一桶冷水,永恒的冷水,悬在你的头顶。所有在你的价值观里值得的东西,在父辈的价值观里都变成担忧和责备。

这样的事情,林林总总,大到职业规划、婚姻生育,小到言语方式、发型穿着。莫说同性恋、丁克这样敏感的话题,有人说,都已经27岁,每次回家还都是会被父亲拎去剪平头。

他当然是为你好。一如父母所说,没有父母是不为孩子好的。你听了很多的“难道我还会害你吗?”可这一句“我是为你好”,捆绑了多少人,害了多少人。

父母这个“职业”,很少有不出错的。关键在于,时代在变,而父母已经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他们的人生格局有限,只能看到自己眼界内的东西。你也曾试图劝解父母,与他们进行一场谈话,或假装无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可最后都发现“没法聊”,于是又变成敷衍,于是你开始躲避,尽量少回家,在电话里告诉他们“我很好”,再无其他。

这个事情真的很残酷,你总要在理想、你想要的生活和亲情之间做出一个选择,你最希望支持你的人,却偏偏站在对立面,成为你最大的阻力和难以逃避的障碍。自己喜欢的人,父母不满意,自己想闯荡一番天地,他们只想你稳定地做个公务员,这样的情况简直已经是司空见惯,连我写下来都觉得俗气,可是这样的普遍却恰恰更说明了事实那广泛的无奈。

每个人身边也都有这样一个人,或者不止一个,从小规规矩矩听父母的安排,努力做一个“懂事”的孩子,被迫放弃所有“任性”的机会,听父母的意见选择了大学、大学的专业,熬过了并不喜欢的四年课题,好不容易就将独立走向社会,父母又早已为工作做好了打算和安排。

我有一个哥哥就是这样,那时,他走到这个人生的分岔路口上,终于想后半生为自己而活,那也是他唯一“叛逆”的一次。听话的好孩子做久了,不比那些一直以来特立独行的“坏孩子”,家里的震惊程度简直如同翻了天,母亲苦口婆心,父亲言语激昂,又拉动七大姑八大姨纷纷向他劝说,告诉他外面打工多么累、工作多么不稳定,家里的安排又是多么清闲。“每天你就坐几个小时,回头再娶个好姑娘,做老师的,一家合合稳稳的,多安逸。”

在这样的轰炸下,哥哥顶着强烈的精神压力,沉默着,还是离开了家,可是家里的电话却是三天两头地打过来,知道他做的是游戏特效,就更加恼怒,说他没出息,家里出门见人都没脸说他是倒腾游戏的,尤其父亲说,做游戏和贩毒有什么两样,呸,祸害别人家孩子,社会败类!

再后来,他母亲就干脆“被他气得心脏病”,他只好乖乖回了老家,面无表情地看家里为他花钱赔笑脸托关系,终于在事业单位过上了无所事事的生活,成为一个郁郁寡欢的木头人。

而在他做小职员的这几年,他当初的同事们升职加薪、跳槽出国,一步步向前迈进着,去学更多的东西、去更广阔的平台、见更大的世界、成为更有价值的人。

这当然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就算那些同事們混得并不算如意的,也是在自己选择的生活中尝尽酸甜苦辣,总好过做一个废了的傀儡。

漂泊不定并没有父辈想象的可怕,而安逸稳定亦不是每个人的追求。我相信,安全感并不在一份无磕无碰的工作上,安全感也和安逸没有半毛钱关系。获得安全感的唯一途径,是每天自己都有进步、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而最可悲的是,放弃了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成为了一个自己瞧不起的人。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见解。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像这世界上的任何一种关系一样,它应该是尊重对方的选择与个性、保证各自的独立,有各自的生活,不绑架,相互不是对方的生活重心甚至唯一,不能要求其中一方以牺牲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快乐来满足另一方的心愿。

人生只有一次,一辈子就那么长,只能用来做喜欢的事、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爱真正爱的人。就算终成打击,也不枉风雨兼程、无惧无畏地走这一遭。而用“孝道”的大旗压迫孩子放弃自我,就算你“成功”了,看到他“圆满”了,亦是毁了他这一生,就连相互的关系里,最终也会充满怨气。

父母为你做出的选择,承担后果的却是你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就算被全世界打脸也要坚持下去,没有必要为了他人的目光而放弃自己一生的追求,没有人代替你去生活,更没有人可以代替你去后悔。

希望你能和父母完成一场完整的、成年人之间的沟通,试图说服他们,即使父母最后仍不能说出那句“你就放心做你喜欢的事情,只要你开心就好”,也希望他们能够放手,至少不再浇盆冷水、或拖你的后腿。

同时,奉劝父母们能够放手让你的孩子去闯荡,不要让你的格局限制了孩子的未来。即使你有你要说明的道理,也请心平气和,而不是言辞激烈。你需要给孩子的是指导,而不是指令。没有人喜欢被说教,也没有人喜欢被控制,不断的挑剔本身就会令人反感,即使你说的道理是正确的,这也只会使事情激化,对话成为无效沟通,最后甚至向相反的方向滑去。

也请别再说“我这一辈子都是为了你”这种话,每个人最重要的活法都应该是为了自己,说出这种话并没有什么可骄傲的,它只能说明你人生的错误和失败,并试图让你的孩子去背负起你的意愿和失败。

真正好的父母是,希望孩子拥有一个自我满足、因而快乐的人生,而不是你想象的成功。

有些遗憾的是,很多父母非常的固执,毕竟几十年的人生路走过来,他们已经形成的价值观根深蒂固,并且不愿意做一点改变,而对此我要说的是——

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为自己而活。

过好自己的人生,不过两个字:

不管。

因为那个非做不可的梦想太珍贵了,没有人应该用“爱”的名义去阻拦。

只有你才能真正为你自己的人生负责,为了你想要的,请坚持下去。

我希望,我希望没有人活在别人的希望里,也希望,你做的一切,只是因为你愿意。

猜你喜欢
安逸人生生活
三星堆古人的“安逸”生活
人生中的某一天
生活感悟
董子健: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独一无二的你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