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政学生诉迪士尼案:如此“较真”为哪般

2020-05-14 07:29
新传奇 2020年2期
关键词:入园迪士尼乐园

“46.3元,够你们来回松江的路费吗?”“你们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蚂蚁扳大象……”2019年9月12日,倍受关注的原告王洁莹诉被告上海国际主题乐园有限公司(上海迪士尼乐园)服务合同纠纷一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主持下调解结案。调解结束,上海迪士尼补偿了50元纸币,表示不用找零,王洁莹等4位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生们坚持用手机转给对方3.7元,和这个案子本身一样较真。

46.3元的索赔,来之不易。从带食品入园被拒,且被工作人员翻包检查,到起诉、立案和调解,“华政学生诉迪士尼”一案才终于尘埃落定。

“‘禁止携带食物符合法律规定”

“不得携带以下物品入园:食品、酒精饮料、超过600 毫升的非酒精饮料……”早在2017年,上海迪士尼乐园发布这项新规定时,就在网上引起了激烈争论。时至今日,上海迪士尼乐园“禁止携带食物入园”“入园需翻包检查”等规定仍饱受消费者争议。

2019年1月30日,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生王洁莹携带零食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时,被园方工作人员拦下,要求对其背包进行检查。

“当时,工作人员看到我带了零食后,让我把零食扔掉,态度比较强硬。”王洁莹回忆道,“我不同意,他又说让我在入园处的小桌子旁吃掉或者寄存到附近的寄存柜里。”

工作人员所说的小桌子指的是在乐园入口处设置的两张桌子,一些游客因不舍得丢弃携带的食物便会在桌子旁当场吃掉。“有些游客带的零食太多了,吃不完,就只能丢在那里,很浪费,也很狼狈。”

对于园方工作人员所说的寄存柜,王洁莹询问后发现,一天的寄存费要80块钱。“我买的零食都没有这么贵,怎么可能舍得寄存呢。”王洁莹苦笑道。

于是,王洁莹便现场拨打了12345和12315投诉热线进行了投诉。“他们告诉我,‘禁止携带食物这个规定是迪士尼乐园制定的,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我跟他们说这明显是违法的。后来也不了了之了。”

“禁止携带食物”只限定亚洲国家?

回到学校后,针对上海迪士尼乐园制定的相关规则,王洁莹在网上进行了调查。

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官网的“游客须知”栏中,王洁莹发现了园方工作人员所说的规则。“在不得携带入园的物品中,就包括食物。而在入园检查之前,我并没有获得任何相关提示。”王洁莹调查发现,迪士尼目前已拥有6处世界顶级的家庭度假目的地,分别在中国香港、上海,日本东京,美国加州、奥兰多华特和法国巴黎。

“经过调查,美国和法国的3处迪士尼乐园并没有禁止消费者携带食物进园,而作为亚洲国家的中国和日本的迪士尼乐园却禁止携带食物。”王洁莹说。

同时,为了解社会公众对上海迪士尼乐园禁带食品入园的态度,王洁莹和三位同专业的女同学通过不同途径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多数人认为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相关规定目的是提高园内餐饮业的创收,从而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王洁莹表示。

“一些访问调查可能不一定能作为有效证据,至少我们认为,这毕竟涉及到很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要用法律来推翻这些不合理的规则。”王洁莹说。

“46.3元,够你们来回松江的路费吗?”

王洁莹等4名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生们先在网上立案平台提交材料,不被受理。从学校赶到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浦东法院”)的立案大厅窗口,呈上纸质材料,依然不被受理。

后获知,2018年6月,苏州律师王军召曾因同样的缘由,以侵犯隐私权状告迪士尼,索赔损失1元,先后诉至浦东法院和上海一中院,均未被受理。于是,她们将诉状的侵权范畴案由改为服务合同范畴,诉讼请求为确认该格式条款无效。

经过充分准备,2019年3月15日,王洁莹4人将上海迪士尼乐园诉至浦东法院,请求判令:

1.确认被告《上海迪士尼乐园游客须知》中“不得携带以下物品入园”部分的“食品、酒精饮料、超过600毫升的非酒精饮料”条款内容无效;2.被告赔偿原告因上述入园规则被迫丢弃的食品损失46.3元。

浦东法院最终接收了材料,立案受理该案,于2019年4月23日公开开庭审理。

审理期间,立案庭的法官问:“46.3元,够你们来回松江的路费吗?”被告律师拍着桌子对王洁莹4人说:“你们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蚂蚁扳大象……”取证时有的被告极度不配合,甚至打电话威胁撤诉。她们依然说:“法律不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

经多次组织双方调解。其间,上海迪士尼乐园对入园规则中相关条款内容进行了修改:除少数特殊食品仍禁止携带外,游客可携带供本人食用的食品及饮料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

2019年9月12日,该案在浦东法院主持下调解结案。原、被告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上海迪士尼乐园补偿原告王洁莹人民币46.3元。

调解结束,上海迪士尼乐园补偿了50元纸币,表示不用找零,王洁莹她们坚持用手机转给对方3.7元,和这个案子本身一样较真。

46.3元的索赔,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价值,上海迪士尼乐园同意自带食品入园的结果,才是王洁莹等4位学生们一直在争取的。

“胜利”来之不易。从带食品入园被拒,且被工作人员翻包检查,到起诉、立案和调解,“华政学生诉迪士尼”一案才终于尘埃落定。

“不必要”的诉讼?

案子沸沸扬扬,而诉讼的起点是“小城杯”公益之星创意诉讼大赛,以上海为主场,面向全国司法专业学生,由业内律师指导进行公益诉讼。

王洁莹4人的队伍名为“诉的就是你鸭”,指的是迪士尼经典形象唐老鸭。其他各队队名也都天马行空:“江湾草原孤狼队”“花儿与少年队”……涵盖了法律的象征物、诉讼的案由等。

“小城杯”走过7年,学生们有因为团购券无法正常使用,起诉百度公司的;有因为外出就餐时被收取餐具使用费,将饭店告上法庭的;也有因为至少要充值50元,才能下载一篇7元文献,起诉知网的;还有在火车站窗口取票因为被收“异地取票费”,起诉上海铁路局的。几年间,这些未出茅庐的学生把知名企业、公立机构甚至世界500强公司都告上了法庭,索赔的金额,从1元到百元不等。

迪士尼案的关注来得猝不及防,第一次开庭三四个月后,媒体蜂拥而至,新闻评论有几十万条。“诉的就是你鸭”的队长杨峥说:“担心辜负大家的期待,但也开心有了公共监督,或许能助推事情解决。”

很多人赞她們“干了我们想干又没干的事情”。可也有人觉得她们是“杠精”。“有必要吗?”是这些较真的学生被问最多的问题。

而杨峥则认为:“我去维护我的权益,在法律框架内都是正当的。”如果能在诉讼外解决问题自然厉害,但往往是在尝试过其他方法后发现,不通过诉讼途径,甚至根本无法和对方对话。

“哪怕能够在这座冰山上凿下一些冰絮,我们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虽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公益诉讼,“小城杯”通过私益诉讼来达到公益目的的宗旨,也被法律界更广泛地认可。除了鼓励学生们学以致用,发现社会问题,也希望每个人在权利受到侵害时,都能站出来说“我是原告”。

决赛现场,参加“小城杯”的郭慧志代表小组发言:“我们每一支队伍面对的都是不同行业的业界霸主,要求他们改正错误,对于我们、对于执法者、对于他们自己,都是巨大的挑战。”她的声音有点哽住,“但是哪怕能够在这座冰山上凿下一些冰絮,我们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从华政一所学校,到松江大学城,再到全上海、长三角,2019年12月7日第六届比赛启动,触角已经伸到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各地高校,几乎涵盖了全国高等法律院校。入围队伍50支,报名209支,公益性、可诉性和创新性都在案例筛选时被考量。

作为“小城杯”发起人,上海小城律师事务所主任吴辰律师说:“现在有的法院很主动地要用公益案子来作示范,甚至邀请同学们去把案件立到他们那边去,这就是进步,是社会包容度的提升。”

唤醒公众的权利意识,让更多人意识到权利的边界在哪儿,提示一种科学理性的维权方式,是吴辰眼中“小城杯”想要传递的社会意义。

(《解放日报》2019.12.16等)

猜你喜欢
入园迪士尼乐园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迪士尼乐园
迪士尼开业
九月来到,哭闹开场
欢乐上海迪士尼
无敌幸运星畅游迪士尼
哈哈乐园
哈哈乐园
哈哈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