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瞬时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对肝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评定

2020-05-14 07:26徐晓磊
健康大视野 2020年8期
关键词:超声造影

徐晓磊

【摘 要】:目的:观察超声瞬时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对肝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接收的肝恶性肿瘤患者86例,展开临床探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瞬时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检查,比较单一和联合诊断的检查结果及两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超声瞬时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单一诊断结果比较无意义(P>0.05),但与联合诊断结果比较均有意义(P<0.05),两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超声瞬时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对肝恶性肿瘤患者的检查结果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但联合二者诊断的准确性均高于单一诊断,联合诊断的临床价值更高。

【关键词】:超声瞬时弹性成像;超声造影;肝恶性肿瘤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8--02

肝癌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采取适当的诊断方式对患者进行早期确诊并及时治疗十分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常规超声逐渐被超声造影、弹性成像等代替,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增加了增强微血管和病灶弹性等优势,能够提高鉴别恶性病变的准确性。基于此,本研究重点探究了超声瞬时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对肝恶性肿瘤的诊断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接收的肝恶性肿瘤患者86例,展开临床探究。其中包括男性48例,女性38例;年龄为30~68岁,平均年龄(48.74±2.55)岁;病程为1.5~9年,平均病程为(3.78±1.15)岁;病灶大小为0.86~5.69厘米,平均(3.19±0.27)厘米;病灶距体表最大距离约7.83厘米,最小约0.85厘米,平均距离(3.54±0.32)厘米。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2)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诊断,诊断结果均符合肝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其他严重内分泌系统或器官功能障碍者;(2)肝肿瘤复发者。两组患者资料有可比性(P>0.05)。本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通过本研究。

1.2 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瞬时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检查。(1)超声造影检查:患者采取仰卧位,于肘部正中注射造影剂,同时将动态录像记录仪打开,对肝脏和肿瘤区信息进行监测和采集。诊断后期可利用时间强度脱机给予分析。本研究中的肝恶性肿瘤诊断标准为:门脉相、动脉相、延迟相分别表现为低增强、高增强、低增强。(2)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检查:在患者肋间放置探头,检查过程中避开肺气干扰,充分显示患者肝部病灶。使患者短暂憋气,通过血管脉搏的波动反应组织形变,进而形成弹性成像。采样时需将大面积血管避开,取样面积不少于肿瘤面积的3倍。应用弹性评分法评估采样结果,以1~5级代表不同的成像颜色,1~2级表示良性肿瘤,3~5级表示恶性肿瘤。1级评分为1分,肿瘤区及周围区域均为绿色;2级评分为2分,肿瘤区以绿色为主,间或有蓝色分布;3级评分为3分,肿瘤区以蓝色为主,间或有绿色分布;4级评分为4分,肿瘤区中心为蓝色但边缘为绿色;5级评分为5分,肿瘤区及周围区域均为蓝色,绿色区域很少或无。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单一和联合诊断的检查结果及两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三者的定义分别为:实际恶性肿瘤诊断为真恶性、真良性比例、诊断正确的肿瘤例数与所有病例的比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配对t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单一和聯合诊断的结果

根据表1,超声瞬时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单一诊断结果比较无意义(P>0.05),超声瞬时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单一诊断结果与联合诊断结果比较均有意义(P<0.05)。

2.2 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

根据表2,两种诊断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无意义(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超声瞬时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的良、恶性检出结果比较无意义(P>0.05),但单一诊断与联合诊断结果比较有意义(P<0.05),说明联合应用两种诊断方法,其检出准确率远优于单一诊断。超声瞬时弹性成像的分级是基于肝肿瘤硬度的病理类型设定的,肝肿瘤硬度越高,弹性分级也越高。在本研究中,超声瞬时弹性成像诊断结果中,少数良、恶性检出错误,其原因可能为肿瘤区域丰富的毛细血管干扰了对肿瘤硬度的判断,从而将良性肿瘤误判为恶性肿瘤,或部分肿瘤的体积较大,肿瘤区域中央有大面积的坏死区域,导致肿瘤硬度下降,所以易将此类恶性肿瘤误判为硬度较低的良性肿瘤。超声造影诊断时需对患者注射造影剂,造影剂对人体无毒无害,仅在血管中停留,从而客观反应组织灌注的具体情况,加之此法可显示微小病灶,所以对病灶增强特征的观测具有实时性、连续性的优势。在本次研究中,两种诊断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无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两种诊断方法各有优势,在诊断肝恶性肿瘤患者时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联合两种诊断方式能够相互做出补充诊断,进一步提升恶性肿瘤的检出准确率。

综上所述,超声瞬时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对肝恶性肿瘤的检查结果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但联合二者诊断的准确性高于单一诊断,因此在以后可联合二者进行诊断,有利于提高肝恶性肿瘤的检出准确率。

参考文献

赵琳, 刘莹, 秦悦,超声弹性成像与二维超声在肝脏病灶良恶性病变中的对比研究[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6, 37(7):88-91.

杨蕾, 张彦, 梁会泽,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与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联合应用鉴别乳腺病灶良恶性的价值[J]. 中国医药, 2015, 10(2):233-235.

猜你喜欢
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造影诊断颈部浅表恶性肿大淋巴结的临床研究
超声造影诊断颈部浅表恶性肿大淋巴结的临床研究
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对比研究
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典型模式分析及临床价值评价
超声腔内造影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应用
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
158例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