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合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研究

2020-05-15 03:20张先喜
安徽医专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穿刺术咽鼓管中耳

张先喜 符 涛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一种主要特征为听力下降、中耳积液以及耳闷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其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咽鼓管机械性阻塞以及功能障碍,若不及时有效治疗,易造成不可逆性失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上采用内窥镜下鼓膜穿刺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清除中耳积液,穿刺后灌注药液,可起到清除黏液、消肿抗炎、减少渗出等作用,因此,选择有效的灌注药物显得尤为重要[2]。故在本研究中,笔者采用醋酸泼尼松龙与α-糜蛋白酶组合注射联合内窥镜下鼓膜穿刺术治疗SOM患者,观察疗效并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8 月-2019 年7 月收治的98 例SOM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 例,观察组50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22 例,年龄18~56 岁,平均年龄(38.19±10.23)岁,病程11 d~3 个月,平均病程(32.85±6.24)d,发病位置:单侧43 例,双侧5 例,混合性耳聋30 例,传导性耳聋18 例;观察组:男27 例,女23 例,年龄18~57 岁,平均年龄(38.64±9.76)岁,病程13 d ~3 个月,平均病程(32.62±6.17)d,发病位置:单侧42 例,双侧8 例,混合性耳聋31 例,传导性耳聋19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发病位置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患者年龄≥18 岁;符合SOM诊断标准[3];患者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无鼓膜穿刺术禁忌症。②排除标准:存有精神疾病史;对研究药物存有过敏者;鼻中隔严重偏曲影响通气者;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合并恶性肿瘤。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并给予内窥镜下鼓膜穿刺术进行治疗。①术前进行消毒,并进行局部表皮麻醉,麻醉生效后,7 号穿刺长针连接1 mL注射器,左手持内窥镜,在内窥镜下,准确进入间隙,观察耳内情况,并依据患者病情调整穿刺针位置,缓慢抽出内部积水,吸出带气泡液,吸净后拔出针头,给予药物注入耳腔。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入适量氨溴索(国药准字H20031344,规格30 mg)充分冲洗;观察组患者给予药物组合注射,包括适量醋酸泼尼松龙(国药准字H42021216,规格5 m:0.125 g)与α-糜蛋白酶(国药准字H31022113,规格4000 单位)混合液,耳屏轻按压数次,至咽部感到有苦味。②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7 d后复查,未痊愈者再次治疗,1 次/周,最多可进行3 次,21 d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项目 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并进行3 个月随访,采用慢性耳病调查量表(CCES)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对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3 个月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佳,同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

1.5 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临床症状基本完全消失,耳内积液完全吸收,鼓室图为A型,听力恢复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大量耳内积液吸收,少量残余,鼓室图C型转为A型或B型转为C型,听力明显改善提高10~15 dB。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耳内积液无变化,听力未恢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CCES、WHOQOL -100 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CES、WHOQOL-100 评分均上升且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药物组合注射联合内窥镜下鼓膜穿刺术治疗SOM患者,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CCES、WHOQOL-100评分的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CCES、WHOQOL-100评分的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CCES 评分(分) WHOQOL-100 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3 个月后观察组50 67.41±7.85 89.71±5.14▲ 65.28±9.12 87.32±5.18▲对照组48 68.33±7.96 78.45±6.38▲ 64.24±8.14 81.03±5.69▲t 0.576 9.640 0.595 5.727 P 0.283 0.000 0.277 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药物组合注射联合内窥镜下鼓膜穿刺术治疗SOM患者,治疗效果佳,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出现1 例听力下降,2 例鼓膜穿孔;观察组患者出现1 例鼓膜穿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3.1 SOM病因及发病机制 SOM多发于儿童,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其发病机制不明,主要有以下几点[4]:①咽鼓管机械性阻塞及功能障碍:鼻腔结构异常,阻塞咽鼓管咽口,分泌物排出受阻,使中耳腔呈负压状态,中耳黏膜出现缺氧,增强通透性、扩张毛细血管,造成中耳渗出液;腺样体肥大,功能障碍,鼓室负压,黏膜渗液。②感染因素:多种病毒、细菌、衣原体从SOM患者中耳积液中分离培养。③免疫反应:SOM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以及T细胞过度增殖、活化,且炎性介质含量升高。④水通道蛋白:维持中耳水平衡,稳态破坏后,改变离子流动状态,改变水通道蛋白功能及其表达,造成膜电位异常,引起积液生成。若不及时有效治疗,可造成患者听力受损,影响语言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3.2 药物组合注射联合内窥镜下鼓膜穿刺术的优势 单纯行鼓膜穿刺术是传统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清除中耳积液,但对于炎性病因无法治疗,疗效欠佳,而采用内窥镜下鼓膜穿刺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清除中耳积液,穿刺后灌注药液,可起到清除黏液、消肿抗炎、减少渗出等作用[4],因此,选择有效的灌注药物显得尤为重要。氨溴索是临床上常用的灌注药物,可促进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改变咽鼓管开张压力,增加上皮纤毛运动频率,有效促进排除中耳分泌物,但近年来发现,氨溴索注入后,不利于改善预后。醋酸泼尼松龙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α-糜蛋白酶可选择性分解肽链,具有增强白细胞游走、吞噬的作用,可清洁软化创面,清除和溶解鼓室内黏稠分泌物,降低液体粘度,扩散积液,改善听力,与醋酸泼尼松龙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增强疗效[5]。

总之,采用药物组合注射联合内窥镜下鼓膜穿刺术治疗SOM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佳,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穿刺术咽鼓管中耳
咽鼓管圆枕形态与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后不干耳的关系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听不清,嚼软糖
张震东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耳道成形术在鼓膜前部穿孔及大穿孔中耳炎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在28例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对策
小耳朵怎么会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