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式心理护理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5-15 03:20张理想李婷婷周晓娟
安徽医专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结构式心动过速心理健康

宋 研 张理想 李婷婷 周晓娟

室上性心动过速会导致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威胁[1]。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结构式心理护理由传统心理护理发展而来,能有效解决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负性情绪问题[2]。研究发现[3],结构式心理护理能有效降低宫颈癌患者术后病耻感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通过将结构式心理护理应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旨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医院2018 年1 月-6 月收治的76 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①纳入标准:符合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标准[4],且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者;视力、听力正常,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②排除标准:因疾病复发再次入院的患者;合并有肝肾功能异常或其它重要脏器损害者;视力、听力障碍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8 例)和对照组(38 例)。观察组中,男性23 例,女性15例;年龄21~68 岁,平均年龄(45.32±10.28)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7 例,高中及中专7 例,大专及以上4 例;疾病类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29 例,持续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9 例。对照组中,男性26 例,女性12 例;年龄24~71 岁,平均年龄(46.17±12.4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9 例,高中及中专4 例,大专及以上5 例;疾病类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31 例,持续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心内科常规护理,术前协助患者做好手术准备,加强术前宣教;术后予患者心电及血压监护、穿刺点砂袋压迫、术侧肢体制动,谨防并发症的发生。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包括认知干预、支持性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干预3 个方面。

1.2.2.1 认知干预 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评估其职业类型、文化程度、对疾病及手术治疗的了解程度,而后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患者能够且乐于接受的宣教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概念、发病机制、射频消融的目的、原理、方法、优点等,包括文字材料、图片、视频等。

1.2.2.2 支持性心理干预 责任护士深入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职业类型、家庭背景等信息,及时动态地评估患者的情绪变化。针对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可通过指导其练习深呼吸、聆听音乐等方式达到有效放松的效果;针对同时存在负性情绪和睡眠障碍的患者,在调节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遵医嘱给予患者促进睡眠的药物。

1.2.2.3 增强患者社会支持水平 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学会从疾病中“走出去”,多与其家属沟通、适当地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等,进而释放出心中郁结并从家庭及社会处获得更多的支持。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家属的深入沟通,鼓励其多陪伴患者,邀请患者最挂念的亲属前往医院探望。

1.3 观察及评价指标 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5]:该量表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和内容效度,包含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4 个维度,总共74 个条目,各条目均采用1~5分的Likert5级评分法,总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水平越高。本研究选取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这2个维度的得分进行两组间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卡方检验及Mann-Whitney秩和检验;采用双侧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健康及心理健康这2 个维度的生活质量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分)

组别 n 躯体健康 心理健康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38 43.14±5.32 55.27±4.11 49.56±4.69 63.59±4.38对照组38 43.75±4.97 50.45±5.33 50.78±5.20 59.86±4.54 t -0.517 4.415 -1.074 3.645 P >0.05 <0.001 >0.05 <0.001

3 讨 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已逐渐成为药物治疗无效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主要治疗方式。但由于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及预后的不确定感,患者在治疗期间易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情绪,不仅会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还会影响治疗效果[6]。结构式心理护理作为一种新式护理干预方法,能够从多角度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干预,具有较强的参考性和指导性[7]。

陆姚茜[8]的研究发现,结构式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躯体健康及心理健康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观察组一方面通过认知干预,有效地提升了患者对疾病以及手术治疗的相关认知度;另一方面通过从多角度、多层次地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保证了术后的恢复效果,进而使患者有较高的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的开展可有效提高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躯体健康及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结构式心动过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左侧旁路并房室结双径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向量题中关于结构式a=xb+yc的考点剖析与应用举例
向量题中关于结构式a=xb+yc的考点剖析与应用举例
《思考心电图之169》
寻求一类有机物规律的方法及应用
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