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蓄电池厂铅作业人员血铅暴露水平与血压水平相关性研究

2020-05-15 03:20
安徽医专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工龄职业性低血压

纪 艳 蒋 骏

铅作为一种重金属,是最常见的职业性毒物之一,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中,其中铅是生产蓄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从事铅作业员工的职业性铅中毒危害普遍严重[1],主要损害人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血管及肾脏等。近年来,职业性铅暴露对机体血压水平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但调查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对安徽省某地某蓄电池厂从事铅作业工人的血铅和血压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职业性铅暴露不同水平、年龄、工龄等因素对机体血压水平的影响,为保护工人健康,提供更好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安徽省某地在某蓄电池厂工作的151 例男性工人为研究对象,其中85 例从事铅作业的工人作为暴露组(接触工龄>1 年),66 例从事其他非铅作业工人作为非暴露组(接触工龄=0 年)。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收集 采用现场调查问卷形式,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对调查对象进行信息采集,包括:文化程度、体重、年龄、工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家族高血压史等,并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规定的体检项目对调查对象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压、心电图、彩超、胸片和肝功能等。其中血压检测安排专人规范测量,血压异常者进行再次复查。

1.2.2 血铅检测 清晨空腹采集调查对象静脉血2 mL,置于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管内,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铅浓度水平。

1.3 诊断标准 参照GBZ 37-2015《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诊断》且参考顾明华等[3]的分级标准,以血铅≤100 μg/L为正常理想值,血铅>100 μg/L为非正常理想值。并定义血铅值≥600 μg/L为铅中毒,血铅值≥400 μg/L为铅中毒观察对象(职业铅接触限值),血铅值在100~399.9μg/L为铅接触限值下高值。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诊断高血压者为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诊断低血压者为收缩压<90 mmHg和/或舒张压<60 mmHg。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 18.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 51 例研究对象均为男性。接触铅作业的暴露组85 例中,平均年龄(33.04±7.58)岁,工 龄1~30 年。非 暴 露 组66 例中,平均年龄(32.66±6.82)岁,工龄1~30年。两组工人日常工作时间大致相同,饮食结构、食盐量、烟酒嗜好等生活饮食习惯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2.2 两组血铅水平检测结果比较 本研究铅暴露组血铅平均值为(280.50±129.67)μg/L。血铅有1 例超过铅中毒诊断标准,为634.8 μg/L,达到观察对象标准有14 例,达到血铅限下高值标准有55 例,血铅异常占82.4%。非暴露组66 例血铅平均值为(152.48±105.34)μg/L,均未达到或超过接触限值。暴露组人群的血铅值高于对照组人群的血铅值(t=3.624,P<0.001)。

2.3 两组异常血压检出率比较 铅暴露组高血压检出率为14.1%,低血压检出率为8.2%;非暴露组分别为12.1%和7.6%。两组高血压检出率(χ2=0.13,P>0.05)和低血压检出率(χ2=0.02,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这与武汉市职业病防治所2012-2014 年调查结果一致[4]。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见表1。

表1 两组异常血压检出率比较 例(%)

2.4 不同血铅水平与血压的关系 高血压检出率随血铅浓度增高有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低血压检出率随血铅浓度增高有下降趋势但亦无显著性差异,可见,尚未发现高血压及低血压的发生与体内血铅水平浓度高低有平行关系(P>0.05)。见表2。

表2 不同血铅水平与血压的关系 例(%)

3 讨 论

铅作为一种职业性毒物,进入人体后可影响多种器官正常功能,其中,已有大量针对铅作业的职业人群的调查,分析了职业性铅接触对机体血压的影响,结果显示铅既可导致血压升高,又可导致血压降低,或是对血压水平影响无相关性,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某蓄电池厂151 例工人的年龄、工龄、血铅水平及与血压的相关性。根据获得的血铅结果来看,铅暴露组的工人血铅水平显著高于非铅暴露组,可见暴露于铅作业工作岗位可以导致人体吸收的铅量显著增加,因此应尽可能通过改善工艺,加强防护来降低铅作业工人的血铅水平。

研究发现,高血压随血铅浓度增高有上升趋势,虽没有达到统计学水平,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趋势,提示铅接触与血压的改变和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存在一定关联。Fenga C等[5]在对从事铅酸蓄电池生产工人中发现铅高接触组的血压均值显著高于低接触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次调查显示两组高血压的平均发病率为13.2%,甚至低于一般人群高血压发病率,这和有关文献报道铅可导致血管平滑肌痉挛,而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不相吻合,可能与本次调查从事铅作业工人的平均工龄较短、工龄较长的工人数较少有关。另外,高血压检出率在铅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中无显著性差异,血铅含量水平的高低和高血压、低血压之间未发现平行关系,这可能与本次研究对象样本量较少和观察时间较短有关。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研究。

猜你喜欢
工龄职业性低血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那些和工龄有关的事儿
职业性中暑的预防
职业性传染病的预防
血压偏低是否需要治疗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的预防
这七种情况,不在岗也能算工龄
我回乡务农的时间可以计算为工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