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做”引导下的数学实践活动

2020-05-15 08:31沈淑芳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学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沈淑芳

[摘要]“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注重这部分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设计富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能从有趣的活动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各方面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感知体验;思考;发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 11-0047-02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对于先生的这一观点,我本人的解读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注重孩子的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和感知体验,要给他们一个自由的头脑、一对自由的双手、一双自由的眼睛,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然而素质教育走到今天,我们依旧不得不承认,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陈旧的、死板的教学现象,如重技能训练轻实践能力,重知识结果轻学习过程等。这样的教学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业负担重、不会灵活运用知识,而更深层次的影响是无法提高学生的各方面学习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把课程内容分成了四大类,“综合与实践”是其中之一。课程标准指出:“積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这也正是陶行知先生“做上教、做上学”思想的体现。“行是知之始”,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行动起来,才能真正收获知识。

一、自主探索——用自由的大脑去思考

陶行知先生曾说:“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从先生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行”乃根本。而在数学学习中,“行”也是根本,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是行动学习的最佳体现。自主探索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之一,需要强调的是,必须是带着大脑思考的自主探索活动。

例如,教材三年级上册中,在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周长”之后安排了“周长是多少”的实践活动,包括“拼一拼”“比一比”“画一画”和“量一量”四个内容。前三个内容在之前的课堂教学以及练习中都有涉及,最后一个内容是让学生估计并测量五角星和笑脸的周长是多少。如果单纯从巩固知识的角度上看,第四个内容意义不大,因为学生已经会拼图形,会画图形,也会求周长,至于五角星和笑脸的周长,考试也不会考,那么这部分内容是不是就没有必要教了呢?答案绝对是——不!教材安排这一实践活动,真实意图在于让学生从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周长的一些规律和现象,更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提高计量图形周长的能力。故而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每一个环节都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去拼、比、画、量、围,先独立学习,再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学生带着我设计好的问题,边探索边思考:“我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最终,学生的思考所得让人喜出望外:(1)由大小相同、个数相同的一些正方形拼成的不同图形,它们的周长不一定相等;(2)图形的形状不同,但它们的周长可能相等;(3)在测量周长时,可以根据图形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有时候只要测量出图形的一部分,就可以通过计算求出整个图形的周长。这些知识在前面的教学中并没有出现,完全是学生自主探索、动脑思考的成果。这样得来的知识才真正属于学生自己。

课程标准中说:“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行为。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才会有反思,才会有思想,才能真正感悟到数学的本质和价值,也才能在创新意识上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题型模仿、类型强化、技能操练,还要更多地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动手实践——用自由的小手去探索

陶行知先生曾说:“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可见,数学学习并不只在于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同样重要。实践活动可以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考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考,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样学到的知识就更加牢固。

例如,教材二年级上册中,在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之后安排了“有趣的七巧板”的实践活动。乍一看,七巧板与“平行四边形”单元有联系吗?其实,七巧板是由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安排在这里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这些图形以及掌握图形的特征。可以说,这个实践活动课是以学生的“玩”为主,但这里的“玩”并不是没有目的的玩,而是要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出更多的数学知识。如第一步的“比比想想”,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比较的过程中体会到七巧板的构成规律,即一副七巧板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和5个三角形组成,在这5个三角形中,2个最小的三角形相同,2个最大的三角形也相同。第二步的“想想拼拼”则由易到难,利用2块、3块到4块、5块、6块七巧板,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同时,逐渐体会到所用的七巧板块数越多,拼法就越多,拼成的图形也越来越多样。这不仅帮助学生形成了拼图形的技巧,更发散了他们的思维。第三步的“拼拼说说”,鼓励学生用一整副七巧板拼出有内容、有意义的图形,打开学生的思维闸门,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数学学习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模仿与记忆,模仿的东西会学不像,记忆的知识会逐渐遗忘,只有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所发现和掌握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历久弥新。也只有这样的数学学习方式,才能不断地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助力。

三、感知体验——用自由的眼睛去发现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之一,其阐述了:“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环境,教育的工具,都可以大大增加。”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蕴含了数学知识,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又被运用到了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去观察和研究,就可以从生活中学到许多数学知识。数学实践活动倡导“让学生去经历”,让学生带着数学的眼睛去经历生活中的事物,在经历中感知和体验出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从而发现生活的美、数学的美。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实践活动课时,这是学生第一次在数学教材中接触认识事物客观存在的规律。教材安排了一幅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图,出示了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场景。也许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看到过这样的规律,但他们只是认为这样很好看,不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更别谈从中培养数学能力了。这节实践活动课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及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把主题图拆分成三个环节,让学生通过“看”“数”“比”“圈”等活动,概括出“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的物体相同,则两端物体的数量比中间物体的数量多l;如果两端的物体不同,那么两种物体的数量相同”的数学规律。这一数学规律的发现是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让学生先从表面看热闹,再到深处看门道,慢慢感知、步步体验,最后发现数学规律。

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我想,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单纯地指遇到的问题,更多的是指教学的素材。数学学习要利用教材,更要开发教材。既然生活是个大课堂,里面的学习资源极其丰富,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这个“大课堂”里不断探索,发现其蕴藏的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让數学课堂充满生命力。课程标准还指出:“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载体。”“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表明,实践活动已经成为数学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利用教材,结合生活创设有意义、有价值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感知体验等学习方式,从而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编李琪琦)

猜你喜欢
教学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教育发现数学——以小学数学为例
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