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装备社会化保障风险要素识别及应对措施研究

2020-05-16 03:07中国人民解放军93148部队韩冰心刘金松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20年4期
关键词:项目风险社会化要素

中国人民解放军93148部队 韩冰心 刘金松

武器装备社会化保障是以市场和战场为管理环境,以契约保障为管理模式,以网络型组织结构为组织形式的一项管理活动。与所有管理活动类似,其会受到由管理环境、管理要素及管理机制等因素造成的各类风险的影响。同时,由于参与武器装备社会化保障的环境包括战备环境和战时环境,维修项目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和风险波及,因此,军队在确定社会化保障条件下的装备维修企业名单之前,应系统分析评估与企业合作的项目风险,选择稳定性较高的企业参与保障,这对确保保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对武器装备社会化保障风险的研究多是从保障程序入手,用相对定性的方法归纳风险评价体系、应用物元法等方法实施研究,这使得多种风险评价体系的各类指标之间存在要素不全、要素冗余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要素选取入手,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在理论选取要素的基础上分析要素之间的联系,并精简提炼出必要的要素,全面合理地对武器装备社会化保障风险实施控制。

一、武器装备维修企业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由于武器装备社会化保障的管理环境是市场和战场,组织形式是网络型组织结构,若以管理要素分析模型为基础,结合案例分析,可将项目存在的风险划分为市场环境风险、战备和战时保障风险及网络型组织结构风险。

(一)市场环境风险

参与武器装备维修的企业作为市场的基本单元,必然面临市场因素带来的风险。根据2006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并结合Gerry Dickinson、杨乃定、李晓英、张云起等人的研究,本文选取的市场环境风险要素有:企业战略目标的清晰度风险、战略可执行细化风险、战略接受度风险、市场类型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法规风险、管理机制风险、固定资产风险及技术风险,并以这些要素来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二)战备和战时保障风险

社会化保障的目标是提升战斗力、保障战场,本文根据我国武器装备维修的分类、环节和国外装备社会化保障案例,对各类维修风险进行归纳总结,选取的战备和战时保障风险要素有:备件存储风险、企业非战时机动性风险、企业战场机动风险及企业战场生存性风险。

(三)网络型组织结构风险

武器装备社会化保障条件下的组织形式是网络型组织结构,对该组织形式的治理是在任务较为复杂的条件下,将具有资产专用性的各个自治单元进行相互协调合作并保证交易顺利完成的过程。因此,对于网络型组织结构风险,在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可以将其风险要素划分为组织结构风险、协调性风险、制度风险。

本文以理论分析和资料调查为基础建立了武器装备维修社会化保障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各风险要素及其意义见表1。

图1 武器装备社会化保障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表1 风险要素及其意义

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武器装备社会化保障风险要素分析

本文在风险要素识别的基础上,使用调查统计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初步识别的风险要素进行分析,利用调查统计法收集整理专家对早期识别要素程度重要性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得到规范合理的武器装备社会化保障风险要素。

为检验并整合风险要素,本文将风险要素初步识别时涉及的一系列重要性要素作成一份调查问卷,问卷主要面向的单位包括政府机构、军事机构、参与武器装备维修的企业等,样本容量为50个,采用7级李克特量表,分值从1~7,分值越高代表要素重要性越大,调查问卷描述性结果见表2。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利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软件,计算相关系数矩阵,进行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KMO检验值为0.72,大于0.7,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结果小于1%,证明样本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宜进行因子分析。

利用SPSS软件,求矩阵的特征值,可以得到表4。由表4可知,前6个关键因子的特征值占总体方差的96.062%,大于80%,满足因子分析的要求,因此,选取主成分,对提取和旋转后总方差进行分解。

为明确各因子对各风险要素的影响情况,利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旋转载荷矩阵,旋转后的因子负载值见表5。

表2 武器装备社会化保障项目风险要素调查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3 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结果

表4 总方差分解

表5 旋转后的因子负载值

(续表5)

由表5可以看出,各因子与各风险要素的对应关系如表6所示。

表6 主因子与高载荷指标的对应关系

武器装备社会化保障风险要素结构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武器装备社会化保障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成指标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因此,对武器装备社会化保障项目风险的评估防范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达到控制防范风险的目的。

图2 装备社会化保障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三、基于指标体系的武器装备社会化保障项目风险管理

武器装备社会化保障项目是在军方和维修承包商组成的包含市场与战场等多环境因素、军方企业等多主体因素的虚拟网络型组织结构管理载体上实施的项目管理。通过对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可以发现,项目风险的来源主要是管理环境、管理主体、管理机制,详细来源主要包括市场、战略、组织、战场、资源、法规这6个方面。因此,武器装备社会化保障参与机构对武器装备社会化保障项目风险的管理从宏观上应该从以下6个方面着手,微观上以16个二级要素为主要依据准则,对风险实施防控。

(一)优化市场结构和管理机制,降低市场风险

武器装备社会化保障体系建立的核心就是要处理好军方和武器装备保障企业的关系,既要放开之前对市场的诸多限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积极优化市场结构,完善市场管理模式,改善垄断、过度依赖、结构冗余等市场因素对社会化保障造成的不良影响,坚持用“融合式改进”的方法逐步放开市场,以降低武器装备社会化保障的风险。

(二)统筹军地需求和建设需要,降低战略风险

武器装备在社会化保障条件下发展,其关键词是“社会化”,这种社会化不是简单叠加,更不是机械对接,而是按照军用和民用两个单元的内在联系和相关优势特点,进行集优增效式的系统集成,这是社会化保障条件下战略架构和制定的根本所在。在制定战略时,要紧紧把住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战略指向,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和军队综合部门之间应加强协商对话,统筹考虑军方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国防经济体制和国民经济体制的对接、国防动员和经济布局的相互影响、国防支出和其他公共支出的相互挤压和溢出效应、国防政策和国家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等因素,确保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同步考虑、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和协调发展,降低装备社会化保障在战略制定、理解、执行方面的风险。

(三)完善组织结构和制度监督,降低组织风险

在社会化保障条件下,对于网络型组织结构这一管理组织形式,企业在建设之初要对各单元及各员工的工作角色进行定位,方便两者之间的协商与沟通。在组织结构方面,为加强虚拟网络型组织结构的信息共享,快速解决组织建设早期经常出现的突发性冲突,适应早期交流较少的情况,企业应尽量采用层次型的组织结构规划。在任务分解方面,企业要积极运用谈判和招标形式,科学协调网络性组织机构内部各个利益单元的优势,实现组织效益的整体最佳。在任务执行方面,企业要积极运用规划约束、进度管理等方法,有效监督任务执行。

(四)注重国防动员和平战转换建设,降低战场风险

在社会化保障条件下,武器装备保障体系中战场风险的主要诱因是国防动员建设的问题,因此,在体系建设之初,各单位要严格落实潜力调查制度,积极统筹完善数据库建设,理清资源底数和部队作战需求,确保战时对“有什么”“怎么用”等问题心中有数,在体系建设时,要注重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对国防的搭载功能,依托现代物流等产业的建设发展,加强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民用单元的平战转换能力,降低社会化保障条件下武器装备保障的战场风险。

(五)健全监督和竞争机制,降低资源风险

在社会化保障条件下,武器装备保障体系中资源风险的主要诱因是对民用单元资质审查的不严格和竞争机制的不完善。因此,在体系建设初期,各个单位应该健全监督制度,联合各个业务单元,以社会化保障条件下管理部门监督为内线,以地方服务商、部队用户监督为外线,对企业的资质实施客观动态监督,确保进入保障体系的民用单元资质过硬、资源风险较低。在竞争机制方面,要积极通过自由公开透明的双向选择,促使有资质的企业得到锻炼,增强企业自我完善的积极性,降低资源风险。

(六)规范法律法规体系和行政管理机制,降低法规风险

在社会化保障条件下,武器装备保障体系中法规风险的主要诱因是法规体系不健全问题。当前,我国在武器装备保障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数量少、覆盖面窄,难以全面且有效地规范社会化保障条件下体制内各单位的行为,导致企业变相投机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体系建设初期,有关法律部门要积极探索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把社会化保障条件下的基本原则上升为国家意志,积极把平时承担的合同管理转换为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为主的强制性管理机制,增强企业守法意识,降低法规风险。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化保障条件下武器装备保障体系建设的早期阶段,尚有较多涉及各单元内部和单元之间的深层次风险诱因需要注意,本文在对武器装备社会化保障要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调查统计结果,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体系风险要素展开研究,并提出风险防控的意见,以期为社会化保障条件下武器装备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具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

猜你喜欢
项目风险社会化要素
基于ISM模型的EPC项目风险网络分析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浅析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
基于“灰色关联—层次分析”的冰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PPP项目风险评价
航天企业集团投资项目风险管理刍议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