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0-05-16 10:22
关键词:风险意识风险管理统计学

高 静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医院,河北 唐山 064100)

手术患者往往病情严重,且由于手术的创伤性而极易引发各种风险事件,从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探讨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对我院收治的手术(80例)患者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抽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6~78岁,平均(42.06±3.24)岁。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5~77岁,平均(42.05±3.37)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管理:术前进行心理干预与健康宣教,术中加强操作配合,术后严密观测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观察组采取风险意识管理:(1)加强培训:不定期组织手术室所有护理人员学习关于手术时风险因素的防护知识,并定期进行考核,从而使护理人员增强风险意识;(2)术前风险管理:严格审核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类型以及病情资料,以确保手术通知单与患者病情信心相匹配,若患者存在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则需给予情绪疏导同时,同时观察各项生命体征,以防出现不良事件;(2)术中风险管理:全程陪伴患者,帮助其正确摆放体位,缝合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术者的操作情况以防医疗物品残留与体内;同时,遵医嘱控制用药剂量,给予抗生素前要进行过敏试验;(3)术后风险管理: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协助其采取各项检查,尽早指导患者采取康复训练并告知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其对待方法。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质量评分;②风险事件发生率。

1.4 判定标准

依据护理质量评分量表对护理质量予以评估[1],包括服务及时性、护理态度、管理规范性等3个部分,总分为100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比较文中数据,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护理质量对比表(±s,分)

表1 护理质量对比表(±s,分)

分组 例数 护理质量总分观察组 40 91.69±3.85对照组 40 84.73±2.96 t-4.598 P-<0.05

2.2 风险事件比较

观察组风险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风险事件对比表[n(%)]

3 讨 论

风险意识管理提倡“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旨在于整个护理过程中加强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的监测,从而减少风险事件发生[2]。在风险意识管理中,加强培训可以使护理人员掌握更多的风险管理知识,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术前风险管理可以确保患者术前体征与情绪稳定,有利于及早展开手术;术中风险管理可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有利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后风险管理可以帮助患者稳定手术疗效并避免各种风险事件出现,有利于促进病情快速康复[3]。文中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风险意识管理可以提升护理质量;观察组风险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采取风险意识管理能够减少风险事件。

综上所述,为手术患者采取风险意识管理不仅可以提升护理质量,而且还可以减少风险事件,因此有必要将风险意识管理推广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当中。

猜你喜欢
风险意识风险管理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统计学符号书写要求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沙盘推演工具在“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网络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影响研究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注册制对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