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2020-05-16 10:22刘艳青
关键词:舒适度人性化手术室

刘艳青

(玉田县医院,河北 唐山 064199)

对老年人而言,伴随年龄增长、自身抵抗力降低,随之下肢骨折发生率愈渐提高,且临床常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而老年患者又担心手术风险、又不了解疾病知识,所以很容易产生在生理、心理上的不良反应,阻碍手术的顺利开展[1]。为此,积极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满足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对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护理效果意义重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自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共计120例入组本次实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分成常规护理组、人性化护理组两组,常规护理组中患者有60例,分别是男38例、女22例,年龄63~79岁,平均70.6±5.2岁。人性化护理组中患者有60例,分别是男35例、女25例,年龄62~79岁,平均70.1±5.1岁。在临床资料方面,两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术前人性化护理

术前1天进行访视,全面掌握患者病情,针对老年人此时面对手术的心理特点,介绍手术方式、预期获得的效果、术中要求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等,使患者明确手术的必要性、重要性,通过术前方式增强医患间的信任,提高患者配合度。向患者讲解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有关知识,尽量帮助患者消除其陌生感,保证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前提。

1.2.2 术中人性化护理

手术当天,手术室护士要热情接待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来自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贴心;结合手术体位要求适当摆好手术体位,同时保证患者该体位下的舒适度,尽量对患者隐私处进行保护;以此来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等心理情绪,以不必要的手术部位暴露来满足患者人性化护理服务需求;手术开始前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操作步骤,同时全程鼓励、安慰患者;认真记录患者在术中的表情、病情变化,若有意外发生,要保持冷静,配合医师积极处理。

1.2.3 术后人性化护理

手术结束后帮助患者清洁其伤口,做好包扎,待其病情稳定之后,巡回护士、麻醉医师一同陪伴患者回到病房,做好与病房护士的交接,待患者麻醉转醒,第一时间告知其治疗结果,予以鼓励和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1.3 评估指标

评价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术中疼痛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价)[2],术中舒适度(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舒适度越好),术中焦虑情绪评价(采用SAS评分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研究数据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相应的以(±s)的模式阐述;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两组比较用x2检验;。统计学软件使用SPSS 19.0,P<0.05认定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 结 果

表1数据有示:人性化护理组患者手术用时、疼痛评分、舒适度及焦虑评分评价均要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评价两种不同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差异(±s)

表1 评价两种不同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差异(±s)

分组 手术用时(h)疼痛评分(分) 舒适度(分) 焦虑(分)常规护理组 54.2±3.1 5.5±0.6 80.6±4.1 54.3±3.4人性化护理组 33.6±2.3 3.5±0.2 95.5±5.2 34.2±2.4 t 23.867 14.142 10.063 21.599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本次研究对人性化护理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研究结果提示患者手术用时、疼痛评分、舒适度及焦虑评分评价均要优于常规护理组,从而可见: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当中的应用价值高、能保证患者舒适度、减轻焦虑感。

猜你喜欢
舒适度人性化手术室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私人定制和舒适度完美结合的典范 金地九龙壁别墅影音室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以人为本”理念下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农村公共厕所如厕舒适度调查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