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用离子导入法治疗癌性疼痛

2020-05-16 10:22刘轶智毕素清
关键词:癌性外用离子

刘轶智,毕素清*

(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晚期癌症患者常随着肿瘤浸润发展、身体各项机能的下降,导致出现剧烈、持久的癌性疼痛,身心都承受着病魔的折磨,十分痛苦,且后期药物止痛效果甚微,生活质量每况愈下[1]。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多年,在癌症领域的治疗中亦有新的突破[2],我科2015年引进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采用定向透药、靶向治疗癌性疼痛的方法,与传统三阶梯止痛治疗相比较,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研究,先后分别以中药外用离子导入法与药物治疗疗法进行,以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总共分为两组,其中,A组40例,使用中药外用离子导入法治疗,B组同为40例,使用止疼药物进行治疗。其中A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3~75岁。平均(45±7.36)岁。B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0~69岁。平均(48±6.55)岁。8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均意识清醒,且不存在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的现象。

1.2 治疗方案

A组:利用中药外用离子导入法,使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根据疼痛部位及疼痛范围选择适当数量、大小为10 cm×6 cm治疗贴,每帖从上至下分别为:导电橡胶板、治疗药垫(癌症专用型一次性理疗用电极片,产品标准编号:YZB/桂0058-2012)。使用前先清洁皮肤,放置在局部疼痛处,其刺激强度要以患者所经受最大耐受力为准,每天治疗一次,治疗时间半个小时为准,然后分别自治疗结束后的12 h,48 h,10 d,分别记录疼痛情况。10 d为1疗程。B组:癌痛患者40例,根据癌性疼痛“三阶梯”治疗方法基于患者常规止痛药物进行为期1疗程的治疗。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

针对A、B两组癌症患者在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分析,两组在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d、2d后,B组患者的评分优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0 d后,A组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止痛药在起效速度上优于物理治疗,但在维持时间和长期止痛效果上物理治疗有更好的效果,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24h治疗后48h治疗后10d A组 40 8.21±0.87 7.45±1.05 6.81±1.33 2.44±0.86 B组 40 8.26±0.95 7.06±0.97 6.03±0.89 3.28±0.97

两组患者治疗前P=0.068,P>0.05;治疗10d后,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疼痛缓解度比较

治疗1个疗程后(10 d)两组患者在疼痛缓解度方面比较,B组中度缓解度高于A组,说明药物治疗在临床止痛方面具有普遍意义,但是在明显缓解度方面,A组远高于B组,说明物理治疗在长期止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轻度以上疼痛控制度明显治疗组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度(PAR)比较(n,%)

治疗后疼痛控制度对比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论

本次临床观察应用癌痛专用药垫直接作用于疼痛处,制定为止痛方案。中药离子导入法在起效速度、使用方便方面并无优势,但如果是患者需要长期服药的状况下,中药离子导入法对患者身体的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且无依赖性,以上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效果。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将二者结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癌性疼痛的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癌性外用离子
癌性爆发性疼痛评估与护理的研究进展
放射治疗与89Sr核素治疗对椎骨转移癌性疼痛的效果对比评价
含黄蜀葵花外用制剂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研究进展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的CT鉴别诊断分析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离子共存常见问题探究
First Perfume Which Smells Better the More You Sweat
皮肤科病人的外用药物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