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新品系红叶的选育*

2020-05-16 07:21叶国聪白明第陆晓英叶发祥叶吉祥
中国果树 2020年1期
关键词:流胶病海顿炭疽病

张 武,叶国聪,白明第,陆晓英,叶发祥,叶吉祥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元谋651300)(2 元谋县元马镇)

云南省元谋县1971 年开始引种芒果,引进的品种超过50 个[1]。元谋县是芒果的新栽培区,芒果流胶病没有引起栽培者足够的重视,因此许多果农经常随意选择优良品种实生栽培或作砧木嫁接栽培,而嫁接后部分砧木萌蘖无意间也会被保留下来而结果,其中出现了变异植株。红叶是其中经济性状比较优良的单株。

1 选育经过

1987—2015 年,元谋县叶国聪先后试种过40多个芒果品种,目前栽培面积4 hm2,保存有‘海顿’‘凯特’‘金煌’‘糯米香’‘金白花’(南豆迈4号)、‘红象牙’‘贵妃’‘汤米’‘黄蜜’等20 多个品种(系)。2017 年夏,叶国聪在2012 年7 月播种、2013 年春移栽的‘糯米香’实生苗中发现了1 株优株。近3 年的观察发现,该优株成熟前后果面红褐色明显,品质好,定名为红叶。2017 年7 月和2018年3 月,我们在元谋县部分乡镇嫁接,进行区域试验,结果的植株,叶片和果实性状等与母树一致,遗传性状稳定[2]。

2 主要性状

2.1 植物学特征

红叶母树树姿较开张。6 年生母树高5.0 m,冠幅4.0 m×3.9 m;干基周51.0 cm。老树皮灰白色、光滑,一级主枝开张角度较大。春梢叶片长19.50~26.20 cm,平均23.00 cm,宽5.30~6.50 cm,平均5.70 cm;叶基钝圆形,叶尖渐尖;叶柄长3.00~6.50 cm,平均5.00 cm。秋梢叶片略比春梢的大。花序圆锥形,长27.00~32.00 cm,平均29.60 cm,花梗(即花序轴)基部粗0.45~0.64 cm,平均0.53 cm。果实串状着生或单生。种子较饱满。果核平均重33.03 g,长8.90~12.40 cm,平均10.37 cm;纤维中等,部分纤维呈刚毛状。

2.2 果实主要经济性状

红叶平均单果重246.1 g(表1),最大果重430 g。果实卵形或短S 形,横切面椭圆形,纵横径比为1.86。果皮浅褐红色,带黄色和少许绿色(图版1);果洼无,果颈无,果背肩向下圆出,果腹肩向下倾斜,果窝极浅或无,腹沟浅或不明显,果喙无。果肉金黄色、细嫩、甜,纤维中等,无松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0%~19.30%,平均16.26%,硬度1.80~4.20 kg/cm2,平均2.90 kg/cm2,可食率71.60%~75.87%,平均73.17%。果实耐贮运,在常温下可贮藏7 d。

2.3 生长结果习性

红叶树势比较强健。单串最多挂果15 个,6~7 年生树株产量15~30 kg,每667 m2产量在800~1 500 kg。红叶在水肥条件较好时高产稳产,产量比‘海顿’高30%左右,略低于‘贵妃’‘妃子笑’和‘凯特’。

2.4 物候期

在年平均气温21.9 ℃的元谋热区,红叶冬芽一般在12 月下旬至1 月上旬萌芽,1 月下旬至2 月中旬开花,2 月10 日左右开始见幼果,7 月中旬至8 月上旬成熟。在海拔较高、年平均气温19.0 ℃的元谋新华坝子,红叶2 月上中旬萌芽并抽生花序,8 月下旬至9 月初开始成熟,9 月中下旬大量成熟。红叶比‘海顿’和‘贵妃’晚熟10 d 左右,比‘凯特’早熟20~30 d。

表1 红叶与对照品种‘糯米香’‘海顿’果实主要经济性状

2.5 适应性与抗逆性

红叶母树耐旱性较强,抗芒果流胶病,较抗芒果炭疽病,中等抗芒果白粉病。果面上很少有芒果炭疽病病斑,但嫩叶在雨季易患芒果炭疽病。果实成熟时硬度较高,较抗果实蝇和叶象。

3 栽培技术要点

建议红叶用长势旺盛和抗芒果流胶病的‘马切苏’和‘香蕉芒’等作砧木。红叶高产,最好在土层深厚、水肥条件好的平地或缓坡地栽培,并加强水肥管理,尤其要重视增施中微量元素肥料。

枝条较开张,串状结果时容易下垂,因此,主干要留高一些,最好在1.0 m 以上,高产年份要用木棍等支撑结果枝。在采收后应立即修剪枯枝和下垂枝等,促进秋梢大量萌发,为来年高产稳产创造良好的条件。

中后期疏除紧贴在一起的果实,可减轻叶象、短头叶蝉和果实蝇为害。红叶果实硬,九成熟以后采收品质会更好,但延迟采收要增施肥料。

10月上旬至翌年3月,要注意防治横纹尾夜蛾;花期和幼果期要注意防治芒果白粉病、吹绵蚧和糠片蚧;雨季要注意预防短头叶蝉、芒果流胶病和芒果炭疽病。

猜你喜欢
流胶病海顿炭疽病
恰到好处的温柔和真诚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浅析黄瓜流胶病害与细菌性流胶病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武汉地区不同桃品种流胶病情况调查与评价
演说艺术在海顿钢琴奏鸣曲中的演奏运用
善是养生
音乐家收学生
保护地黄瓜细菌性流胶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甜樱桃流胶病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