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樱砧王”进行樱花快速繁育的技术研究

2020-05-18 08:41杨耀长王卫东
山东林业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芽眼芽接插条

杨耀长 ,王卫东 ,宋 睿

(1.蓬莱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 蓬莱 265600;2.蓬莱市西出口林业管理所,山东 蓬莱 265600)

樱花作为北方重要的早春观花树种,被广泛地应用于小区、公园等园林绿化工程,市场需求量大,市场时常会出现苗木短缺现象,尤其是大规格樱花苗木的需求。樱花传统的繁育方法,一般是采用毛樱桃、大青叶等一些传统的砧木,进行春季枝接、夏季芽接等嫁接方式,有效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1]。而毛樱桃和大青叶等砧木的繁殖,由于扦插成活率低,一般采用播种育苗,待芽苗长到粗壮后,再进行埋根处理,以生产更多的砧木。砧木生产周期较长,一株合格的砧木一般需要2年时间,且数量也有限。“樱砧王”的出现,改变了樱花砧木的生产方式。

樱砧王[2]又称冈山16,也叫日本速生樱花,是2000年,由日本株式会社社长桂木公平先生引入中国,具有扦插易成活、生长迅速、与接穗亲和力强等特点。张宗坤、高树才[2]2000年春引入樱砧王到莱阳,2001年春利用樱砧王扦插生根并嫁接烟台大樱桃品种。

根据杨树“一条鞭”多芽嫁接方法,设想能否利用樱砧王扦插易成活、生长迅速、与接穗亲和力强等特点,多芽嫁接樱花进行快速繁育。2014年春季在山东蓬莱市某苗木基地引种樱砧王扦插成活,2014年夏末对其进行多芽嫁接日本樱花,2015年春季扦插芽接苗繁育成功。繁育速度快,苗木质量高,达到预期试验效果。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蓬莱市蓬翔公司院内的苗木繁育基地(东经 120°28′,北纬 37°32′)。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1.8°C,极端最低温度-14.9°C,出现在 2 月,极端最高温度 38.4°C,出现在8月。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03h,当地年平均无霜期205d。年平均降水量661.5mm,最大降水量在7-8月,分别为168.3mm和142.9mm,1-4月份为少雨季节,年蒸发量为1957.2mm,年平均相对湿度68%。试验地区域土壤属于潮土类,中壤,酸碱度中性,质地疏松、肥沃,可自流灌溉。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砧木的培育

2.1.1 樱砧王的主要性状[2]

樱砧王又称冈山16,是2000年,由日本株式会社社长桂木公平先生引入,也叫日本速生樱花。

2.1.1.1 植物学特征

樱砧王多年生枝浅灰色,1年生枝黄褐色。节间距2.5 cm,叶片长椭圆形,中大,较厚,先端极尖,叶缘锯齿尖、窄、深,叶长9.2 cm、宽5.3 cm,色浅绿。蜜腺小而少,叶柄短绿色,正面紫红,长1.3 cm,嫩梢黄绿带红色。根粗,多而发达,固地性强,气生根极易发生。1年生扦插苗根浅黄色,粗0.3 cm,长40 cm的根有8~20条之多(与扦插密度有关),并呈多层分布,多年生根黑褐色。

2.1.1.2 物候期

在烟台地区4月初发芽,9月上旬停止生长,11月20日左右初霜,个别落叶,30日大量落叶,与大青叶相比略晚3~5 d。

2.1.1.3 嫁接亲和力

与美早、砂蜜豆、大地红、冰糖樱、黑珍珠等嫁接都具有极好亲和性,不论春夏秋季采用带木质部“一刀削”芽接,都能很好愈合。嫁接后苗木生长健壮,栽植后只要将土培到嫁接口部位,都能生成发达的根系。据烟台市农科院果树科学研究所有关专家观察,用樱砧王嫁接的大樱桃,树体较矮,长势壮,3年见果,早果性强,成花容易。在连年短截的情况下,不用拉枝、刻芽及药物控制,即可形成大量饱满花芽,管理极为省心[2]。

2.1.1.4 抗逆性

据张宗坤、高树才[2]研究表明,樱砧王较其它砧木,具有良好的抗根瘤和抗涝性等特点。以连续4年大青叶育苗地进行扦插,在未进行任何土壤处理的情况下,其根瘤发生率不足1%。而同一地块栽培的大青叶1年生苗,成活率低,秋后起苗根瘤发生率90%以上。

2.1.2 砧木育苗地的选择和整理

砧木育苗地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春季土壤化冻后整地,扦插前施足底肥,每667m2地施1500~2000kg农家肥,或施45%复合肥50kg。深耕后耙平整细,做成宽1m、畦梗宽0.3m的平畦,在畦面内覆盖黑色地膜,以保持地面不生草,减少用工,并可保持土壤水分,和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扦插苗的成活。

2.1.3 砧木扦插

2.1.3.1 采穗方法

在秋季落叶后(需沙藏)或春季发芽前均可剪取插穗,剪取生长健壮、充实、无病虫害的1年生枝条,剪成10~15cm长的枝段,上剪口距芽节1~2cm处,剪口要平剪,下剪口剪成马蹄形,剪口要平滑。

2.1.3.2 扦插时间

为保证砧木能够较早地木质化以适宜嫁接,本课题采用春季硬枝扦插。在2月下旬土壤解冻后至5月1日均可。本次扦插时间为2014年3月15日,在树芽未萌动前进行。

2.1.3.3 扦插密度

为了便于以后大田嫁接,以及保证嫁接以后嫁接芽的正常生长,扦插株行距定为15cm×30cm。每667 m2扦插14000株左右,也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密度。

2.1.3.4 扦插方法

把剪好的插条捆成50枝的小捆放在阴凉潮湿处,插条基部约3~4cm用ABT生根粉1号溶液(100 mg/kg)浸泡2~4h。插条浸泡后开始进行扦插,将樱砧王插条垂直插入土中,地膜上留一芽,按株距15cm、行距30cm扦插于插床内,压实插条周围的基质,使基质与插条紧密接触,扦插深度为4~5cm。扦插后立即顺畦面浇1次透水。

2.1.4 砧木苗期管理

樱砧王在4月12日开始萌动,并长出叶片,扦插成活率基本可达100%,扦插苗长出叶片后,就要加强对扦插砧木的管理。

萌芽期应喷一、两次杀虫剂,防治钻心虫,同时喷杀菌剂预防叶部病害。4-5月份,用2.5%的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防治小灰象甲等食芽害虫;6-7月份,用30%桃小灵乳油2 000倍液或2.5%的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防治卷叶蛾、刺蛾;7-8月份,喷1~2次7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预防细菌性穿孔病及早期落叶病。

为满足多芽嫁接对砧木生长高度的要求,在生根后的一个星期,及时追施薄肥,促进根群生长,以后每隔15天施一次 (酷暑停施)。肥料选用农家肥或复合肥,以促进砧木枝条的木质化,避免因过量施用氮肥,造成枝条徒长。这样,经过3~4次的施肥后,苗的根群发达,生长旺盛,当年生长高度可达到1m以上。

除保留顶芽外,其余一律抹除,以免过多地损耗养分,并能促进砧木枝条粗壮。

2.2 嫁接

2.2.1 嫁接方法

日本樱花的嫁接方法很多,芽接、枝接均可。我们采用带木质的芽接,其优点①是操作技术简单实用;②可以在地径较细的砧木上嫁接,提高砧木利用率;③嫁接时间长,可反复补接,有效提高嫁接成活率,经济效益显著;④接穗材料充分利用,可以保证接穗芽数量大批量的要求。

2.2.2 嫁接时间

根据樱砧王的物候期,我们定在8月份进行嫁接,因为8月份以后,植物的分生组织活跃性降低,植物开始贮存营养,枝条开始木质化。为了观察何时嫁接时间最佳,我们安排2014年7月15日、8月15日、9月15日3个时间段嫁接的进行比较试验,观察嫁接芽的成功率。

2.2.3 嫁接方案

采用“一条鞭”多芽嫁接法,充分对砧木进行高枝利用。首先在砧木基部离地5~10cm处,寻找一强壮芽眼,用以进行樱花第1个芽接,然后在这个嫁接的芽眼往上,每隔10~15cm左右,寻找第2个强壮芽眼,进行樱花第2个芽接,依次继续往上确定下一个樱花嫁接的芽眼,直至到砧木半木质化的顶端。基本是砧木从基部往上,每3~4个砧木芽眼,就可接一个樱花芽,每个枝条可接3~6个左右的樱花接穗芽。

2.2.4 嫁接步骤

2.2.4.1 嫁接材料的准备

接穗采用充分木质化的当年健壮新稍,要求芽发育饱满,无病虫害;嫁接刀具一把,要求有一个平面;绑缚物宜采用拉力好、弹性强的有机熟料薄膜,裁成长30cm,宽1.5~2cm的条备用。

2.2.4.2 削砧木

在砧木离地面5~10cm处,选择光滑平面纵切一刀,切面深度以露出形成层为宜 (俗称露木不带木),切面要平、不起毛,切面长度3cm。

2.2.4.3 削取接穗

第1刀在芽的上方,先斜向切入木质部,然后垂直下切,第2刀在芽下方45°角切入与第1刀口相交,取下带有木质的接穗芽片,削好的芽片呈长盾形,长度与砧木切口长度一致。

2.2.4.4 安放芽片

将削好的接穗芽片,安放进砧木切口内,注意对形成层,基部要插入砧木切口底部紧贴。

2.2.4.5 绑缚薄膜

接芽放好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带绑缚,由下而上把切口及接穗包扎严密,最后打结。

2.2.4.6 补接嫁接

15d后,检查接穗成活情况,成活率可达90%以上,根据需要进行补接。

2.2.5 嫁接前对砧木圃地的整理

因为砧木栽植比较密集,嫁接以后,为避免因浇水施肥、中耕除草的作业对对嫁接芽造成伤害,影响嫁接芽的成活率,应以嫁接前对砧木圃地进行一次处理,嫁接以后不要进行大田作业,尽量少动为主。

2.2.5.1 水肥处理

在嫁接前,一般是7月下旬至8月上旬,对砧木施一遍基肥,这时肥料有充分的时间腐熟,能让树体在休眠前吸收利用。采用沟施法施肥,此时施肥切断的苗木根能很快愈合并萌发大量吸收根,提高树体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施肥种类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配合少量化肥。一般每667m2施杂肥1000kg~1500kg,秋施基肥不宜过深,以 40cm~50cm为宜。适当浇水,视土壤墒情确定。

2.2.5.2 杂草处理

在苗木嫁接前对苗圃地进行一次彻底的杂草清除,8月以后杂草的生长有限,可以不用清理杂草,也避免因除草和使用除草剂对嫁接芽造成伤害,影响嫁接芽的成活率。

2.3 嫁接枝条的处理

2.3.1 芽接插条剪截

11月20日左右初霜,个别落叶,11月30日大量落叶,12月上旬开始收集圃地嫁接的枝条。首先在该枝条上其他每个嫁接芽眼的上方1.5cm处进行平剪,切口平滑,忌裂皮。剪成10~15cm长的枝条段,每段枝条都有一个嫁接芽。基部嫁接的芽眼保留在砧木上,作为根接苗明年继续培育。剪截下来枝条时,一定要注意保护每段枝条上嫁接的芽眼,并规整收集。这时可以统计芽接的成功数量,进一步计算出嫁接的成功率。

合格的芽接插条应符合以下标准:粗度为0.8cm以上,长度为10~15cm,接芽愈合良好,芽体膨大饱满,外被革质芽鳞,接芽离插条上切口1.5cm,上下剪口平整光滑,接芽薄膜带已解除。

2.3.2 芽接插条的贮藏

秋季采条后,需经剪穗、分选、捆绑等工序。分清芽接插条的上下端,小头朝上摆放整齐,按照每50棵扎一捆,进行沙藏。

芽接插条贮藏试验设两个处理:

(1)用多层湿润无纺布将每捆插条包扎严实,放置在镂空塑料箱,存放于-1℃冷风库中,保持湿润。

(2)采取窖藏贮存,这是农村最常用的方法。选择地势较高的向阳地段挖窖,窖深0.8m,长宽视插条多少而定。窖底铺10cm厚湿沙,摆放插条2-3层,上覆湿沙厚度10cm左右,湿沙含水量5%。保持湿润,窖内通气,防止严冬结冻。

贮藏处理均在12月下旬进行,贮藏期90d左右,于翌年3月中旬取出进行扦插育苗。贮藏期及时洒水保持湿润。

2.4 芽接插条的二次育苗

在翌年春季2-3月份土壤解冻后,就可对贮藏的樱花芽接插条进行分栽,以培育成樱花幼苗。本次二次育苗时间为2015年3月15日。

2.4.1 育苗地整理

圃地亩施钙镁磷肥50kg,并用对硫磷胶囊毒饵2.5kg,毒杀地下害虫,深耕细耙,土碎如面。根据日本樱花不耐涝的特点,采用高床育苗,床底宽90cm,床面宽70cm,床与床中间开20m深浇水沟,浇水沟上口宽40cm。

2.4.2 分栽

3月下旬开始分栽芽接插条。每床栽2行,行距50cm,株距30cm。顺床开沟,沟深15cm,按30cm摆放插条后封土,这样不损伤嫩芽及愈伤组织,每667m2扦插4446株。日本樱花不耐涝,宜浅栽,踏实,栽植时注意露出嫁接口。栽植后要立即灌足水。后期管理要经常观察土壤墒情,适时浇水。

根据不同的贮藏方法,设置一组未经冬季贮藏的芽接插条作为对照,进行育苗试验,在当年12月份进入休眠期后,观察芽接插条的生长状况,计算出各项方法的出苗率、一级苗产率、平均高度、平均径粗等数据,以确定哪种贮藏方案更有利于芽接插条的成活生长。处理方法分别为:

(1)采用冷风库贮藏方法的芽接插条进行育苗;

(2)使用传统窖藏方法的芽接插条进行育苗;

(3)对照试验,上年嫁接成活但未经剪截贮藏的砧条,于3月中旬剪截成芽接插条后,进行扦插育苗。

2.5 育苗期管理

芽接插条栽植以后,在4月初,嫁接芽体开始萌动。

2.5.1 前期保苗(3.15-5.31)

(1)及时灌水。种后以水浸代替镇压,穗土结合,浇水量为垄高的3/4,防水蒙头导致出芽困难,浇水后对露出芽进行培土覆盖。进入5月,气温升高,蒸发量大,视墒情浇第2水,水量以不淹叶为准。

(2)松土。第1次浇水,不用松土。第2次浇水后,浅锄松土,不要伤苗,以提高地温,促进土壤通气,利于蹬空根和露白根的形成。在萌芽期间,对埋的太深、个别水淹板结处采用人工放风,促进萌芽。

(3)培土。5月中旬结合锄草开始给苗木根部培土,提高苗木的抗倒伏能力。

2.5.2 中期促苗(6.1-8.31)

(1)追肥。追肥以速效化肥尿素、二铵为主,施用量375kg/hm2,分2~3次结合培土施入。具体视苗情和地力确定次数,时间最晚在8月初。

(2)浇水。一般麦收前浇3水即可,进入雨季不浇水,追肥后无雨必须浇水。进入雨季注意排水防涝。

(3)除蘖除草。及时除掉砧木萌芽和接穗上枝杈,原则留壮去弱、留下去上。对主干受伤产生多枝头的苗木,进行修枝、换头。除蘖芽越早越小越好,8月以后不再抹芽。

2.5.3 后期控苗(9.1以后)

9月上中旬苗木生长渐慢,随后停长封顶,此期应停止灌水施肥,促进苗干木质化。11月绝大部分树叶脱落,进入休眠,要浇好冻水,清除树叶和病虫枝,防止人畜破坏,确保安全越冬。此时可以统计芽接苗的成活率,一级苗木的产量。

日本樱花经过两年培育,米径可达3cm以上,即可出圃,或进行2次移栽定植,以培育更高规格的苗木。

3 结果与分析

3.1 多芽嫁接日期对嫁接的数量的成功率的影响

分别在2014年 7月 15日、8月 15日、9月 15日对樱砧王进行3次多芽嫁接日本樱花试验。采取在同一块圃地,分3块重复区域,由同一个嫁接工在3个日期进行3次多芽嫁接,每次每个区域嫁接20棵,3各区域在一个试验时间内嫁接60棵砧木,于2014年12月15日在剪截获取芽接插条时,统计有成活嫁接芽眼的合格插条数量,结果如表1。

表1 嫁接芽在不同嫁接日期的成活数量和成功率

由此可见,不同的日期进行嫁接,获得合格芽接插条的数量也是不一样,嫁接的成功率也不同。7月15日嫁接,由于砧木没有充分木质化,所以获得的可嫁接芽眼数量就少,但植物分生组织处于活跃期,嫁接的成功率比较高;9月15日嫁接,砧木木质化程度较高,可以获得较多的芽眼进行嫁接,但由于砧木基本停止生长,分生组织不活跃,嫁接的成功率比较低;而在8月15日进行嫁接,由于砧木木质化程度相对较高,植物分生组织也比较活跃,所以可以进行嫁接的芽眼比较多,嫁接成功率也比较高,此时应为多芽嫁接的最佳时间。

3.2 贮藏方法对芽接插条成品率的影响。

对芽接插条在不同贮藏方式下的成品率进行调查,并设定一组没有经过冬季贮藏的芽接插条作为对照试验。根据冷风库贮藏和挖窖贮藏两种不同的贮藏方式和一组对照,在2015年春季3月下旬进行大田扦插。每种贮藏方法分别选取300棵芽接插条,在同一块圃地,分3个区域进行扦插。每个区域分别扦插各种不同贮藏方式下的芽接插条各100棵,在2015年12月份苗木进入休眠期后,对苗木的成品率、一级苗产率、平均苗高等指标数据进行统计计算,推测出适合芽接插条冬季的处理方法,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贮藏条件下芽接插条的生长情况统计表

由于芽接插条在冷风库贮藏和挖窖贮藏时对不合格的芽接插条已经剔除,所以这两种贮藏方法的成活率要和正常时间(8月15日)的嫁接成功率(99.04%)相乘,其积作为不同贮藏条件下的芽接插条的成品率,一级苗产率亦如此。对于对照试验,其不合格的插条没有剔除,所核算出的成活率和一级苗产率可作为该方式下的芽接插条的成品率和一级苗产率。

表3 不同贮藏条件下芽接插条的出料率和一级苗产率

不同的贮藏方法,其芽接插条的出苗率也不一样。从试验结果(表3)可以看出,冷风库贮藏的芽接插条的成品率最高;与挖窖贮藏比较,差异不大,但不如冷风库贮藏;作为对照试验,在铺地越冬的芽接插条,其成品率均不如另两种贮藏方法,差异极为显著。

3.3 芽接插条在不同贮藏方法处理下获得苗木质量的差异

苗木生长质量用一级苗产率和平均苗高和平均径粗来体现,一级苗产率越高,平均苗高和平均径粗数值越高,说明该贮藏条件处理下获得的苗木质量越好。

由表3看出,不同贮藏方法,芽接插条的生长情况也不同。经冷风库贮藏的芽接插条生长情况最好,一级苗产率为83.85%,平均苗高和平均径粗也最好,获得的苗木质量最优;挖窖贮藏的芽接插条与冷风库的相差不大,但不如冷风库贮藏效果;对照试验获得的苗木质量最差,差异显著。

3.4 利用“樱砧王”进行樱花快速繁育方法的技术规范

3.4.1 头年春季,在土壤解冻到5月1日樱砧王发芽期间,剪取樱砧王萌条进行大田扦插;

3.4.2 在8月期间,在樱砧王萌条上,从根部起每隔10~15cm贴芽嫁接一个日本樱花芽,直至萌条木质化顶端,就是俗称的“一条鞭”多芽嫁接方法;

3.4.3 进行合理的肥水管理;

3.4.4 12月期间,在樱砧王萌条落叶开始进入休眠期间,对每个嫁接日本樱花芽的上端1.5cm处平剪,收集规整芽接插条,然后对其进行冬藏;

3.4.5 翌年春天,取出芽条,进行大田扦插,合理定植,培育其成为樱花幼苗。

4 结论

(1)选用樱砧王做砧木,采用“一条鞭”多芽嫁接技术嫁接日本樱花,具有节省砧木和接穗,繁育速度快、成活效率高、方法简便易学、嫁接用工少的等优点,并能高效利用土地,达到快速高产繁育日本樱花幼苗的目的,繁育速度是一般嫁接育苗的5-7倍,该方法也是广大农户育苗致富的好办法。

(2)樱砧王多芽嫁接日本樱花,嫁接时间最好在8月中下旬,这时间嫁接,嫁接成功率高,可嫁接的芽眼数量也多,芽接插条的产量最高。8月之前,因砧木木质化程度不高,可嫁接的芽眼数量少,芽接插条的产量低;8月份之后,因植物的分生组织活跃性降低,嫁接的成功率不高,产量也不高。

(3)樱砧王多芽嫁接的日本樱花,在冷风库中越冬贮藏,可显著保证芽接插条的成品率,并获得优良质量的苗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选用冷风库贮藏芽接插条。没有条件的,可采取挖窖贮藏的方法,也能较好的保证芽接插条的成品率,获得较优良的苗木质量。不要对芽接插条放置在圃地露天越冬,翌年采取边剪截插条边扦插的方法,这样会造成芽接插条的成品率显著降低,对苗木的质量也有显著影响。

猜你喜欢
芽眼芽接插条
巴迪可降解膜和芽接质量对橡胶树嫁接苗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马铃薯芽眼检测识别研究*
葡萄硬枝冬季贮藏方法优化
橡胶树小苗芽接不同叶蓬的芽片质量和芽接效果比较分析
3种保护剂对60Co-γ射线辐射栀子的保护效应
贵州桑树冬季芽接技术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杨树扦插育苗中应用试验研究
金沙县不同生态山区早熟菜用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
桃树春季芽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发芽土豆带着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