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山西段降水量时空分布特性分析

2020-05-19 01:54俊,徐
海河水利 2020年2期
关键词:滹沱河等值线时间尺度

程 俊,徐 静

(1.山西省阳泉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山西 阳泉 045000;2.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山西 太原 030001)

1 流域基本情况

滹沱河是海河水系的重要支流,由忻州市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发源,向西从五台山西北流入忻州盆地,在界河铺受金山所阻,转向东流,横穿系舟山和太行山脉在盂县梁家寨乡闫家庄村出山西省,于河北省献县与滏阳河汇合后称子牙河[1]。其中,滹沱河山西段山区部分占61.0%,平川区部分占18.6%,丘陵区部分占20.4%,平川区主要分布在忻州盆地。滹沱河流域基本情况,详见表1。

表1 滹沱河流域基本情况

该流域水利工程众多,降雨的变化会导致径流和可用水量发生变化,近年来有众多学者对全国各区域的降水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2-5]。分析研究降水量的变化特性,对防汛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资源综合规划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

2 年内降水量分配分析

滹沱河山西段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量年内分配与季风的活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冬季降水量稀少,只有少量固体降水,且呈现出南多北少、山多谷少的特点;春季降水量逐渐变多,但就总量来说,占全年降水量的比例不足1/5;夏季季风活动强烈,降水量充沛,可以达到全年总降水量的1/2以上;秋季降水量比夏季显著减少,且分布形式显现出由北向南增加、由高山向盆地减少的趋势。总的来说,降水量在各个季节间的分配比例是极其不平衡的,如图1所示。

图1 滹沱河山西段降水量年内分配

经分析,可以得出滹沱河山西段降水年内分配特征:①降水量在年内的分配呈现单峰型,夏季和秋季多雨,汛期(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5.74%,东部省界附近的五台山一带汛期降水量所占比例在80%以上,如忻州市五台县的金岗库站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86.4%;②7、8两月降水量最为集中,占全年的48.94%,北部部分地区可达50%以上;③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干旱,冬季是全年降水最少的时期,降水量只有年降水量的2.41%;④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在各年之间差异较大,丰水年汛期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比例较大,枯水年各季节间分配更为平均,以忻州市的豆罗桥站为例,降水情况见表2;⑤汛期暴雨集中,许多站点最大24 h降水量甚至会超过枯水年份的全年降水量,如晋中市昔阳县的郝家雨量站,2016年7月19日24 h雨量为523.0 mm,枯水年1972年的降水量只有307.7 mm,1 d的降雨量达到了枯水年降雨量的1.70倍。

表2 豆罗桥站降雨情况

3 年际降水量变化分析

3.1 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利用线性趋势法、滑动平均法和M-K趋势分析法对滹沱河山西段1956—2016年平均年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滹沱河山西段降水量年际变化

由年降水量过程线可以看出,滹沱河山西段降水量丰、枯悬殊,在1956、1972年分别出现最大和最小年降水量,降水量极值分别为729.5、239.9 mm,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3.0倍。滹沱河山西段年际间的变化很大,年降水量的极值均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近年来年际间的变幅呈减小趋势,年降水量也呈现出减小趋势,线性递减率约为每10 a 5.5 mm。由图2可以看出,滹沱河山西段降水量呈现波动减小趋势,有一定的周期性。

通过M-K趋势分析法对滹沱河山西段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做显著性分析,取显著性水平α为0.05,其中M-K趋势指标U=-0.524,│U│<Uα/2,说明滹沱河山西段近61 a降水呈不显著的减小趋势。

3.2 年降水量突变分析

通过M-K检验和滑动t检验对滹沱河山西段1956—2016年降水系列进行突变分析,结果如图3—4所示。

根据图3可知,在M-K曲线中,UF和UB曲线有多个交点,均出现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分别为1956、1959和1964年。

图3 降水量M-K统计量曲线

图4 降水量滑动t统计量曲线

根据图4可知,由M-K检验识别的突变点年份在子序列长度为10的滑动t检验中均未通过α=0.05的显著水平检验,因此大致判断滹沱河山西段近61 a的年降水量未发生突变。

3.3 年降水量周期分析

通过小波分析对滹沱河山西段1956—2016年降水系列进行周期分析。将滹沱河山西段1956—2016年降水系列进行Morlet小波分析,可以得到滹沱河山西段降水量的小波系数实部等值线、模等值线、方差,如图5—7所示。

图5 降水量小波系数实部等值线

在图5中,实线部分数值大于零,代表了降水量偏多的时期;虚线部分数值小于零,代表了降水量偏少的时期。由图5可以看出,滹沱河山西段年降水量存在4个明显的特征时间尺度,分别为28~31、16~19、10和5 a,其中10 a左右的特征时间尺度主要存在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5 a左右的特征时间尺度主要存在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没有贯穿整个研究时段。

图6 降水量小波系数模等值线

由图6可以看出,滹沱河山西段降水系列的周期较为显著,其小波系数模值较大的时间区域为31、19、10、5 a左右,其中31 a左右的时间尺度震荡能量最强,其次是19 a左右的时间尺度。

图7 降水量小波方差

由图7可以看出,在滹沱河山西段年降水量的小波方差图中存在有31、19、10和5 a 4个较为明显的峰值,其中最大的峰值出现在31 a左右的特征时间尺度,同时周期震荡最强烈的也是该时间尺度,因此判断滹沱河山西段年降水量有31 a的第一主周期,第二、三、四周期分别为19、10和5 a。

4 降水量空间特性分析

根据1956—2016年滹沱河山西段各雨量站的年降水量,绘制滹沱河山西段的多年降水量等值线如图8所示。

图8 滹沱河山西段降水量等值线

由图8可分析得出滹沱河山西段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①滹沱河山西段年降水量分布主要受到了季风气候的影响,大体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②滹沱河山西段年降水量分布受山脉走向和地形影响很大,呈现出由河谷向丘陵、山区递增和随高程增高而增加的趋势;③滹沱河山西段降水量的低值区主要分布于盆地和山脉的背风坡,其中忻州盆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小于400 mm;④滹沱河山西段降水量的高值区主要位于太行山、云中山等山脉的迎风坡,尤其是五台山区降水量明显高于周边地区;⑤滹沱河山西段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别很大,其中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五台县的五台山雨量站、1956—2016年平均年降水量为777.8 mm,降水量最小值为定襄县的大营站、多年降水量均值为383.8mm,前者为后者的2.03倍。

5 结论

滹沱河山西段降水量在各个季节间的分配比例极其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其中7、8月的降水量可以占全年的1/2左右,在这2个月中还常有历时短、雨强大的短时强降雨发生。

滹沱河山西段降水量年际间变化剧烈,在近61 a来呈现不显著的减少趋势,没有明显的突变,有较为稳定的周期变化,第一主周期为31 a。根据降水量的变化趋势,预计未来几年降水量会有所减小。

滹沱河山西段降水量分布主要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大体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由河谷向丘陵山区递增和随高程增高而增加的趋势。

滹沱河上游各支流流域内植被较差,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而且由于各支流都是山区性河流,纵坡普遍较大,产汇流时间短,水流急湍,推移质比重较高,一般推悬比为10%~25%,最高的如云中河高达100%以上,在降雨集中的夏季极易发生山洪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在上游山区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新型海绵城市,对缓解区域内水资源短缺、季节性缺水和预防山洪、地质灾害都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滹沱河等值线时间尺度
“美丽家乡上封面”公益活动优秀摄影作品选登(一)
CaputoΔ型分数阶时间尺度Noether 定理1)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多时间尺度协同控制
时间尺度上非迁移完整力学系统的Lagrange 方程与Nielsen 方程
基于规则预计格网的开采沉陷等值线生成算法*
基于IDW插值的测量数据等值线生成方法*
长输气管道河流穿跨越方案对水环境影响研究
基于GeoProbe地球物理平台的软件等值线追踪算法研究与软件开发
时间尺度上完整非保守力学系统的Noether定理
西里寨村 (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