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调查研究
——基于新疆高校1081 份调查问卷的分析

2020-05-19 07:18蔡玉洁李秀玉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标准差户籍生源

蔡玉洁,李秀玉

(1.新疆师范大学 商学院,乌鲁木齐 830017;2.中央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正在以几何倍数增长。教育学家巴斯曾指出,半世纪前70%的大学知识可以在退休前运用,而如今被缩减为2%。因此,其工作中所需要的98%的技能需要从社会中获得。埃德加·富尔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1]高考结束后,部分高中生迈入了大学校园,成为一名大学生。他们不仅要适应生活环境的改变,更要积极应对身份和角色的转变,迎接大学学习的新挑战。与之前的高中学习相比,大学学习更专业、更系统,学习环境也更为自由、宽松。早已经习惯在老师、家长督促下学习以及以考取理想大学为奋斗目标的学生,面对新的大学学习生活环境,如果对大学学习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就很难适应大学生活,极易产生学习排斥心理,进而形成消极的学习状态[2]。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3]。因此,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主动性,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的提高,为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现代高效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价也显得极为重要[4]。

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一直都是教育学领域研究的重点。现有研究多数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大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现状,并从社会、学校、家庭等角度提出合理的宏观建议。但是,很少有学者从不同总体角度出发研究其自主学习效果的差异,针对其差异提出建议对策。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距离东部沿海发达城市较远,沟通交流不便。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经济的发展,新疆的教育情况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但相对东部沿海城市依旧有较大的差距[5]。

本文基于新疆高校1081 份调查问卷从受访学生自习效果以及早起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研究新疆高校受访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同时以性别、户籍、生源地及专业为分组变量[6],以大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作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分析不同性别、不同户籍、不同生源地、不同专业新疆高等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提高。

表1 受访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占比统计表(单位:%)

二、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课题组在新疆各高等院校共发放1200 份调查问卷,实际回收1086 份,故回收率90.5%。后期在调查问卷数据录入及整理、核对中发现有5 份无效调查问卷,故有效问卷共1081 份,有效回收率90.08%。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整体情况

如表1 所示,参与调查的学生中,自习效果非常好113 人,占10.58%;比较好623 人,占58.33%;不 知 道150 人,占14.04%;不 太 好148 人,占13.86%;非常不好34 人,占3.18%。以上统计结果显示,多数受访学生对自己的自习效果是比较满意的,并且自习效果比较好的受访者占比最高。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早起学习效果非常好144 人,占13.52%;比较好462 人,占43.38%;不知道280人,占26.29%;不太好113 人,占10.61%;非常不好66 人,占6.20%。以上统计结果显示,多数受访学生对其早起学习的学习效果还是很满意的,认为其学习效果达到预期,且早自习效果比较好的受访者占比最高,但是早起学习的学习效果不如其自习效果。不同性别、户籍类型、生源地及不同专业受访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同总体基本一致。

(二)不同性别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差异

大学生自主学习调查问卷中关于自习效果、早起学习效果题目选项包括:非常好、比较好、不知道、不太好、非常不好。为了方便使用SPSS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故将以上五个选项依次进行赋值(非常好=1、比较好=2、不知道=3、不太好=4、非常不好=5),即自主学习效果越好,则自主学习效果均值越小。

如表2 所示,男生的自习效果与早起学习效果均值相等,但标准差后者更大一些,即男生的自习效果与早起学习效果差不多,但是男生的自习效果更稳定一些;女生的自习效果均值低于早起学习效果,且自习效果的标准差更小,即女生自习效果更好且相对更稳定;男生的自习效果均值以及标准差都高于女生,说明男生的自习效果以及自习效果的稳定性都不如女生;男生的早起学习效果均值低于女生,但标准差略高于女生,故男生早起学习效果要比女生好,但早起学习的稳定性略比女生差。表3 表示不同性别受访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差异的方差分析,进一步验证上述现象。如表3 所示,不同性别受访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均有显著差异,即性别因素对受访学生的自习效果和早起学习效果均有显著影响。

表2 不同性别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描述统计

表3 不同性别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方差分析

(三)不同户籍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差异

如表4 所示,农业户口受访学生的自习效果均值略低于非农户口,标准差却相反,即农业户口受访学生的自习效果略比非农户口好,但是不如非农户口稳定;农业户口受访学生的早起学习效果均值以及标准差均低于非农户口,即农业户口受访学生的早起学习效果比非农户口好,且更稳定;农业户口及非农户口受访学生的自习效果均值低于早起学习效果,且自习效果的标准差更小,即受访学生的自习效果更好且效果更稳定。表5 显示不同户籍受访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差异的方差分析,进一步验证上述现象。如表5 所示,不同户籍受访学生早起学习效果有显著差异,即户籍因素对受访学生的早起学习效果有显著影响;不同户籍受访学生自习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即无法充分证明户籍因素对受访学生的自习效果有显著影响。

表4 不同户籍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描述统计

表5 不同户籍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方差分析

(四)不同生源地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差异

如表6 所示,新疆籍受访学生自主自习效果均值小于非新疆籍受访学生,新疆籍受访学生自习效果及非新疆籍受访学生早起学习效果的标准差更小,即新疆籍受访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更好,新疆籍受访学生自习效果以及非新疆籍受访学生早起学习效果更稳定;受访学生的自习效果均值以及标准差均小于早起学习效果,因此受访学生的自习效果更好且更稳定。表7 进一步验证上述现象。如表7 所示,不同生源地受访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有显著差异,即生源地因素对受访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有显著影响。

表6 不同生源地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描述统计

表7 不同生源地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方差分析

(五)不同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差异

如表8 所示,外语类专业的自习效果均值最小且该专业的标准差也最小,但是各专业的自习效果均值及标准差差异较小,即各专业受访学生的自习效果及稳定性差异较小,总体来说外语类专业受访学生的自习效果更好更稳定;文史类专业的早起学习效果均值最小且该专业的标准差也最小,即文史类专业受访学生的早起学习效果更好更稳定。如表9 所示,不同专业受访学生的自习效果差异不显著,即无法充分证明专业因素对受访学生的自习效果有显著影响;不同专业受访学生的早起学习效果有显著差异,即专业因素对受访学生的早起学习效果有显著影响。为进一步分析不同专业受访学生早起学习效果的差异,进行LSD 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0 所示。由表10 分析得出,文史类专业受访学生早起学习效果与经管类、外语类、教育类、理工类专业有显著的差异,即专业对受访学生早起学习效果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文史类专业与经管类、外语类、教育类、理工类专业受访学生早起学习效果的差异所引起的。

表8 不同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描述统计

表9 不同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方差分析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根据总体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多数受访学生对自己的自主学习效果是比较满意的,认为自己的自主学习效果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依旧有极少数受访学生对其自主学习效果不满意。

表10 不同专业学生早起学习效果LSD 分析

根据上述描述统计及方差分析看出:性别、生源地对受访学生的自习效果和早起学习效果均有显著影响;户籍、专业对受访学生的早起学习效果有显著影响,但是无法充分证明户籍因素对受访学生的自习效果有显著影响。通过LSD 分析可知专业之间早起学习效果的差异主要是文史类专业与经管类、外语类、教育类、理工类专业受访学生早起学习效果的差异所引起的。

(二)对策建议

第一,建立跨学校、跨学院、跨专业、跨地域的互帮小组。

根据描述统计和方差分析,性别、生源地对受访学生的自习效果和早起学习效果均有显著影响;户籍、专业对受访学生的早起学习效果有显著影响,但是无法充分证明户籍因素对受访学生的自习效果有显著影响。结合每位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及习惯,跨学校、跨学院、跨专业、跨地域组成互帮互助小组[7],小组成员取长补短、广交朋友、共同成长,不断提高其自主学习效果。

第二,提高学生资源获取与利用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更符合时代的需要,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和趋势。新疆与东部沿海城市距离较远,教育资源较为落后,去内地高等学校旁听也不方便。随着智能手机以及网络的普及,知乎、慕课、网易云公开课、百词斩、沪江网校等各种学习软件和网络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很多专家学者讲课解答疑惑,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8]。因此,高校老师不能只是一味地限制学生在课堂、课下使用手机,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借助网络平台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疑惑、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是高校老师的工作重点。同时,学校也应建立起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效果。

第三,强化自主学习意识,激发自主学习主动性。

大学与高中生活有很大的差别。在高中时我们更多的是在为了高考、为了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在家长、老师的监督下奋发学习。然而,进入大学后会发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大学的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由,面对新的大学学习生活环境,极易产生学习排斥心理,进而形成消极的学习状态。有同学甚至会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讲的东西用处也不大,期末考试前老师也会带着复习,考试前突袭一下不挂科就好。因此,学校可以自新生入学教育开始逐渐强化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激发自主学习主动性,逐渐从“被迫式学习”向“主动进攻式学习”转变,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标准差户籍生源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浅析标准差及其在工程统计中的运用
更 正
征婚信息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
像户籍管理员那样熟悉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