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术艺术中的审美特点浅析

2020-05-19 03:26王涛邱天
科学与财富 2020年7期

王涛 邱天

摘 要:艺术是美的主要表现,并且其具有浪漫主义传奇色彩,而且艺术更是美术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在进行美术艺术欣赏的时候,只有准确把握住艺术审美特点,才可以真正感受到美术作品当中所蕴含的价值品味。鉴于这种情况,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美术审美,然后深入探究了美术艺术中的审美特点。

关键词:美术艺术;审美特点;价值品味

美术不单单可以让人们获得视觉上的美感,同时更是极为深刻的一门艺术课题。其中既蕴含了历史的痕迹,而且还预示了发展方向。古语有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看到优美的美术作品以后,人们会不自觉的按照自身想法评判相应的美术作品。但是,究竟怎样的作品才可以充分满足人们的实际视觉需要呢?要想切实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必须充分掌握美术艺术里面所蕴含的审美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观赏美术艺术作品,从而为艺术创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所以,本文展开关于美术艺术中的审美特点探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术审美概念

通过实际分析发现,美术审美属于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感性能力。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否定其中同样有着理性内容存在,美术审美实际上指的就是人们通过自身五官的有效利用完成自身存在的确证。因此,美术审美完全能够称得上人们对人生意义更深刻的领悟。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审美概念阐述的难度比较大,其不仅含义非常丰富,并且还存在非常大的分歧,具体而言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第一,审美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感性能力,属于以感性为基础的进一步拓展;第二,审美是一个人对活的形象以及符号形式的直觉式把握。但是,人们实现这种直觉式把握的依据并不是推理和概念,更多的还是在观看对象时产生的瞬间感觉;第三,审美能够更好的将人生意义展现出来。人们所具备的直觉把握能力在感官感觉的补充与辅助下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把握世界审美。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完全可以在秉持理性的前提下,通过特有的方式感知在符号形式里面活跃的活形象。同时,这种方式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实践。因此,通过实际感知来把握美感能够让人们在理性状态下获得更为优秀的人生享受。

二、美术艺术中的审美特点分析

(一)艺术是以现实为基础得到的审美产物

人类的生活空间属于客观世界。所以,我们要想更好的生活在现实空间当中,并需要充分了解这个客观世界,而且人类认知世界的方法非常多,艺术审美也是其中之一。并且生活是艺术的主要来源,但是艺术又高于生活,从现实生活到艺术创作实际上属于一个特殊复杂的审美过程。对于艺术创作人员来讲,其要想完成艺术作品的创作,必须对现实生活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按照自身的想法实现抽象情感到具体美术作品的转换。同时,又因为复杂现实环境属于艺术创作人员获取审美感受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日常工作生活当中,人们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成整体的零散审美意识。鉴于这种情况,很多人即便有了创作灵感和创作素材,也没有办法将其具象成完整的艺术作品。因此,艺术创作者一定要对灵感素材进行炼、集中、整合、归纳,这样才能够以此为基础完成重点突出的作品创作。而且在现实生活当中,还有很多不符合当时审美的艺术作品,例如敦煌壁画、梵高的向日葵等作品。除此之外,真善美也是艺术的一种特殊境界,在这个境界当中,真是排在第一位的元素,只有源自真实世界的事物才会得到人们的理解和认可。所以,我国的艺术创作者应该尽量以中华民族历史背景为依托展开艺术创作,这样才更加真实,更能获得国内人民的青睐。

(二)美术艺术属于人类精神审美和物质实践的统一产物

虽然美术艺术创作是一种精神获得展开的创作过程中。然而,仅以精神活动为凭依是不可能完成创作的,其还需要相应的物质实践作为辅助。这就像人们盖房子一样,只有完美的图纸而不展开建设的话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实际建筑。实际上,精神审美是美术艺术形成以前的决定性元素,人们会先在自己的大脑当中展开勾画,然后才会展开实际创作,实现精神审美和物质实践的充分整合,最终得到更为完美的美术艺术作品。同时,艺术创作人员自身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美”是美术艺术的最重要元素,艺术创作实际上就是歌颂美和创作美的一个过程。其虽然不可能为所有人民提供服务,但是同样可以服务于大多数人民。而且积极向上、生命力强的作品除了会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还可以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激励他们勇往直前。另外,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创作人员应该综合考虑艺术和时代,以此来推动精神审美和物质实践的充分融合。

(三)美术艺术具有一定的夸大性

在创作者以实现某种目标为基础展开艺术创作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对事实进行夸大或者变更处理。其中,漫画作品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夸大事实。漫画家在进行漫画创作的时候,就会按照人物嘴巴大或者眼睛小等特点展开夸大,以此来突出其这一特点,方便人们进行辨认。但是,通过实际分析可以得出,虽然很多创作者为了将作品的对应特点突出展示出来,会选择对这一特点进行夸张描写,而实际情况是夸张同样有局限性存在,就像是再大胆的创作者也不敢变形画英雄人物。另外,如果美术作品难以达到形象传神的目标,也就无所谓“生”还是“活”了。通过夸张手法的有效应用可以使作品形象变得更加传神,让人们对作品的记忆更加深刻,从而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与青睐,给人们提供更多美的感受。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审美是美术艺术创作的主要目标,通过观看優秀的美术作品可以使人们获得更美好的审美感受。因此,美术实际上是创作艺术,而艺术则是为人们提供审美的主要载体。同时,经过总结分析可以得出,艺术既是精神审美和物质实践的有机统一,而且也是人对现实进行审美的基础产物,并且存在夸大事实的特点。所以,在对美术艺术进行观赏的时候,人们应该综合考虑审美特点展开赏析,这样才可以真正了解艺术作品的价值品味,进一步获得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许奋,陈日红.回归“用”之本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工艺美术艺术设计作品述评[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9(06):14-16.

[2]刘瑛,刘琳,黄意涵.民间美术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中创新研究及价值探索——评《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林产工业,2019,56(12):115.

[3]陈孝荣.从审美情趣提升出发谈高校美术教育创新[J].传播力研究,2019,3(23):204.

[4]许平山,宿伟.淮河流域民间美术艺术特征的审美意蕴[J].西北美术,2016(03):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