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合规性审计探究

2020-05-19 03:26朱玉庆
科学与财富 2020年7期
关键词:探究

朱玉庆

摘 要: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下,身处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着多方面因素,所面临的风险也是多种多样,其中法律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一种。随着我国不断完善的法制建设,企业对于法律风险的重视和关注度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引发法律风险的因素有很多,法律风险的防范工作依然不能忽视,要通过有效管理避免其对企业经营产生无法化解的严重后果。

关键词: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合规性审计;探究

0引言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难以预判的、不可抗因素造成的或运营不恰当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财务风险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企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之内如果不能对财务管理风险进行合理科学处理,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可能面临破产,企业风险的财务管理处理得当,就会促进企业长远稳定发展。因而加强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既可以保障企业安全稳定发展,又有利于企业各项活动顺利开展,为企业增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最终实现企业财务目标,为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与价值。

1对企业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合规性审计的目的

1.1有助于企业管理体系再造

通过评估被审计单位现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否与合规管理体系接轨,确认被审计单位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合规性水平,通过风险管理体系、内部控制体系和合规管理体系的协同与整合,完成企业管理体系的再造与提升。

1.1有助于企业化解合规风险

通过识别与评估风险管理体系中合规风险,被审计单位可以实施对合规风险的应对与控制,有效制定并执行合规管理工作计划。所谓合规风险是指企业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合规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一项非传统的核心风险,一个企业一旦涉及严重违规,往往一朝覆亡。

1.3有助于企业文化和合规制度体系的重构与建设

企业经过长年培育和积淀形成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行为规范,构成了企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合规制度而言,任何合规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合规制度体系如何建立与完善非常关键,或者即使当时制度完善了,然而随着时间的迁移,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也会使原先制度体系出现新的问题。拥有良好合规文化的企业,其员工不仅不钻企业制度的漏洞,而且还帮助企业堵漏洞,从而抵御严峻的合规风险。因此,加强风险管理体系的合规审计,有助于企业的合规制度体系的重构,形成良好的合规文化。

2企业法律风险概述

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法律规定、监管要求和合同约定为基础,因违反法律规定行为的发生,或是因某些外部因素的变化以及相关利益主体的作为或不作为,而给企业带来的法律风险,对企业经营造成影响。企业对于法律风险的防范,最终目标就是减少企业因违法或被违法而产生的损失或负面影响,实现企业良好发展,实现经营目标。而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确保工作开展符合企业诉求。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必须要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指导,从经营管理全面和细节出发,本着审慎的原则开展管理工作,将其作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一部分。这样可以使得企业有效减少法律风险对经营管理的不好影响。企业法律风险可能产生于经营管理中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合同法律风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作为甲方、乙方或第三方签订各类合同,这是企业经营管理开展的重要环节,可见合同相关法律风险是企业无法避免的,只要企业还在生产经营,就无法逃离。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企业的合同法律风险一般有合同條款约定不明确、合同履行不按规定、合同印章管理使用随意等,任何一个风险点都有可能导致企业陷入经济纠纷、诉讼风险,最后给企业招致经济损失。二是,知识产权风险。随着社会经济创新发展,各个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若不注重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别人知识产权的尊重,就有可能陷入法律纠纷。近些年有关知识产权类案件数量快速增长,也侧面印证了各类企业对于它的重视程度。因此,企业必须合法使用知识产权,避免因侵权而带来法律风险,也需要做好自身产权保护,避免利益受损。三是,人力关系法律风险。人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人员管理更是件复杂的工作,可能涉及法律风险。企业在人员管理中涉及多个环节,从招聘、在职到解除劳动关系,有些环节国家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涉及多个风险点,尤其是在人员劳动关系管理和社保统筹上。若是某个环节处理不当或是不按照法律规定开展,就很可能面临诉讼纠纷或是被处罚的风险,这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法律风险。

3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合规性审计

3.1加强对法律政策的学习和重视,树立全员法律意识

要做好对法律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工作,前提条件是企业对于法律风险有足够且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推动法律风险管理。一是,企业管理层及相关人员应该不断充实法律专业知识。通过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可以促使企业管理层在经营决策或管理工作中主动规避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也不会因为对于法律的不了解而致使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出现违法行为,或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二是,要在企业上下形成法律风险意识。虽然企业不必每个人都是法律专家,但至少企业每个员工都必须具有法律风险意识,这样才能增强每个员工的工作责任心,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增强法律意识,以法律为准绳,以降低法律风险为参考,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进行,避免带来法律纠纷,给企业造成损失。三是,为企业配备专业的法律顾问或律师团队。除了增强全员法律意识,企业还需要通过专业人士的帮助来有效预防各类法律风险,为企业工作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把关。

3.2完善组织架构,建设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主要目标就是帮助企业有效防范与规避财务风险,保证企业财产安全和持续经营,将企业实现利润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有助于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最终实现战略目标。具体为一是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二是结合业务特定合理设置内部机构,明确有关部门和个人的权利与责任,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保证信息通畅。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三是建立权限指引和授权机制,明确不同层级员工如何行使权力并承担相应责任,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并确定牵头部门或牵头人员等方式,对有关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完善“三重一大”制度,并对授权进行事中监督、事后评估;四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制定制度汇编、业务流程图、员工手册和权限指引等内控制文件,通过使用内部信息和培训等手段,引导员工利用内部制度规范各项经营管理行为;五是加强会计机构建设,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处理程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在内部管理制度中明确界定各项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表单和票据,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填制、审核、归档、保管单据。确保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凭证和记录真实完整,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持续优化企业组织架构和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是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

猜你喜欢
探究
开放探究,创新应用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下神峪村“由乱到治”之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P=Fvcosα应用探究
对公路运输的探究
“推”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