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的智慧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2020-05-19 15:22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蝴蝶兰花枝杯子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化险为夷的策略,尽显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化”的智慧。“化”,是化干戈为玉帛,是化惊涛为细流,是化腐朽为神奇……

请根据上面的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引擎

材料由广受关注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引出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化”的智慧,并用“化险为夷、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来阐释“化”的神奇,这对写作思路有引导作用。

1.从正面来突出“化”,论证“化”的智慧的重要性。可以着眼于宏观,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化解危机;也可以着眼于微观,写一个人怎样化解矛盾走出困境,或化解内心的郁闷而积极处事。学习,也是需要“化”才有成效,清代诗人袁枚曾说过:“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学习不仅要消化、吸收,还要进行加工,使其转化,这是生成有价值的东西的关键。

2.要注意,并非凡“化”皆好。把糟糕的诗文改好了,这样的“化”可谓“点铁成金”,有人却把“鸟鸣山更幽”改为“一鸟不鸣山更幽”,这样的“化”被人讥为“点金成铁”。推崇“化”的智慧,就是要智慧地“化”,防止愚蠢地“化”。

佳作展示一

姥姥的花卉

◎陈皓岚

姥姥住的屋子有一个大阳台,每天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洒满屋子里,阳台上的花草被照得一片金碧辉煌。

阳台的东侧有一个铁制的黑色花架,最上面一层摆着一盆长寿花,栽花的容器有些不寻常,是一个裂了口的瓷杯。

这个瓷杯是淡黄色的,杯面上点缀着几朵粉色的小花。它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一个杯子。我向来毛手毛脚,不小心把杯子摔裂了口,看着喜欢的杯子不能用了,我急得掉眼泪。姥姥见了,便从她种的长寿花里分出一株,坯好土,栽在杯子里。略微下垂的花枝恰好遮住了裂口,橙粉色的花瓣与瓷杯的淡黄色极为相称。看着杯子,我不哭了,只顾得欣赏这漂亮的花。

阳台的东南角,天花板上吊着一盆鸭跖草,深紫与碧绿交织,如绸缎,从天花板垂到地面。

记得小时候,我帮姥姥收拾阳台。我个子小,干活又不利落,在搬鸭跖草的时候无意弄断了几截枝叶。我捡起枝叶,惴惴不安地把它交给姥姥。姥姥看到了,只微微一笑,拿起剪刀,稍稍修剪了枝叶,而后把花枝泡在水里。姥姥拍了拍我的头,告诉我,过几天,这几根花枝就会长出细根,然后就能种在土里。我便天天守着那几根花枝,看着细根一点一点长出来。根够长了,姥姥就把花枝给种了,我的心终于放下了。

阳台北边摆着几盆蝴蝶兰,花色鲜丽,浓紫与雪白搭配得恰到好处。几盆蝴蝶兰挨挨挤挤,显出一派活泼气象。

我小学的时候,阳台上布满了花,行走就成了问题,而我偏偏性子急,走得快了,撞到了蝴蝶兰,结果花枝被折断,掉在了地上。

我不知道怎么办,只能先把花枝泡在水里,再去问姥姥怎么办。姥姥想了想,走出门去。等姥姥回来的时候,她手里拿着满满一捧花材。她笑着对我说,既然花枝已经断了,就用她来插花吧。她把剪刀递给我,让我学着她的样子修剪花材。不久,我们的插花完成了,那掉落的花枝如皇后一般端坐在花叶中央。

姥姥的阳台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裂口的杯子能当花盆用,折断的枝叶能重新生长,断落的花枝能展现新的美好。似乎这里不断地化腐朽为神奇,一切都擁有了新的生命。

点评

作者聚焦于姥姥阳台上的花卉,通过几件与植物相关的小事,着力突出姥姥“化”的智慧:分一株长寿花种在摔裂的杯子里,花遮住了裂口,而且花色与杯子的图案相得益彰;将折断的鸭跖草插在水里生长出根须,使之重新焕发生机;将折断的蝴蝶兰用做插花,让其继续展现动人之姿。反复强化,主旨突出。

佳作展示二

“化”的智慧

◎陈盈盈

化干戈为玉帛,化惊涛为细浪,化腐朽为神奇……“化”的智慧,在中华文化中无处不在。

何为“化”?“化”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浸入,在不断地交流和探索中使之发生转变。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经千年沧桑却依旧能够保持团结统一,原因之一便是中华文化中的“化”。不管是骁勇的马上民族,还是在高山上放牧的高寒民族,都在与汉民族的交流中,不断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汉族“胡服骑射”,使用马扎、胡床,而鲜卑族人改了汉姓,青藏高原上建起香火缭绕的布达拉宫。五十六个民族虽各有特色,却都怀着一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之心。如春风细雨般的“化”,宁静祥和,令人易于接受,又如蛛丝一般富有韧性,轻盈却刚强。反观曾经辉煌一时的罗马帝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横扫欧洲,但随着军事实力的削弱,帝国版图迅速四分五裂。

“化”是一种交流、融合,而非同化。同化的实质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灭杀。在地理大发现时代,西班牙殖民者驾着桅杆帆船来到美洲,向美洲输入了更为先进的西方文化。美洲大陆似是被“现代化”“工业化”了,但本属于它们的阿兹克特文明、印第安文明却就此消亡。在现代,“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字眼闪烁在我们身边,互联网让我们与世界的沟通前所未有地通畅,我们更应当小心提防在不自觉中被同化,使原本绚烂多彩的世界文明变得单调灰暗。

“化”可以促进人们相互理解,维护世界的稳定与和平。但如何正确发挥“化”的作用值得我们深思。在过去,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我们曾犯过错误,“打倒孔家店”“除四旧”,最后得来的却是对历史遗迹无法挽回的破坏与思想上的断层。现如今,面对纷繁复杂的外来文化,我们应秉持“化”的理念,冷静、耐心地分辨,再内化吸收。同时,我们也应当为自身的独特文化感到自豪,向世界展现我们璀璨夺目的一面,真正实现文化的交融。

在“化”的智慧下,中华大地上形成了一个异彩纷呈又团结统一的大民族;在“化”的智慧下,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全世界人民也能跨越歧视与偏见的鸿沟,相互理解包容,真正建成“人类命运共同体”。

点评

全文按照什么是“化”,为什么要“化”,怎么样“化”,的思路展开论证。着眼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却仍旧能够保持团结统一来论证“化”的智慧,汉族学习“胡服骑射”,其他民族也向汉族学习,各民族融合为一体,具有说服力。正面论证之后,再反面论证,以阿兹克特文明、印第安文明的消亡为例,催人警醒。“‘化是一种交流、融合,而非同化”,显出思维的辩证性。再深入一层,论证如何运用“化”的智慧,结尾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突出“化”的智慧意义重大,体现出宏大的视野。

猜你喜欢
蝴蝶兰花枝杯子
蝴蝶兰
花枝俏
花枝俏
蝴蝶兰比美
生如夏花
浣溪沙·夏日
杯子
粘在一起的杯子
神奇的杯子
美丽的蝴蝶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