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0-05-20 10:46宾津佑
关键词:村落广东省区域

宾津佑

(广东海洋大学 a.管理学院;b.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广东 湛江 524088)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是承载着历史文化传统的聚落或多个聚落集群形成的自然村落、村庄区域。传统村落具备传统建筑、风貌格局、文化底蕴、保存完好等特性,兼具科学、艺术、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多重价值。近年来,传统村落数量减少、传统村落损毁严重、传统村落开发不当、传统村落特色丧失等问题逐渐凸显。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传统村落正以每天1.6 个的速度消失。传统村落作为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保护与开发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统村落作为体现农耕文明、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

国外学者对传统村落研究始于19世纪4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科尔在《人类交通居住与地形之关系》一书中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探讨[1]。1906年,Schluter 在其《对聚落地理学的意见》中首次阐述了“聚落地理”的含义[2]。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计量革命的兴起,计量研究被引入到聚落形态研究[3]。此后,基于聚落地理学视角探究传统村落的类型、形成、发展演变、历史变迁等为研究内容逐渐扩展至建筑学、社会学、历史学、景观学、规划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1-3]。国内学者关于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较国外起步要晚,近年来主要集中在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现状与开发[4-6]、传统村落景观肌理及空间演进[7-8]、传统村落分类与发展模式[9-12]、传统村落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13-15]、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16-17]、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及其优化[18-19]、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变与驱动机制[20-21]、传统村落规划设计与更新营造[22-24]等研究。而现有针对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研究,多基于地理集聚度指数从宏观上测度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的集聚与离散分布趋向,在影响因素上更多地侧重于定性描述,从传统村落所在区域的自然、经济、文化等区域特征角度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其次,研究区域多集中于中西部欠发达区 域[11-14],基于发达地区传统村落相关研究较少涉及。此外,计量地理学、GIS 空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村落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研究手段[3]。基于此,本研究以截至2019年6月公布的共五个批次的广东省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最近邻指数、变异系数、核密度估计、冷热点分析、缓冲区分析等GIS 空间分析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其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传统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

一、研究区域、数据与方法

(一)研究区域概况

广东省位于北纬20°09′~25°31′,东经109°45′~117°20′之间,地处东南沿海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河网纵横交错,属东亚季风区,水热资源丰富。广东省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省份之一,同时也是多元文化交融之地,衍生出了具有差异化的多元地域文化和传统村落形态。自2012年以来,国家住建部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分五批次(2012年12月、2013年8月、2014年11月、2016年12月、2019年6月)将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古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截至2019年6月,广东省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合计263 个,其中第一批40 个、第二批51 个、第三批35 个、第四批34 个、第五批103 个。广东省中国传统村落数量整体呈加速发展态势,各批次数量存在发展差异,经历了缓慢增长——稍有回落——快速增长的发展历程,第五批传统村落数量增幅最为明显,约占传统村落全部总数的一半(图1)。根据地理分区将广东省21 个地级市划分为四大区域地带,即珠三角、东翼、西翼和粤北山区四大区域,其中,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共9 市,东翼包括汕头、潮州、揭阳、汕尾4 市,西翼包括阳江、湛江、茂名3 市,粤北山区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5 市,在分析过程中将具体结合四大区域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探讨。

(二)数据来源

广东省传统村落及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联合公布的广东省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借助百度地图API 坐标拾取工具获取263 个传统村落的空间属性信息,导入ArcGIS10.2 软件构建广东省空间传统村落地理空间属性数据库。行政区划界限、交通道路、河流等空间矢量数据来源于1∶100 万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GDP、城镇化等社会经济属性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2019)》以及2018年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研究方法

1.最近邻指数

以传统村落作为点状数据,运用最近邻指数判别传统村落点要素在空间位置上的相互邻近程度[12]。若最近邻指数越小,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越集中。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D为最近邻指数;Di为平均观测最近邻距离;De为理论平均最近邻距离;di为研究区域内第i个区域传统村落到其最近邻点的距离;n为研究区域传统村落样本点数量,即n=263;A为研究区域的面积。若D<1,则表示传统村落呈凝聚分布;若D=1,则表示传统村落呈随机分布;若D>1,则表示传统村落呈均匀分布。

2.变异系数

由于采用最近邻指数测定点状要素的空间分布模式时的界定标准尚存在一定争论[25],因此引入Voronoi 多边形面积变异系数进一步验证最近邻指数的结果。变异系数是Voronoi 多边形的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用于衡量某要素或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相对变化程度[26],计算公式为:

式中,S为Voronoi 多边形面积的标准差;M为Voronoi 多边形面积的平均值。Duyckaerts 等[25]根据Voronoi 多边形面积的分异系数的值判别点要素的空间分布模式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当CV大于64%时,表明点要素在空间上呈有规律凝聚分布;当CV值介于33%~64%之间,表明点要素在空间上呈无规律随机分布;当CV值小于33%时,则在空间上呈有规律均匀分布。

3.核密度分布

最近邻指数仅用于测度点要素是否呈集聚或分散分布,不能有效测度地理要素分布的主要集聚区域。因此,引入核密度分布用于判别传统村落点状地理要素在研究区域范围内的密集分布区域[15]。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Rn(x)为传统村落样本点x处的核密度估计函数估计值;n为研究区域传统村落样本点数量,即n=263;h为带宽;为传统村落样本点的核函数;(x-xi)为传统村落样本点x处的估计值到测算距离样本点xi处的距离值。

4.冷热点分析

运用冷热点分析的Getis-OrdGi*指数识别广东省各地市传统村落数量在空间分布上的集聚程度,以识别不同区域的热点区(hot spots)与冷点区(cold spots)的空间分布格局[27]。Getis-Ord Gi*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Gi*(d)表示研究行政单元i的统计量,为基于距离d的Wij空间邻近权重矩阵。其中Getis-Ord Gi*指数值的检验采用标准化Z值,公式为:

式中,E(Gi*)、Var(Gi*)分别为数学期望值和变异系数。当Z(Gi*)值为正且显著时,表明位置i周围的值相比均值而言要偏大,呈现高值簇(热点区);当Z(Gi*)值为负且显著时,表明位置i周围的值相比均值而言要偏小,呈现低值簇(冷点区)。

二、广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特征

(一)总体分布特征

从空间位置的整体分布情况来看,总体呈不均衡分布态势,主要表现为小组团集簇集聚与零星分散分布并存的空间分异格局(图2)。从区域层面来看,区域分布差异明显,珠三角、东翼、西翼、粤北山区传统村落分别占全部数量的31.94%、9.13%、5.32%、53.61%,即粤北山区> 珠三角>东翼>西翼,其中,粤北山区所占比例达总数的一半以上,东翼占比最少,四大区域的传统村落分布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粤北山区>东翼>珠三角>西翼地区。从市域层面来看,梅州市传统村落数量分布最多,达78 个,约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清远市、佛山市紧随其后,分别占11.79%、8.37%,梅州、清远、佛山三市拥有传统村落数量之和约占全部数量的50%;深圳、珠海、茂名、汕尾、阳江、云浮等地市传统村落数量分布较为稀少,仅有1 ~3 处传统村落,所占比例不到总数的4%,两极分化现象明显(表1),该结果与冯亚芬等[28]研究的广东省传统村落主要集中在梅州、清远、广州和湛江4 市的结果不完全一致,该差异主要是由于后续传统村落认定以及各批次数据的持续更新所导致。上述结果表明粤北山区在传统村落的分布上占据着主体地位,其次为经济较为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由此可见,自然山水格局在影响传统村落布局上占据着先决条件,传统村落在一定程度上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在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的条件下,农户偏向于选择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好、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相对优越的区域进行生产、生活,山环水绕的选址格局奠定了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总体宏观格局,山区由于交通通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社会经济联系较少,开发程度相对较低,人地关系相对稳定,保留了相对纯粹的发展环境,为中国传统村落延续与保护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基础。而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依托于其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深厚的农耕文化、极盛一时的商业贸易,多元文化交融并存、兼收并蓄,吸引了人口大量聚集,为传统村落形成、发展和壮大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2 广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

表1 广东省各区域传统村落数量分布情况

(二)空间集聚特征

借助ArcGIS10.2 软件的平均最近邻距离分析工具,计算广东省传统村落点要素的平均最近邻距离及参数可得,广东省263 个传统村落的平均观测最近邻距离为0.094 3,理论最近邻距离为0.159 5,最近邻指数D为0.591 1,且小于1,Z得分为-12.686 5,P值为0,即在99%的置信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广东省传统村落点要素在空间位置分布上呈显著凝聚分布态势。

为进一步验证最近邻距离指数的可靠性,借助ArcGIS10.2 软件的创建泰森多边形工具,基于263 处广东省传统村落点要素为发生元共生成262 个Voronoi 多边形(图3),并根据Voronoi多边形面积计算变异系数。经计算广东省传统村落Voronoi 多边形面积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0.059 9、0.089 3,变异系数为67%>64%,进一步验证了广东省传统村落呈凝聚分布的空间态势,主要集中分布在与福建接壤的以客家民系为主的梅州市境内、与湖南省接壤的清远瑶族少数民族集聚区、以广府民系为主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以及湛江半岛以雷州文化为主的传统村落集聚区域,在自然环境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上述四大传统村落集聚区域。

图3 广东省传统村落的Voronoi 多边形分布

(三)密度分布特征

为进一步探析广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集聚区域,运用ArcGIS10.2 软件的kernel 核密度分析工具,采用自然断裂法将核密度值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高值区、次高值区、次低值区与低值区四种类型,生成广东省传统村落的核密度空间分布图(图4)。由图4可得,广东省传统村落不均衡分布特性明显,总体呈现出“两主两副”多核心集聚分布格局。总体形成了以梅州―潮汕揭地区、广佛地区两大区域为核心的高密度集聚区,以清远市瑶族少数民族集聚区、湛江半岛雷州地区为核心的次一级高密度集聚区,低密度分布区主要位于深圳市、珠海市、茂名市、阳江市、云浮市以及东翼的汕尾等区域,这一结果与上述Voronoi 多边形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呈倒“T”形分布,且与袁少雄等[29]认为的梅州―潮汕区、广佛―东莞区、湛江雷州区以及清远连州区四大集聚区域存在着类似的研究结果。

图4 广东省传统村落的核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四)冷热点分析

上述分析主要是基于传统村落点要素探究其空间分异特征,为探究广东省传统村落数量在各地市区域上的空间集聚分布格局,运用ArcGIS10.2 的热点分析工具计算Getis-Ord Gii*值,采用自然断裂点法将广东省传统村落区域集聚类型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热点区、次热点区、次冷点区、冷点区四类,并绘制广东省传统村落的冷热点格局分布图(图5)。结果表明冷点区、热点区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东西差异明显,整体呈“东热西冷”的分布格局。热点区集中分布在东部的梅州、河源、潮州、汕尾、揭阳五大区域,传统村落分布数量较多且密集;次热点区主要为韶关、清远、肇庆、广州和佛山5 市;冷点区主要为茂名、阳江、江门3 市,分布数量较少且稀疏;其余8 市为次冷点分布区,次冷点区域呈离散状镶嵌于冷点区、次热点区及热点区周围。可见,传统村落分布的热点区域、次热点区域呈集中连片分布,说明广东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地域空间关联性及空间近邻效应,受制于地域文化、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等属性的相似性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倾向于毗邻分布。

图5 广东省传统村落的冷热点格局分布

三、广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村落选址布局的重要决定因素,地形地貌特征将直接影响着村落人居环境的优劣,对村落生产生活习惯、传统村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广东省地形总体以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为主,海拔500 米以上的山地约占土地总面积的35.3%,海拔在500 米以下丘陵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7.4%,三角洲平原和河谷冲积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3.4%,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多山地、高丘陵,南部为平原、台地。其中,北部为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南岭山脉,珠江三角洲平原为广东省最大的三角洲平原,潮汕平原次之,台地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电白—阳江一带以及海丰—潮阳一带。运用ArcGIS10.2 软件将广东省地形的DEM 高程与263 个传统村落进行耦合分析(图6),广东省传统村落大多分布在山脉两侧的河谷区域、平原和低洼地带。北部两广丘陵、山区地带传统村落分布明显高于南部沿海平原、台地区域,北部山地、高丘陵地区传统村落多沿山脉两侧的河谷区域、山地边缘地带呈串珠状分布,受制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大都依山、沿水而建。北部山地、高丘陵地区虽在历史上为主要的农耕区域,由于地理环境区位、交通条件相对闭塞,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化进程相对较为缓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存留着较多的传统村落,如清远连州东部、阳山东北部的山岭构成了全省地势最高峻的山地,地处五岭山脉以南的梅州市境内有武夷山脉、莲花山脉、凤凰山脉三列山脉纵贯,地貌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传统村落的基本格局。珠江三角洲平原、潮汕平原、粤东的榕江和练江河谷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农耕条件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历史文化积淀较为深厚,人口密集,有利于传统村落和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其传统村落数量仅次于粤北山区,整体呈集簇式分布;而深圳、珠海等区域主要以海岸带滨海平原为主,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经济发达程度高,且历史基础相对薄弱,传统村落分布较少且呈零星分布。

(二)河流水系

河流水系作为村落选址布局的又一重要因素,在灌溉、饮水、防御、航运等人类活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东省河流众多,河网密集,主要包括珠江流域(含东江、西江、北江和珠江三角洲)及独流入海的韩江流域和粤东沿海、粤西沿海诸河,总体呈向心型放射状水系,集水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9.8%。借助ArcGIS10.2 软件的缓冲区分析工具,分别以3、6、9、12、15 km 为缓冲半径进行缓冲区处理(图7),并计算在不同缓冲半径下覆盖的传统村落数量(表2)。广东省传统村落绝大部分沿河流水系附近的河谷地区分布,这与上述地形地貌对传统村落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河流水系在[0,3)、[3,6)、[6,9)、[9,12)、[12,15) 区间范围内分布的传统村落数量依次为70、39、33、28、14 个,分别占全部数量的26.62%、14.83%、12.55%、10.65%、5.32%,即在沿河流15km 的缓冲区范围内传统村落数量分布占全部总数的69.96%,可见,绝大多数村落均沿河流水系分布,且随着距离的增加传统村落数量逐渐递减(表2),离水系较远的传统村落大多呈离散状分布。因此,河流水系在传统村落形成发展的初期扮演重要角色,沿水而居、依水而建成为原始村落建设与布局的普遍生存和建造方式。

(三)交通条件

交通区位条件是影响村落布局与村落可达性的重要因素。以主要铁路、公路交通干线为依托,分别以5、10、15 km 作缓冲区分析,得到广东省主要交通干线与传统村落分布图(图8)。由表3可得,分布在主要交通干线[0,5)、[5,10)、[10,15)区间范围内的传统村落数量依次为113、66、26 个,分别占全部传统村落数量的42.97%、25.09%、9.89%,在距主要交通干线 15 km 缓冲区范围内的传统村落分布达77.95%,可见绝大部分传统村落均分布于交通枢纽附近,其次沿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分布,这一结论与聚落分布的道路指向性相验证[30]。交通枢纽地区,交通通达性较好,对外联系程度高,地理可进入性强,人流物流信息流在此交汇,能够有效地促进传统村落规模的扩大和集聚;山区由于受地理环境的限制,交通通达性较差,与外界联系少,使得传统村落分布呈现出边缘化特征。

图7 广东省主要河流水系与传统村落分布

表2 广东省主要河流水系不同缓冲区范围内传统村落数量分布

图8 广东省主要交通干线与传统村落分布

表3 广东省主要交通干线不同缓冲区范围内传统村落数量分布

(四)城镇化

借助ArcGIS10.2 软件的缓冲区分析工具,以各地级市驻地为中心,分别以20 km 为等间距对距中心城市进行缓冲区分析(图9),分别计算在不同缓冲半径下所涵盖的传统村落数量(表4)。从距中心城市距离不同缓冲区内传统村落数量分布情况来看,在距中心城市距离[0,20)、[20,40)、[40,60)、[60,80)、[80,100) 区 间 范 围 内传统村落数量分布依次为53、76、61、44、4 个,分别占全部数量的20.15%、28.90%、23.19%、16.73%、3.04%,距离中心城市40 ~60 km 的缓冲区范围内传统村落分布数量最多,随着距离的增加传统村落数量逐渐减少,当缓冲区≥100 km时,传统村落数量开始增加。由此可见,传统村落并非主要分布在距中心城市较近的区域,地处城市中心较近的传统村落,受到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严重冲击,城市“摊大饼”式无序扩张,不合理的拆村并点,导致传统村落逐渐同化、衰退甚至消失。相反,距离城市中心较远的省域边界附近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边缘化特征表现得越明显,地理区位上的边缘化特征是传统村落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如清远市、梅州市两大传统村落分布集聚区均是位于省域交界附近,地处相对封闭的山区,交通条件相对滞后,受城市化进程干扰少,村落更新速度相对缓慢,使得传统村落原始风貌得以完好保存下来。

图9 广东省距中心城市距离与传统村落分布

表4 广东省距中心城市距离不同缓冲区范围内传统村落数量分布

(五)文化因素

独特的地域文化造就了其独特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受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积淀、生活习俗、思想观念等的影响,孕育了广东省以广府、客家、潮汕、雷州等为主的四大区域性民系文化,共同奠定了文化特质鲜明的岭南传统村落文化的根基。从各民系分布的传统村落数量来看,依次为客家>广府>潮汕>雷州民系。客家民系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韶关、惠州、深圳龙岗等地,由于深受移民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客家民俗为主的传统文化村落,如梅州市作为客家民系特色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其传统村落分布数量位居全省前列,独特的客家族群特质和宗族文化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结构。广府民系主要分布在广州、佛山、东莞以及粤西南的广大地区,这些区域在历史长河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对外兼收并蓄、包容开放的广府传统村落文化,如佛山市及其周围区域之所以成为传统村落高密度集聚区域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深受广府民系文化的影响,其作为广府文化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这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积淀密切相关。潮汕民系则主要分布在潮汕揭地区,潮汕揭地区是潮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潮汕文化的核心载体,使得潮汕揭地区发展成传统村落集聚的次高值集聚区。地处湛江半岛的雷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受雷州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具当地特色的雷州民系文化为主的传统村落。此外,清远作为少数民族瑶族的主要聚居地,主要受瑶族迁徙文化的影响,多为聚族居住,依山建房,保留了较为丰富且极具瑶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村落集聚群,被誉为“中国瑶族第一寨”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千年瑶寨,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最具特色的瑶寨,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前述清远市形成传统村落集聚的次高值区的又一原因。

(六)经济水平

由广东省传统村落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耦合关系图(图10)可得,广东省传统村落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广东省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粤北山区以及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区域。四大区域经济总量排名依次为珠三角>西翼>东翼>粤北山区,传统村落数量排名依次为粤北山区>珠三角>东翼>西翼,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北部两广丘陵、山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为主要的传统村落分布集聚区域,作为历史上传统农作的主要耕作区域,优良的自然生态和地理环境本底,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传统村落的形成和集聚发展。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加速推进和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本底的作用逐渐削弱,加之地处山区,交通通讯条件相对落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珠江三角洲平原、沿海平原等城市区域,其区域开发程度弱,对传统村落的破坏相对较少,较为完好地保留了原有传统村落形态。而珠三角地区作为商贸频繁和经济高度发展的区域,在四大区域中其经济优势表现得尤为突出,加之受宗族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重视传统村落的修缮与维护,依托其强有力的经济实力和支撑条件,赋予了传统村落极强的生命力。可见,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二者之间并不冲突,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有助于传统村落的修缮、重建、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

图10 广东省GDP 与传统村落分布

综上可得,广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异格局的形成是自然资源环境本底、社会经济人文因素等多重因素交互耦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及环境本底决定了广东省传统村落的整体宏观分布格局,受制于先天性的自然约束力的影响,较多的分布于山地边缘、河谷、平原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进程、交通区位条件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对传统村落布局的形成与发展起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了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文化基因的传承性与地域文化的特殊性是传统村落延续发展的重要生命力,也是特色古村落集聚发展的内生动力;而政府政策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与存续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调控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以广东省263 个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

1)从空间分布来看,广东省传统村落总体呈不均衡分布态势,在空间上呈倒“T”型多核心凝聚式分布,即形成了以梅州―潮汕揭地区、广佛地区、清远瑶族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湛江雷州地区为主的四大核心集聚区域。2)从四大地理区域看,广东省传统村落分布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粤北山区>珠三角>东翼>西翼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区域开发程度的强弱对传统村落的形成、发展与保护具有两面性特征。3)从市域层面看,主要集中分布在梅州市、清远市、佛山市三市,约占总数的50%,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地域空间关联性及空间近邻分布效应,受制于地域文化、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等属性的相似性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倾向于毗邻集聚分布。4)广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异格局是自然地理环境本底、社会人文经济因素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耦合作用的结果,山水格局奠定了广东省传统村落的宏观格局,社会经济因素进一步强化了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文化因素是传统村落延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政策因素对传统村落保护、开发与存续起着重要的外在调控和导向作用。

广东省传统村落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活态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兼具历史性、传承性、艺术性、地域性、脆弱性、稀缺性等特点,在当前城乡转型、空间规划转型、经济“空间转向”的背景下,探索新时期传统村落的研究、保护与开发利用已成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研究的重要课题。鉴于此,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深入挖掘传统村落地域文化内涵,延续优秀传统文化所根植的乡土文化,提炼传统村落本土文化特色,重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2)继承和发展传统村落营造、修葺技艺,维持原生村居和建筑风貌,保留和复用原有乡土建筑、结构肌理,避免千篇一律、过度商业化、同质化发展;3)重视传统村落有机更新、格局恢复、文化再造,加强山水环境保护,改善村落人居环境,重塑历史文化记忆,焕发传统村落活力;4)创新传统村落保护方式,避免过度拆迁、合村并点、盲目开发等现象,构建传统村落保护与评估体系,明确传统村落发展规划建设导向,构筑传统村落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 5)加强传统村落普查与调研,建立传统村落保护档案与传统村落信息数据库,实施数字化网络管理;6)大力发展乡村村落经济,振兴乡村产业,助推“互联网+”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集文化传承、农耕体验、生态休闲、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传统村落发展新模式。

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剖析了广东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分异特征、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当地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但针对于广东省传统村落实体的不同属性类型、等级分异特征、内部形态结构特征以及不同时间节点空间格局演变过程等内容的研究有待后续进一步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村落广东省区域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所藏清代铁锚的保护与修复
分割区域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区域发展篇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