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起源研究

2020-05-20 03:29柴斐杨滨章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古典园林西方起源

柴斐 杨滨章

摘要 以发展成熟的西方古典园林体系之中园林建筑小品类型与形态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和梳理散见于大量文献之中的资料来探究其起源和演进历程以及隐藏其后的原因,进而整体把握其在环境关系、艺术风格及文化内涵上的发展与演变规律,以期为历史园林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起源

Abstract This paper took types and forms of architectural opuscule in a welldeveloped Western classical garden system as our research targets,explored the caus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architectural opuscule through researching and sorting the information out that scattered in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s, and then grasped its laws of evolution of environmental relations, artistic styl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as a whole. Hope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research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garden culture.

Key words Western countries;Classical garden;Architectural opuscule;Origin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兴起,受到了定居环境自然条件,各社会发展阶段中政治经济条件及特定历史时期下自然观、哲学观、美学理念与外来文化的综合影响,逐渐从农耕文明下适应于生存需要的简单构筑物演变为园林中文化意象的载体与上层意识形态的表征。其类型由少增多,结构由简至繁,水准由粗到精,功能亦由实用转为多样,进而成为后来衡量和反映园林艺术性、愉悦性和迷人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学者们更多地关注和研究是放在西方园林宏观体系上,而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研究的专题文献与资料十分罕见。该文以发展成熟的西方古典园林体系之中园林建筑小品类型与形态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和梳理散见于大量文献之中的资料来探究其起源和演进历程以及隐藏其后的原因,进而整体把握其在环境关系、艺术风格及文化内涵上的发展与演变规律,以期为历史园林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提供借鉴。

1 源于生存智慧的创造

1.1 早期居住建筑与环境营造

从现今所掌握的发展成熟时期的园林特点加以推断,园林应起源于人类建立定居点与农耕活动出现的新石器时代。定居点使园林的产生具备可能性,而驯化动植物的农耕活动则是推动早期园艺发展的关键因素。最早的农耕实例是新石器时期地中海地区约旦河谷附近的贝达(Beidha)遗址与埃及法尤姆绿洲(Fayum Oasis),考古发掘了户外谷仓、畜牧围栏、防风屏障等户外空间要素[1]。从事生产性活动的要素既是人们生存智慧的体现,也是后世园林建筑小品的蓝本,例如贝达遗址中人们利用地表温差来存储谷物的半地下谷仓,在古罗马园林中也有大量的半地下房间出现,用于存储易腐食物或避暑乘凉。

随着阶级的产生与生产力的发展,私家花园从用于生产活动的室外空间中逐渐脱离,最早的实例是记载于古埃及时期阿蒙诺菲斯三世(AmenophisⅢ)墓室中的壁画(图1)[2]。在大门和住宅之间,葡萄架占据了整个场地中部的空间,它由4个拱形的廊架组成,梁通过柱子支撑起来,中间留有主要通道。位于林荫道两旁的凉亭,其前方装饰着花床,从凉亭中能够俯瞰前面2个不同朝向的水池。

葡萄架绿廊的兴起,源于埃及人对植物经营性照料和改善干旱炎热气候条件的需要。它是由插在地上的木桩与横梁穿插搭建而成,旧王国时期关于“酒”的壁画(图2)展示了它最初的形态。古埃及中期至新王国时期,葡萄架(图3)的尺度则更方便人们进入其中劳作、休息和通行。戈泰因(Marie Luise Schroeter Gothein)指出新时期的绿廊采用雕柱来替代粗糙的木桩,并且逐渐脱离最初笔直的形态演化为更加优美的圆形[3]。戈泰因使用“Arbours”來描述早期的绿廊,而在新的时期则采用“Pergola”,两者指的都是藤架凉廊,但前者的含义更倾向于一种支持攀缘类植物的框架,后者更倾向于由植物阴影覆盖的通道所形成的休息区。这种用词的微妙变化也表明了该建筑小品在功能上的演变。这些演变使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且成为新国王时期庭园中心的主要装饰物。

由于埃及炎热的气候,人们为了使环境更为舒适而在园中搭建凉棚和凉亭,以改善劳作条件或为牲畜、奴隶提供休息的场所。这类花园建筑通常采用容易获取的轻型材料,一般民众的家庭花园中可能只有结构简单的凉棚,使用草席和葡萄藤来为户外的生活区遮阴。在较为富裕的宫殿园林中,则有更为精巧细致凉亭出现。在泰尔·达巴宫苑的浮雕上就记录了这类凉亭:它们通常只能容纳一个座位,使用珍贵木材制成的柱子以及梁来搭建,并且使用带有绘画的木板进行装饰。这种为改善和适应气候条件而产生的小型园林建筑在后来的西方园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 早期祭祀场所与环境营造

最早关于神圣空间的实例是肖维岩洞(Chauvet Cave),它主要用于举行祭祀仪式,洞内有史上最古老的岩洞壁画[4]。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们开始将洞穴在园林中广泛地应用。除使用天然洞穴外,也采用人工仿造的洞穴,文艺复兴时期园林亦出现了大量与洞穴有关的园林建筑小品。此外,古埃及带有花园场景的壁画多与埋葬风俗有关。一方面由于人们希望在逝世之后也能享受美丽的花园,于是在墓室中装饰带有花园壁画;另一方面壁画也作为记录在花园中进行丧葬活动的媒体。由于后来埃及作为行省并入罗马,于是在古罗马的列柱廊庭院、洞室中也出现了采用花园主题壁画进行装饰的做法,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还延续了这种园林装饰。

宗教是早期人类认知世界的途径。古埃及的祭祀仪式是用来帮助法老庇佑人们免受灾难,法老的使命甚至要延续至其死后的千万年,因此祭祀场所的修建尤为重要。早期神庙的选址通常与景观特征有关,由于人们认为世界是随着洪水的周期而轮回的,因此与洪水有关的冲积堤常常会被选作修建点。人们顺应地势建造台层以修建神庙,并在每个台层上都装饰有精美的柱廊。这种设计方式在历史上一直有迹可循:古希腊时期的体育场最初也是作为祭祀场所,选址通常在陡峭的山腰上,同样以台层的方式来化解高差并使用柱廊装饰;文艺复兴时期结合多种建筑小品的台层更是成为了园林设计的重点。神圣空间的园门象征着“天堂之门”,阿玛那(Amarna)神庙中装饰精美的门房是现今最为华丽的实例[5]。在后来的中东地区,具有神圣含义的园门仍是园林中设计与装饰的重点。神庙的外墙通常使用泥砖砌筑,在平面上呈现为波浪状,用来象征汛期将退、大地将显现之际的水面,顶面有时会使用釉面瓦装饰[6],18世纪葡萄牙园林中仍沿用这样的外墙。

祭祀场所中的雕像起初是作为祭祀用品出现的,通常为象征着某种自然力量的神明或往生君主的形象,用来代替他们参与各项仪式。后来雕塑除祭祀功能外,古希腊时期逐渐成为装饰园林的文化载体,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深刻地影响着欧洲大地。源于古埃及、成熟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柱式包括三类[7]:一是用于贝尼哈桑(Bani Hasan)石窟神殿的先陶立克式,为古希腊陶立克式的先驱;二是诞生于埃及中王国时代哈托尔(Hathor)神庙中的哈托尔式,即在方形柱冠下雕刻哈托尔头像;三是植物雕刻石柱(图4)为希腊柯林斯柱式的先驱,人们将植物视作对神灵及祖先表达崇敬的载体,雕刻常以棕榈、睡莲和纸莎草为主题,希腊时期则以本土植物茛苕为主题。最初源于祭祀场所的柱式对后来柱廊园的立柱形式产生了影响,雕刻石柱常作为园林的边界存在,或作为装饰物点缀其间。

2 始于自然领悟的创意

希腊时期的艺术与哲学领域开始蓬勃兴起。作为西方古典文化的重要源头,解读其文化内涵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西方园林及建筑小品的艺术本质。该时期主流文化中的自然观念逐渐清晰且呈现具象演进的态势:当人们探寻自然并祈求安宁,便兴建起圣林开展祭祀之风,且出现了洞室等园林建筑以象征生命轮回;在私家花院中设立阿多尼斯(Adonis)雕像,用种有植物的陶罐装饰庭院以象征着四季轮回[8]。当人们因战争崇尚健硕的体格,圣林中的敬献对象便由神明转为守卫城邦的英雄;为了体育活动的开展,抵御恶劣天气的柱廊开始出现。当人们开始寻求安静的环境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哲学关系,学园被建立并出现了供哲学家与其弟子们交谈使用的半圆形室外座椅等建筑小品。

2.1 神圣空间中的文化意象

洞室(Grotto)作为西方古典园林中极为重要的文化意象,在古希腊时期得以大量兴建。在多风炎热的希腊,泉水和山洞是尤为珍贵的资源。洞室常以希腊诸神为主题,例如提洛岛与阿波罗有关的洞室,以及与山林神(Pan)、谢丽亚和卡吕普索等有关的洞室[9]。人们通过神话来解释自身与自然界事物及自然现象的关联性,洞穴的兴建正是这种对于自身和宇宙关系哲思的显现。有水流出的山洞被视为女性生殖器官的象征,将洞穴与神话大地母亲盖亚联系在一起,认为洞穴是生命源头的起点;另外,洞穴也是通往冥府的入口,被视作是生命轮回之所[10]。在这种自然观的影响下洞室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人们在其中思考并进行敬神献祭活动。其内涵在于人们在特定文化及地域条件下对生命轮回的解读。洞室一直从古希腊发展至古罗马时期,从圣洞演化成了一种独特的园林建筑——花园洞室(Garden Grotto),除神圣的用途外还具备实用功能,即可以作为水库(Reservoirs)、集会室(Assemblyrooms)和婚庆的场所使用。

象征着自然万物与力量的希腊众神,既是园林中重要的文化意象,又是宗教中维系各城邦之间的纽带[11]。人们将诸神及其圣殿与各城邦联系起来,例如雅典的守护神为女神雅典娜,德尔斐(Delphi)和提洛岛(Delos)则敬献于太阳神阿波罗。为了祈求庇护,人们寻找特定的环境以赞扬神的特征而设立神庙,并将众神神像供奉其中。后来伴随着城邦之间频发的战争,英雄开始涌现。因此,圣林敬献的对象从“神”开始走向“人”,一些与英雄有关的圣殿被建立。由于体育常作为一种宗教仪式在圣林中开展,因而圣林中雕塑的主题除了保卫城邦的英雄,又加入了体育竞技中连续3次的获胜者。从古罗马时期开始人们将神殿中的雕像视为珍贵的收藏品陈列于花园中,以至在欧洲园林中大多可看到以希腊诸神与英雄为主题的雕塑。

起初作为宗教仪式开展的体育,随着战事的频繁发生更受到民众的重视。在维特鲁威的描述中为了保证体育训练的开展,人们开始建造一种有顶柱廊(Xystus)以避免恶劣天气的影响[12]。而后来古罗马人有意識地在花园中复制古希腊圣林中的要素,“Xystus”逐渐发展成为园林中的构筑物。

2.2 私家花园中的文化意象

宗教对于古希腊时期私家园林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花园中春天万物之神阿多尼斯(Adonis)的祭典尤具代表性。通常人们会在屋顶竖立起雕像,并用种植有茴香与莴苣的陶罐环绕雕像,通过植物的萌发与消亡来象征阿多尼斯的生命与四季轮回。此种祭祀形式后被固定下来成为花园装饰的雏形,考古发掘的多米诺(Domitian)王朝宫殿内柱廊庭院中多处屋顶都有这类装饰的痕迹出现。列柱廊庭院(Peristyle)中的园林饰物也多与宗教中的诸神相关,古罗马继承并发展了这种园林形式,在后来极为奢华的列柱中庭里也处处可见以希腊诸神为核心的园林装饰物。

48卷8期 柴 斐等 西方古典园林建筑小品起源研究

2.3 蕴育于哲学浪潮中的新生要素

古希腊的哲学家推动了私家花园从具有公共性质的圣林和体育场分化的进程。由于公众参与,环境日益嘈杂,以哲学家为代表的有闲且富的公民开始建立自己的花园,以便在安静的环境中与友人及追随者们探讨形而上的学问。我们所熟知的最早投身造园实践的柏拉图,就把自己的学塾搬到了距离雅典2 km外的一处林地中,并以英雄阿卡德摩(Academus)之名将其命名为学园(Academy)[13],由此也衍生出许多新的园林建筑小品。龛座(Exetra)作为哲学家们的交谈场所,希腊语释义为“seat out of doors”,即户外座椅。这种特定用途的座椅通常覆盖有半圆形的顶,或与建筑立面相连,或则独立存在。当哲学家们坐在龛座中交谈,学生便在一旁聆听。为了更有效率地学习,他们会在接近龛座和学园中博物馆的附近搭建用于临时休息的小凉亭(Arbours)、小屋(Huts),这些园林建筑通常体量较小,结构简易且以实用功能为主导。

希腊人的这些理念一直照耀着欧洲大地,先贤为探讨哲学而修建的花园也随着其伟大思想的传播而得以传承。以西塞罗为代表的古罗马文人对这类园林心驰神往,因此在哲学发展浪潮中应运而生的建筑小品也在古罗马时期得以继承并迎来新的发展。

3 兴于社会发展的创新

古罗马帝国的繁荣使园林得以发展,建筑小品在古典园林的蕴育期内呈现出较为成熟的形态。伴随版图扩张,古罗马进一步整合了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建筑小品的形式与内涵,从农耕文明下适应生存需要的简单构筑物逐步演变为园林中文化意象的载体与意识形态表达的景物,融合并发展出适应于全新社会形态的功能类型与文化内涵。

3.1 蕴育成熟期的装饰性园林小品

3.1.1 壁画。源于埃及丧葬文化的壁画艺术,随着埃及作为行省被兼并传入古罗马而应用到园林中。园林中壁画主要是用来展示花园的设计及装饰,其绘制内容或许是受到了古希腊刻画有园林场景的雕刻物或陶艺作品的启发。壁画在园林中的应用方式有两种:一是在列柱廊的立面上装饰壁画,以增加庭院空间在视觉上的大小,如庞贝古城的柱廊庭院中装饰的壁画;二是应用于花园房间(Garden Room)的墙壁上,供人避暑欣赏,在利维亚别墅(Livia Villa)花园房间中发现了生动如栩的壁画(图5)。

3.1.2 雕刻物。

西方古典园林中雕刻物的主题和早期的宗教文化及神学思想息息相关。希腊神圣空间中为祭祀而塑造的雕像开始作为昂贵的舶来收藏品点缀于园林中。这些雕刻物是除了建筑以外,被用来衡量园主身份、社会地位及财富的物件。罗马在吸取希腊神学体系的基础上对诸神进行重新命名,仍然保持了希腊神话中的形象个性与相关的传说[14]。园林中除了希腊的舶来品和罗马的复制品之外,还有以诸神为主题的其他雕刻形式。例如,维提府邸(House of Venttii)的列柱廊庭院(图6)中心装饰着小巧的赫尔墨斯柱。这种雕刻形式与古埃及哈托尔神庙中的柱子极其相似,柱身满是雕刻,柱头则是神像。作为园林装饰的石柱为适应中庭而缩小了尺度,后来的古罗马园林以及意大利园林中常常出现这种雕刻形式满布的柱、栏杆等装饰性元素[15]。

3.2 蕴育成熟期的园林设施

随着园林的发展也出现了更多用于享乐使用的园林设施:躺卧餐桌(Triclinium)与半圆形躺卧餐桌(Stubadium)。躺卧餐桌是一种用来户外用餐的座椅(图7)。围绕着一张矮桌有三张躺椅,以10%的角度倾斜,用餐者常以半卧的姿势斜靠在其上接受奴仆的服务。这种躺卧餐桌通常会用于园林的廊架、凉亭之下,或是在用来进餐的花园房间中。小普林尼的吐斯库姆别墅中一处三翼的石柱廊一侧的房间就是带有躺卧餐桌的餐厅;庞贝的撒勒斯特府(The House of Sallust)的列柱廊庭院在凉亭中也摆设着这种躺卧餐桌。半圆形躺卧餐桌由躺卧餐桌演化而来,是放置在壁龛中的半圆形座椅,其体量更大且形式更具美感和娱乐性。

从希腊文人的学园中复制而来的龛座,起初是在博物馆附近的户外空间中供哲学家们交谈时使用的。古罗马时期则将其用途加以拓展,不仅用于园林空间,而且还引入了室内。古罗马园林中存在着许多实例:在哈德良山庄中靠南面的山谷上有一个非常大的龛座,在它的周围装饰有许多的壁龛,其中都带有喷泉及雕像;山庄主体建筑北面的山林水泽仙女洞室中有一处龛座,带有一座柱状大厅作为其入口。该时期的一处别墅遗址显示了龛座的大致形态,地上的部分是半圆形的座椅,其他部分已被损毁露出了地上的柱基(图8)。

3.3 蕴育成熟期的园林建筑

3.3.1 廊。廊结构起源于早期的神圣空间,园林中沿用了早期神庙中柱廊的形式与结构,尺度和用途则发生了适应性的演变。园林中的柱廊(Colonnade)通常是石质的,两侧通常带有作为起居室、餐厅、小卧室的房间,柱廊的正后方一般是中庭,前方常有绿廊(Xystus)装饰。另外一种隐廊(Cryptorticus)是一种半地下的构筑物,即有顶棚的走廊或者通道。小普林尼的书信中曾提到吐斯库姆别墅中台层过渡处有一个用于连接地下餐厅和地上园林的隐廊,可以眺望竞技场、葡萄园和群山[16]。隐廊通常修建在倾斜的台层上,其拱顶支撑着地面上的门廊结构并通过拱门顶部的开口来采光,为地下空间提供了一个缓缓抬升且平整的通道。

3.3.2 绿廊(Xystus)。

罗马时期园林中的“Xystus”应是从古希腊体育场中继承而来,用来定义柱廊和柱廊前的花园步道空间,在柱廊旁一般种植有高大的梧桐树以及分布着花床和种植箱,柱廊的尽头处在树下放置着座椅供人们休息。小普林尼的吐斯库姆别墅中有一处装饰性的绿廊,位于三翼式柱廊主体建筑的前面,沿着装饰有绿篱的梯级缓坡而上。站在主体建筑的柱廊中,透过绿廊区域向外看去,整个庭园的外墙得以隐藏在绿篱之中,从而消除了园林与外部优美风光的界限。该时期绿廊从一种体育场的附属建筑物发展成为园林中井然有序的美丽艺术品:通透的柱状结构结合低矮植物的种植,成为保证视野开放清晰的园林主体建筑或中心庭院前的立面装饰。

3.3.3 夏宅(Summer-House)。这一时期除了早期的单体亭(Pavilion)以外,又演化出了由多种功能的房间组成的复合园林建筑——夏宅(Summer-House)。在小普林尼和他友人盖鲁斯的书信中多次描绘了劳伦提姆别墅(Laurentinum)中最受其喜爱的夏宅:其中有多个相互联系又保持独立的房间,通过位置的巧妙布局,使之与喧鬧隔绝,人在其中享受静谧并尽可能看到各色风景。

3.3.4 花园房间(Garden Room)。起初人们在户外空间中修建地下房间来存放易腐品,后来由于罗马地区的气候炎热,人们便将这种建筑形式引入园林中加以装饰用来乘凉消暑。地下花园房间的用途不是固定的,其具体的形式与采光方式也各有不同。古罗马园林中有许多花园房间的实例:艾斯奎林庄园(Esqui Estates)出土的半地下园林建筑,是与梅塞纳斯(Maecenas)有关的礼堂(Auditorium);庞贝的斯塔比安浴室(Stabian Bath)带有龛座的圆形地下花园房间;还有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出土于利维亚别墅(Livia Villa)的花园房间等。

3.3.5 洞室(Grotto)。

蕴育成熟期的园林延续了古希腊时期的神圣特质,为敬神而修建的石窟也是古罗马人在园林中所推崇和模仿的,为祭祀山林水泽仙女(Nymphaeum)或缪斯(Muses)而修建的石窟是最常见的。古罗马时期阿尔巴诺(Albano)地区的皇家别墅中有2处山林水泽仙女洞室,其中一个石窟(图9)还能够辨识出来[3]。它们原本是天然的洞穴,经人工改造为房间,墙壁上饰有壁龛(Alcoves),地面则采用灰泥和马赛克进行装饰。其中遍布着喷泉和瀑布使之凉爽宜人,其中还点缀着其他雕刻品。

除了对天然洞穴模仿,洞室也演化出了两种形式:一是在私家园林中出现的与最初洞室具有同样功能且模仿洞穴形态的家庭神龛(Shrine),它可以看作是洞室的一种演变,庞贝古城内几乎所有住宅的庭院中都有神龛的存在,通常使用马赛克瓷砖加以装饰;二是用于演讲集会的博物馆,博物馆是从为缪斯修建的洞室演化而来的,它的命名也印证了这一点:博物馆“Museum”的词根是“Muses”,即希腊语中的“缪斯”,这就是在意大利园林中常出现的花园博物馆的原型。后来,洞室从神圣用途发展到纯粹的娱乐用途:首先,凉爽的洞室可以躲避夏日的炎炎烈日,1775年在库斯科沃(Kuskow)建造的舍列梅夫庄园(Sheremetev Estate)中,设有专供夏季使用的洞室(Summer Grotto);其次,洞室也作为浴室,在奎里纳尔宫(Palazzo del Quirinale)中的一个名为“Casino della Grotta”的洞室中分布着许多小套间供大臣们在其中沐浴;最后,洞室也可作为小型的教堂进行集会,法尔奈斯庄园(Villa Farnese)中洞室的中央按照小剧场来设计,并与层叠的喷泉结合。

4 结语

园林建筑小品由最初具有实用功能的便利性转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装饰性,经历了千百年的漫长光阴,它承载了人类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相互交织演进中的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与发展,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创造力的成长与展现,因此,该文的研究意在温故知新,进而有助于开启新时代风景园林的创新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BALTER M.Archaeology in the Holy Land[J].Science,2000,287:28-29.

[2] TOM TURNER.世界园林史[M].林箐,南楠,齐黛蔚,等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1:37-38.

[3] GOTHEIN M L S,WRIGHT W P. A history of garden art[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8:6-9,110.

[4] 奥斯卡·莫罗·阿瓦迪,胡昊华(译). “自然主义”与洞窟艺术的释义[J]. 新美术, 2013(7):13-26.

[5] 杨滨章.外国园林史[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3:30-31.

[6] WILKINSON A.The garden in ancient Egypt[M]. Canada:Rubicon Press, 2007:16-18.

[7] SMITH W S.The art and architecture of ancient Egypt[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8:132-134.

[8] 郦芷若, 朱建宁. 西方园林[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4-15.

[9] TOM TURNER.European gardens: History,philosophy and design[M]. New York: Routledge, 2011:119-123.

[10] MILLER N.Heavenly caves: Reflections on the garden grotto[M].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82:570.

[11] 黄洋. 古代希腊的城邦与宗教:以雅典为个案的探讨[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47(6):90-98.

[12] MARCUS VITRUVIUS POLLIO.Vitruvius,the ten books on architecture[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14:179.

[13] 针之谷钟吉.西方造园变迁史:从伊甸园到天然公园[M].邹洪灿,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36.

[14] RIDGEWAY B S.Greek antecedents of garden sculpture[M]//MACDOUGALL E B,JASHEMSKI W F.Ancient Roman garden.Washington:Dumbarton Oaks,1981:10-21.

[15] 陳志华. 外国造园艺术[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33-53.

[16] 查尔斯·艾略特.西塞罗论友谊、论老年及书信集-小普林尼书信集[M].梁玉兰,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

猜你喜欢
古典园林西方起源
圣诞节的起源
奥运会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
万物起源
浅谈园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