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在推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2020-05-20 15:06刘扬
卷宗 2020年7期
关键词:作用分析群众文化档案管理

刘扬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交流,对社会文化建设要求也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源泉,将群众文化内容规划、提炼,落实群众文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丰富民族文化资源,推动群众文化传承和发扬,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索群众文化管理现状,分析档案管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为民族文化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档案管理;群众文化;作用分析

档案管理是知识信息管理方式之一,也是保存知识数据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群众文化建设对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高,文化资源管理方式、管理理念也有待优化,严重影响了群众文化建设效果。因此,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如何落实档案管理工作,如何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模式,成为推动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关键。

1 在档案管理的应用价值

1.1 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

群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做好群众文化建设的档案管理工作非常必要。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由于群众文化数据资源较多,传统管理模式和理念比较陈旧,忽视了档案管理建设工作,从而影响了文化资源的管理质量。因此,在群众文化建设中,重视群众文化资源的储存管理工作,合理运用现代化档案管理,可以避免群众文化资源遗失问题,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保护和管理具有价值的文化活动形式,做好群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工作,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构建优秀的民族

精神。

1.2 有利于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随着文化建设工作的不断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形式越来越多,群众文化信息也在日益增加。如果忽视群众文化档案管理工作,会影响群众文化建设质量,导致文化事业发展不牢固,不利于文化活动持续稳定开展。因此,做好群众文化资源的收集管理工作,保护民族文化资产,才能夯实文化事业发展基础,提升文化管理水平,才能保障文化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1.3 有利于优化群众文化建设环境

在群众文化建设中,重视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优化群众文化建设环境,是文化单位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产和信息资源。相比传统的管理模式而言,利用档案管理的方式,落实文化资源收集、储存等多项工作,不仅可以提升群众文化资源管理的科学性,保障群众文化管理质量,还可以明确群众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优化群众文化建设环境,保障群众文化资源的全面性,对我国文化传承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 档案管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应用途径

2.1 健全群众文化的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群众文化建设质量,群众文化档案管理需要健全管理制度和体系,明确管理内容和规范管理行为,才能保障群众文化资源管理的有效性,是档案标准化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根据群众文化发展现状和管理需求,落实文化资源的管理制度标准,明确各类文化形式的管理方式,确保群众文化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开展。例如,群众文化信息形式多样,如:文字形式、视频形式等等,档案资料的载体也越来越多。因此,在群众文化信息管理中,根据档案资料形式载体的差异,健全档案管理方法和规则,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为了提升档案管理质量,健全群众文化管理的监督制度、责任制度、档案管控制度也非常重要。例如,在群众文化资源管理中,做好管理内容、管理行为的监督工作,一旦发现档案管理的不足和问题,及时要求整改或优化,避免影响群众文化资源管理质量。同时,根据群众文化资源的管理内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档案法律体系,加强档案管理控制能力,确保群众文化档案管理有序发展,进一步提升文化资源管理水平。此外,将群众文化档案管理纳入档案管理工作的绩效考核中,也能起到规范管理行为、激发管理意识的作用,这对推动群众文化资源管理工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不仅可以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和态度,保障群众文化管理质量,还可以营造保护群众文化的良好环境,有利于群众文化稳定

发展。

2.2 落实群众文化资源的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

群众文化资源收集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群众文化档案管理质量的关键。在群众文化档案管理中,以丰富群众文化资源档案为目标,落实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好各种载体形式的文化艺术档案归档工作,不断丰富和累积群众文化资源,才能为后期档案归纳管理奠定基礎。例如,作为档案管理人员,需要积极收集群众日常文化建设信息,不遗漏任何一条信息资源,这样才能保障群众文化资源管理的完善性,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工作水平。同时,在群众文化资源收集中,坚持“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基本原则,构建群众文化资源共享管理,提升群众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价值。例如,在群众文化档案管理中,打造群众文化资源收集和利用的共享平台,积极吸纳社会中的群众文化资源,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群众文化资源收集的便利性、广泛性,还可以促进群众文化的传扬和发展。此外,针对收集来的群众文化资源,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认真分析和整理,深入挖掘群文文化内涵和精神,将其归纳到档案资料中,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参考。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确保群众文化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保障了群众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全面性,还有利于发挥群众文化精神,促进文化事业建设发展。

2.3 加快群众文化信息化管理建设

传统档案管理不仅存在管理效率低、信息存储量小等问题,档案查询和借阅程序也非常繁琐,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构建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设置档案查询、档案存储以及管理等多项功能,利用计算机检索功能,提升群众文化管理效率,不断推进档案信息数字化发展。同时,根据群众文化数据内容,建立群众文化资源数据库,基于群众文化载体差异、文化种类差异,构建多种存储数据库,以便于后期调用和查阅,也能为档案信息共享奠定基础。例如,档案管理人员将收集的群众文化资源录入档案系统中,并按照一定规则标准进行分类管理,资源利用者可以自由检索、查阅和下载,从而加快群众文化资源传播效率。相比之下,传统档案管理过于独立局限,无法实现快捷高效的分享服务,这也是影响群众文化传播的因素之一。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群众文化档案管理实现数字化,拓展了传播途径,共享和互通其他艺术档案信息的资源,对保护群众文化多样性具有积极意义。此外,信息化档案管理对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管理方式和理念也与传统档案管理存在差异。因此,为了确保群众文化档案管理质量,重视信息技术型管理人才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调整管理人才结构,可以确保群众文化信息化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文化信息相互交流、不断融合的环境下,做好群众文化建设的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这也是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途径之一。通过分析群众文化档案建设的重要性,从完善档案管理制度、重视群众文化收集和利用、加快信息化档案管理建设等角度出发,明确了群众文化资源管理要点。只有将群众文化资源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才能全面保护群众文化资源,避免文化缺失、资源重复等问题,才能为文化事业发展奠定基础,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盛楠.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与改革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6(22):142.

[2]胡丽君.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6(12):177.

[3]陈秀春.浅析乡镇文化站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规范化[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3):210-211.

猜你喜欢
作用分析群众文化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工商管理培训对保障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分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