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艺理论视角下的《秋兴八首》分析

2020-05-20 15:08黄姿权
文学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陌生化杜甫

内容摘要:杜甫是中国诗歌高峰期的集大成的诗人。《秋兴八首》是他七律组诗的翘首之作,长久以来深受人们的赞赏。历来的诸多学者都尝试用中国传统方法研究这组诗的魅力来源,更有先驱者用西方的文艺理论来阐释它的魅力所在。但这些研究大多都不能走出名家之言。结合西方的文艺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理论,以“陌生化”,“含混”为视角,探求这组诗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杜甫 秋兴八首 陌生化 含混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最辉煌的时期,诗星辈出,流派众多,诗体大备。而杜甫是唐诗璀璨天空中一颗闪耀的明星。他不仅在五言律诗方面有着卓越成就,更是将七言律诗从应酬唱和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拓展了七律的情感境界,开创了一个不朽的诗体。《秋兴八首》正是杜甫七律组诗的翘首之作,是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全组诗共八首,这八首诗共同彰显了杜甫七言律诗巧夺天工的艺术构思、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严整的格律和深沉的家国忧患之情。

历来的诸多学者都尝试用中国传统方法研究这组诗的魅力来源,更有先驱者用西方的文艺理论来阐释它的魅力所在。但这些研究大多都没能从钱谦益和金圣叹等人的结论走出太远。本文将另辟蹊径,把西方的文艺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理论结合起来,以“陌生化”,“含混”为视角,探求这组诗的魅力所在。

一.陌生化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什克洛夫斯基是俄国形式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陌生化理论正是他提出的。他认为:艺术就是对生活的陌生化处理。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在诗歌文本中,陌生化主要表现在语言上,诗歌语言常常是对常规语言的有组织的违反。诗歌语言反常化的方式有如下几种:倒序、反衬、换喻性代用语、反复、复杂化程序、修饰语的抽象化。而在杜甫的《秋兴八首》中用到的主要有倒序和反衬。

1.倒序。比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香稻”和“碧梧”为植物,是无法做出“啄”和“栖”这样的动作的。所以正确的语序应把“鹦鹉”和“凤凰”这两个名词提到前面来,即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杜甫把正确的语序打破,使用了变形的句法,造成语言的陌生化,让读者难在第一时间完全明白,既增添了用语的新意,又使人读到此处时,不由深思,更进一步地去体会作者意图。诗人有时会在作品里有意安排特殊的语序,用以突出某个词语、意象,從而表明某种情感态度。我们应留意这种现象,抓住所突出的事物,从而抓住作品情感的核心。[1]启功先生认为杜甫在此处使用倒装是出于修辞的目的,为了强调珍稀的香稻。香稻是如此地珍贵,乃至于只有繁华的长安才能这般奢靡地用来喂鹦鹉。这个用名贵的香稻喂鹦鹉且有“余粒”的长安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长安是同一座城市。这是昔日的长安,不是现在的长安。昔日繁华的长安就连高高在上的凤凰都会为之停留。青翠碧绿的梧桐树上都住满了凤凰,梧桐树反而比凤凰更难得了。老杜这个倒装的句式强调了香稻和碧梧的珍贵,实是在怀念旧日的长安。

2.反衬。在《秋兴八首.其一》中有一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是“花之隐逸者”,傲霜抗寒、高洁幽雅,散发着超凡脱俗的气质。菊花代表着士人的坚贞高洁,但在杜甫的《秋兴八首》中,菊花却成了游子的归宿,安抚受伤的灵魂。菊花寄托了杜甫的身世之感。一个动荡的时代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是这个动荡的时代开出了别样的菊花。这里的菊已经不再隐逸,而饱含了作者的家国之思,见到菊花就如见到故园,它是游子的归依,是天涯沦落人共同的期盼。[2]杜甫在夔州不知不觉就度过了两载,历经两度深秋,菊花依旧,心里的泪痕却不曾褪去。他为自己的漂泊无定流泪,为知己鲜存流泪,更为山河破碎,国家飘摇而流泪。世事动荡,在这动乱的时代谁会去欣赏菊花呢?原本孤洁傲岸的菊花也显得如此悲凉,在秋风中孤独地绽放。可是菊花是不会顾及人的忧伤的,不管多么苦难,它也照开无误,也不在乎是否有人欣赏。美丽的菊花反照出了杜甫内心的凄凉与对国家飘摇的沉痛。

二.含混

英国的燕卜荪1930年在伦敦出版了《含混七型》,提出了“含混说”。“含混”从字面上来看是多义,即有一种以上的阐释。在燕卜荪看来,诗歌语言“多义性”不仅取决于诗歌文本本身,还涉及读者反应和诗人意图。“含混”特指一种特殊的诗歌技巧,即“使用单一词语或词组来指两个或更多不同的事物,或来表达两个或更多的相异的态度或感受”。[3]就燕卜荪的创意性阐释,“含混”包括以下含义:一词多义词或同形同音异义词;双重句法或非常规句法非常规标点或省略标点;声音结构、韵律;词语或句子出现的语境;明喻、暗喻、双关;同义反复、相互矛盾或无关陈述;反讽和讽寓等。“含混”使对诗歌的多重解读成为可能,而一首诗也因此成为可多角度分析其意义的混合体。

在《秋兴八首.其三》中有一句“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就多有歧义,很多名家对此都有自己的见解。叶嘉莹先生就这些名家的见解做了概述,这一句中“自”字有多种阐释:“自轻肥”之自字,有以“自己轻肥”为言者,施说主之。有以“自炫轻肥”为言者,汤笺主之;有以为“轻视”“鄙薄”之意者,胡注奚批、钱注、仇注主之;至于就二句之语气及情意言之,则有以为乃“羡之”之意者,演义及书通第一说主之;有以为乃“讥之”之意者,颇解主之;有以为“慨己之不遇”者,意笺、胡注及溍解主之;有以为“慨同学少年之误国”者,杜臆主之;有以为慨同学少年之“不念故人”者,诗通第三说、诗阐、黄说、心解及施说主之;综观诸说,如就“自轻肥”之自字寻味,似有一任彼自轻肥之意,当以轻之口气近是,惟是杜甫之用笔,含蕴深厚,故讥之而有似羡慕之意,溍解及提要皆曾极赞杜甫立言之妙,是也。至其言外之意,则己身之不遇,同学之误国,与夫厚禄故人之断绝种种感慨,尽在其中矣。比执一说,反嫌拘狭,此正杜诗情意厚至,感发深远之处,非故为含混其说也。[4]叶嘉莹认为杜甫这样炼字是出于深情厚义,“非故为含混其说也”。与叶嘉莹相反,燕卜荪认为:含混是优秀作家故意而为的产物。

在《秋兴八首》中,含混的地方不止一处。就拿题目中的“秋兴”两字都可以有多种阐释。兴, 就是先描写非诗歌抒情对象的物象,以引出對抒情对象的描写。以“秋兴”作为诗题看来没有任何矛盾之处。然而它和“听猿实下三声泪”的“三声泪”一样,指代着一个中国文化传统。钟嵘在《诗品》里提出了“物感说”。物感即感物而兴,作家在外物的感发下激发出创作兴趣。即“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具体到秋季,杜甫想要抒发的是何种情绪呢?钱谦益在注解诗题时引用了殷仲文的诗,曰:

“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5]清秋日即秋日清丽,这样的日子是能激发人高昂、愉快的兴致的。但秋天也同时预示着冬天的到来,所以也使人“高兴尽”。尽兴可以指人很开心,也可以指欢乐的终结。所以“秋兴”可以看做是清秋引发高兴,也可以指季节轮换,情绪低沉,结束高兴。秋兴这两重性也体现在杜甫的诗中。“日日江楼坐翠微”是高兴,“夔府孤城落日斜”是兴尽。这种含混的艺术手法在这组诗中还有多处,带来无穷的意味。

《诗经·小雅·鹤鸣》有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研究杜诗走到困境,无法脱离前人的认识时,何不换种思路,向西方的文艺理论寻找出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和西方的文艺理论碰撞出精彩的火花。不止是杜诗,其他文学研究也应如是。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俞宁.《秋兴八首》之形式美发微[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3]张菁洲.感时花溅泪——《秋兴八首》的“姹紫嫣红”[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3.

[4]秦丹.燕卜荪与作为现代文学批评概念的“含混”[J].当代外国文学,2013,04.

注 释

[1]杨祖望.浅析古代诗词中的特殊语序现象——以辛弃疾词为例[J].学语文,2018,04.

[2]张菁洲.感时花溅泪——《秋兴八首》的“姹紫嫣红”[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3.

[3]燕卜荪.含混七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10.

[4]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07:212.

[5]杜甫撰,钱谦益著.钱注杜诗[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504 .

(作者介绍:黄姿权,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陌生化杜甫
悲剧:最有力量的陌生化
登高
借助陌生化策略有效开展阅读教学
教学新思维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陌生化”现象
西方文学作品中马的象征意义探究
从陌生化角度浅析《藻海无边》
绝句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诗句填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