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县级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

2020-05-20 15:06邓平
卷宗 2020年7期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建设

邓平

摘 要:现阶段,县级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程度直接体现了档案工作管理效率和质量,新时期,促进县级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极为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县级档案馆较为特殊,在资金和资源方面不如省级档案馆和地级档案馆充足,所以,要确保县级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有效性开展,就必须不断努力,和时代发展保持同步。对此,本文主要对县级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县级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

新形势下,在我国完成社会信息化建设中档案信息化建设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而现阶段,县级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对地方档案工作质量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准,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水平,使得县级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慢慢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这其中仍有诸多问题存在,这就需要加大县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促进县级档案馆良好发展。

1 争取领导重视,加大资金投入

首先,县级档案馆人员必须将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积极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者的高度重视,将县级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并加强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各级各部门抓好落实。要竭尽全力在当地政府信息化工程建设中把档案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等开发利用资金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加强档案馆(库、室)、档案信息化设施设备建设,一次性经费支付难度较大的,财政可以运用分期的形式,确保可以第一时间准确落实每年需要的建设经费,促进信息化建设稳步开展。其次,国家、省、州等高一级别的档案部门要积极向上级争取必要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立足于各地实际情况分配经费,从经费上大力支持县级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从各个方面将建设经费问题有效解决,保证顺利开展信息化建设。

2 整合档案信息资源,促进信息化成果应用

构建档案信息共享的平台是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显著提高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水平[1]。所以,应促进存量档案数字化速度加快,构建录音录像档案、可共享的照片档案、档案目录数据库等档案原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竭尽全力将档案电子化的目标顺利实现,将“电子档案数据接收保管中心”构建起来,保证顺利移交和接收电子档案在线和离线形式。加大对和国家标准规范要求相符的、适应档案馆信息管理需求的软件的推广力度,技术整合各类档案数据标准和档案数据。要将面向政务网的电子公文信息查询利用平台开发出来,使档案文件资源共享的目标顺利实现。

3 完善信息化标准规范,严格制度管理

不断完善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是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首先,与各县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各项标准规范进行完善。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主要包括三类标准规范,即技术性、业务性和管理性三类[2]。其中,管理性标准规范是管理电子文件档案信息的一套规划,主要涉及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合法化确认标准、计算机安全法规与标准等;业务性标准规范是规范档案文件信息化处理,其主要囊括了电子文档的管理规范和标准;技术性标准规范即电子文档数据压缩、存储、水印技术、数据加密、数据交换和系统软硬件设施技术标准规范等。其次,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软件语言规范,也就是运用统一的管理软件。软件包括资源录入、资源校验、扫描、统计、汇总、接收移交等方面,县档案馆应统一运用省、州档案局规定的与县级档案馆要求相适合的管理软件,以便于更好地将省、州、县三级档案信息中心和电子文件中心构件起来。最后,严格管理,根据规章制度办事。完善规范主要是为了严格管理,确保有据可循。所以,在展开数字化加工和数据库建设等档案信息化工作中,均应严格遵循规范办事,根据统一标准开展工作。

4 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档案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档案工作人员要积极将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把老面孔改变,树立先进观念,对档案工作充满热爱之情,促进自身责任感增强,不断充实自己,竭尽全力对业务知识进行学习和钻研,特别是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档案的基本技能进行管理。其次,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把档案干部交流使用、职称评审和选拔任用有序进行规划,注重培养使用年轻干部,适当放宽职称评审条件,主动将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合理完善人才结构,提高档案人员政治待遇,为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借助多种形式不断加大对档案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力度,使其思想观念得到转变,迅速和新形势、新时期的需要相适应。加强对熟悉档案业务又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骨干人才的培养,创造更多有利条件稳定骨干人才队伍,使他们热爱档案的工作,勤于钻研,更好地承担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重要责任。最后,把专门的档案信息化工作小组成立起来,档案信息化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录入、备份、扫描档案信息以及技术更新、设备维护等工作;要注重长期目标,不能任意对档案信息化工作人员进行变动,或让其他档案工作人员兼职本工作。

5 结合防范和管理,保证档案安全性

保证档案安全是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3]。应严格遵循“积极防御,综合防治”的原则,立足于档案法规和保密法规,与档案馆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更加严密的档案保密和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其一,要增强档案保密意识,认真鉴定档案信息,对档案的开放范围和密集程度予以确定,严格审查和管理。其二,加大档案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力度,隔离局域网和公众网,保障信息安全传输和网络安全连接。其三,加大对计算机档案数据系统管理力度,使数据库和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得到保证。其四,构建档案信息预警恢复备份系统,以有效预防和抵御意外事故、自然灾害,提供安全可靠的应用备份、系统备份和系统恢复能力,使档案信息资源的正常、安全运行得到保证。其五,加大档案信息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力度,对防盗屏障、电视监控、入侵报警等设施进行安装,使档案信息网络和设备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6 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迅猛发展的过渡阶段,而县级档案馆是最基层、最贴近民生的档案服务机构,对乡村振兴、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将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是档案事业应对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檔案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档案工作者必须积极应对,对其引起高度重视,要积极将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有效解决,运用有效手段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

参考文献

[1]陈向平.县级综合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9(9).

[2]王长伟.档案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J].城建档案,2019(9).

[3]娄红.建设县级数字档案馆实践和存在问题[J].档案天地,2019(6):54-56.

猜你喜欢
档案信息化建设
关于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北京卫视《档案》的叙述方式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