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与传统文化

2020-05-20 15:06颜群力
卷宗 2020年7期
关键词:越秀区书海粤语

摘 要:文章以越秀区图书馆讲古游书海系列活动为例,探讨公共图书馆如何吸纳地方文化资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承担起公共图书馆应有的社会职责。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阅读推广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阅读推广;地方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粤语讲古;非遗传承人

1 案例开展背景

1.1 粤语讲古背景

粤语讲古即使用广州方言说书、讲故事,是一种口头艺术。说书艺人需要使用大量的民间谚语、俗语、俚语、成语以及生活语言、古典文学语言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加工,以期在书场上生动传神地表现故事情节。粤语讲古讲究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要求说书艺人对故事有全面的了解。在说书表演中,艺人一般右手持扇,左手拍醒木,通过简单的道具以及自身纯熟的发口、手面技巧,给观众展现活灵活现的人物对话、清晰完整的故事脉络以及自身的评述见解。

1.2 粤语讲古现状

粤语讲古作为广州市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的进入广东省的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但目前从事讲古艺术的仅有三人,分别是73岁的颜志图、68岁的姚焕然、29岁的彭嘉志。

2 讲古游书海系列活动内容

越秀区图书馆于2015年开始至今,每年开展越秀区图书馆讲古游书海系列活动,分别为:

1)越秀区图书馆讲古游书海青少年体验坊,是面向全市青少年朋友招募的粤语讲古、实践活动,对邀请讲古艺人颜志图、彭嘉志前来越秀图书馆为青少年进行课程展开、技艺培训、采风创作。

2)越秀区图书馆讲古游书海之讲古庙会,在课程展开、技艺培训后,越秀区图书馆向广州市越秀区广府庙会组委会推荐优秀学员及作品,在广府庙会期间向广大市民进行现场表演和课程实践。

3)越秀区图书馆讲古游书海讲演大赛,邀请文化名人、专家作为评委,组织历届优秀学员比拼粤语讲古技艺。

4)越秀区图书馆讲古游书海展览,举办一期属于学员们自己的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出越秀区中轴线、古街巷、历史文化资讯,将学员录制的相关讲古音频以二维码形式附在展板上,观众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收听相关信息。

5)邀请讲古游书海学员加入越秀区图书馆“越图之声”志愿服务队,为视障朋友录制音频,挑选精品录入越秀区图书馆志愿者朗诵作品集中。

3 讲古游书海系列活动对粤语讲古的保护和传承

越秀区图书馆讲古游书海系列活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有别于以往的旧式师徒传承。在传统的传承人培养方式中,主要以师徒、血缘传承为主,使得学徒数量很少,这种“精英式”的教学,降低了传承人的培养效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其一定的原则性,讲究的还是“言传身教”,但方法却不必固定,而讲古游书海系列活动正式构建了公共图书馆、学校、传承人合作的新模式,由越秀区图书馆牵头进行三方的整合与协调,提供经费、场地、平台等资源,搭建起一个完整的传承人培养模式,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它通过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培育等方式,为青少年学员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必要支持,传承人主动转变观念,拓展传承范围和途径,进行技艺传授更是其中最珍贵的一环,越秀区图书馆讲古游书海系列活动正是集合三方优势资源所培育出的产物。

新的传承人培养模式降低了传承成本,提供了传承范围和途径,提升了传承人培养的有效性。

4 粤语讲古对青少年阅读推广的积极作用

粤语讲古需要使用大量的民间谚语、俗语、俚语、成语以及生活语言、古典文学语言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加工,以期在书场上生动传神地表现故事情节。同时讲究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要求学员对故事有全面的了解。这就要求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对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阅读习惯,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学校通过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培育的过程中,学员们能起到示范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参与阅读,快乐成长。

在新闻媒体的力量的关注报道下,让公共图书馆不断进入公众视線,能够在提高阅读活动影响力、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吸引更多公众走进图书馆。

5 讲古游书海系列活动成效

讲古游书海系列活动目前已连续举办三年,联合广州市说书协会、广州市越秀区粤岭说书文化艺术中心、越秀区非遗保护中心、越秀区少年宫、越秀区教育路小学、越秀区大南路小学、越秀区朝天路小学、海珠区大元帅府小学、白云区槎龙镇泰小学等机构,培养了150余位讲古小学员,大部分学员活跃于电视、电台、学校等文艺舞台,取得了各项荣誉,更有部分学员通过粤语讲古语言类特长,升入了省级重点中学。我们希望,在这些学员长大后,能将粤语说书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下去。

6 结语

粤语说书虽然还有老一辈艺人逝去,年青艺人知名度不够的问题,现今要做的既是尽力保存老艺人的说书表演视频录像、说书底稿,也要为青年演员提供更多的登台机会增加他们的知名度。老艺人终将逝去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我们目前能做的除了发掘新的粤语说书青年艺人,就是尽力保存他们的讲古作品,为青年演员、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的模板,从而为粤语讲古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梁嘉乐.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粤语讲古的历史发展及当代价值[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1).

[2]刘娟,钱逍.试论地方高校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以徐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3]刘晓宏.现代学徒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J].绥化学院学报.2018,38(06),127-129

作者简介

颜群力(1992-),男,汉族,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人,本科,图书资料助理馆员,从事图书情报、活动策划、美术设计、志愿服务等工作。

猜你喜欢
越秀区书海粤语
粤语学堂
我们都是追梦人
盘活越秀区存量老旧物业的对策研究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致敬抗疫情英雄
书海
学海无涯,书山有路——紫砂壶“畅游书海”之创作谈
共游书海
粤语对话庄文强 如何平衡双雄故事
优雅古风与经典流行的全新演绎 童丽《粤语十大金曲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