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体育课准备活动实效性的思考

2020-05-20 15:06包利军
卷宗 2020年7期
关键词:实效性体育课身体

摘 要: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体育课准备活动实效性,有助于培养与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与练的积极性,对使学生全身心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课的全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体育课准备运动的作用,提出了提高其实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体育课;课前准备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因此,体育课程成为院校课程中除专业课外比较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体育课的基本结构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3个阶段构成。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体育课准备活动是一节课的开始阶段,它直接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质量。

1 准备活动的概念

体育课准备活动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制定并指导学生实施的一套活动方案,以使学生身体脱离静止状态,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准备。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刺激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克服机体的生理惰性。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能够有效的提升人体温度,降低肌肉韧带的粘滞性,增加其弹性和伸展性,加大关节的活动幅度,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与适应性,使学生在身心上获得最佳运动状态。

2 体育课准备活动的作用

2.1 激活运动神经和肌肉,防止运动损伤发生

有研究表明,运动前准备活动的不充分是造成运动中出现关节、肌肉、韧带受伤的重要原因。准备活动没有做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神经系统没有被充分调动,肌肉伸缩力和力量没有被激活,身体仍处于一种生理惰性期。在体育运动中,剧烈运动特别是跑、跳等运动方式对准备活动的要求较高,因此一定要合理的安排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运动强度及运动量的准备活动,防止出现肌肉韧带拉伤、关节

扭伤。

2.2 增加身体柔韧性,提高肢体爆发力

有实验表明,在运动前准备活动中的拉伸,适当拉伸可以有效的增加身体的柔韧性,防止肌肉紧绷缩短,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爆发力。拉伸法通过刺激人体本体感受器,来激活运动肌纤维最大数量的参与活动,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变肌肉的张力,缓解肌肉紧张感。从生理范围来讲,肌肉的初长度被拉长,不仅能增加肌肉的收缩速度和幅度外,而且还能增加肌肉的弹性势能。因此合理的适当的准备活动能提高最大肌力、肌肉爆发力、肌肉耐力及柔韧性。

2.3 提高人体协调性,增加身体灵活性

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能有效的促进神经肌肉节点兴奋性的传递以及运动单位的募集,使运动神经系统能够更好的支配肌肉,运动前适度、适量的准备活动能快速的激活肌肉,加速神经肌肉的传导速率,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从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另外,有效的准备活动可以迅速提高人体温度,加快血液循环系统,刺激关节分泌润滑液,增强关节的灵活性。运动参与者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及灵敏性能有效的提高运动者在体育运动中达到最佳的表现力。

2.4 丰富课前准备活动,激发体育运动兴趣

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准备活动,不仅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能够使学生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顺利地进行下一阶段的体育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准备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上课兴趣;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有利于促进基本技术动作和技能的学习。

3 提高体育課准备活动实效性的措施

3.1 准备运动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体育课程并不是完全依靠训练的,而是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在进行体育课准备活动时,教师要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备课,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给学生播放视频,演示标准动作,让学生能更好地领悟动作的内容,加深学习印象,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同时,教师在课前要明确准备活动的要求,如训练项目、注意事项等,课后要根据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思考总结,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并在下次课程加以实践。

3.2 准备活动强度要适度合理

准备活动的设置不能盲目,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状况及教学环境,适度安排。准备活动的开展要注意运动强度,这对于学生而言十分的重要。准备活动在开始的时候,强度应该相对小一些,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有个适应的过程,确保正式训练不出现意外损伤,更有助于体育运动的顺利进行。对于竞赛类的体育运动,教师应在比赛前对学生的身体状况有个大致了解,考虑到学生的运动负荷程度,准备运动量要适宜,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3.3 准备活动内容要科学创新

目前,体育准备活动的训练项目较为枯燥、乏味,不灵活,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所以,要教学要进行改革创新。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创新学习方法,完善并丰富准备活动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进行准备活动前有所期待。其次,在进行准备活动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关心学生的身体状况,在保证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创新训练方法和机制,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服务于教学目标。最后,准备活动的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后领会到注意事项,并在练习的过程中更加认真,更能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

3.4 准备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

准备活动形式单一、机械的问题较为突出,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去,不能充分发挥准备活动的教育意义,身体也得不到锻炼。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爱好,与相关运动项目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挑战欲望,更有利于提高准备活动的实效性。在进行准备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学等方法,由学生做示范动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编排准备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参与性,也反映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不仅能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提高准备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鹏.浅谈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3(26).

[2]卢西峰,谢波,黄若华.改革创新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科学有效性[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0.

[3]肖欢欢,常丽超,权超颖.关于高校公共体育课准备活动有效性的思考[J].运动精品,2019,38(04):33-34.

[4]梁超华.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准备活动实效性[J].体育师友,2017(2).

作者简介

包利军,本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实效性体育课身体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体育课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