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法骨化醇对早产儿骨密度的影响

2020-05-21 03:11任文娟张桂玲杨娅丽赵会娟张怀强张克勤孙许峰方庆娟贾茹茹
关键词:滴剂骨化血钙

任文娟,张桂玲,杨娅丽,赵会娟,张怀强,张克勤,孙许峰,方庆娟,贾茹茹

(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儿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省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3.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4张家口市崇礼区人民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6350)

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率较高,主要因其体内维生素D不足所致钙、磷代谢紊乱而形成骨骼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及骨组织钙化不全,骨密度降低[1]。早产儿在母体内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母体中摄取维生素D能力不足,影响其对钙、磷的吸收[2-3]。阿法骨化醇为骨化三醇类似物,具有促进胶原、骨基质蛋白合成及调节肌肉钙代谢、增强肌力等作用,多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对维生素D代谢异常性疾病也有一定改善作用[4-5]。我们探讨了阿法骨化醇对早产儿骨密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08—2020-01月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收治的207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胎龄<37周;②体质量1 800~2 600g;③无遗传家族史。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发育畸形及其它先天性重大疾病;②无法接受经口喂养;③肝肾功能、肠道吸收功能异常。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103例。观察组中男54例,女50例;平均胎龄(34.29±1.87)周;平均体质量(2 484.09±153.50)g,平均新生儿10 min Apgar评分(9.28±0.49)分。对照组中男49例,女54例;平均胎龄(34.40±1.7)周;平均体质量(2 469.31±170.44)g,平均新生儿10 min Apgar评分(9.23±0.5)分。2组患儿年龄、平均胎龄、平均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所有早产儿在出生后即刻放入保温箱保暖,出生2 h后可给予糖水喂养,无呕吐情况后给予人工喂养或母乳喂养,预防早产儿相关并发症,积极维持血压、血气、血糖等指标稳定。出生1周后,待早产儿生命体征稳定,对家属进行相关出院指导,包括饮食调节、适量晒太阳等。对照组给予维生素D滴剂(规格400 IU,青岛双鲸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33)口服,800 IU·d-1;观察组给予阿法骨化醇(规格0.5 μg,南通华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066)口服,剂量0.1 μg·(kg·d)-1,连续用药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血钙、血磷水平

治疗前(开始用药前1 d)、治疗3个月后采集清晨空腹外周血2 mL,置于抗凝真空采血管中,3 000 r·min-1离心10 min,收集上层血清储存于-20 ℃冰箱中待检。应用奥林巴斯AU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钙(参考值2.25~2.75 mmol·L-1)、血磷(参考值0.97-1.61 mmol·L-1)水平。

1.3.2 骨密度

检测治疗前、矫正3月龄、6月龄时患儿骨密度变化,使用南京科进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OSTEOKJ 7000型超声骨密度仪,检测部位为胫骨,以绝对值T值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正常范围:-1~1。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血钙、血磷水平比较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钙、血磷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血磷、血钙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 骨密度比较

矫正3月龄、6月龄时,患儿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矫正3月龄、6月龄时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骨密度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有2例口干、3例呕吐、1例便秘,对照组有3例口干、1例呕吐、1例便秘,总发生率分别为5.77%和4.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4,P=0.759)。

3 讨 论

随着围生期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高,但研究数据显示,42%的早产儿存在维生素D缺乏,38.7%的早产儿维生素D不足,其发生和季节、母亲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等密切相关[6]。维生素D由胎盘转运到胎儿体内主要发生在妊娠的最后3个月,和足月儿相比,早产儿出生过早,吸收母体维生素D严重不足,且维生素D储存时间短,若出生后不及时补充必要的维生素D,则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概率增加。佝偻病是一种对骨骼发育有严重影响的疾病,部分患儿甚至可出现远期关节畸形[7]。

维生素D滴剂是目前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首选手段,可参与钙、磷代谢并促进吸收,帮助骨质形成[8-9]。但目前关于其使用剂量仍存在一定争议,剂量过少可能达不到预期,而长期过量服用又可能出现中毒、血钙过多等,导致血管及组织钙化等不良反应[10]。阿法骨化醇是一种骨化三醇类似物,属活性维生素D,口服后在肝脏羟化成具有活性的1α,25-(OH)2D3,可促进肠道吸收钙、磷,进而促进骨形成,目前多用于骨质疏松、骨折等患者的治疗[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阿法骨化醇治疗后,早产儿血钙、血磷水平改善效果优于维生素D滴剂治疗,可能因普通维生素D滴剂在人体中吸收较慢,且需要肝肾转化后方可发挥作用,半衰期较长,而阿法骨化醇可直接作用于骨、肠道等靶组织,并和相应受体结合,此过程无需经过肾脏转化,半衰期短,可更快速有效的促进钙、磷等吸收,升高骨密度效果较好。阿法骨化醇还可提高肠道钙转运蛋白合成能力,预防骨量丢失,增强肌力,促进骨细胞合成及骨质钙化,进而提高骨密度。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阿法骨化醇用于改善早产儿骨密度不会增加其他不良反应。但本研究中,我们仅随访了矫正6月龄时患儿的骨密度,阿法骨化醇对患儿更远期骨骼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仍需继续观察探讨。

综上,阿法骨化醇对提高早产儿骨密度疗效显著,可调节血钙、血磷水平,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滴剂骨化血钙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该不该补钙
黄韧带骨化患者硬脊膜骨化与椎管狭窄的关系
探讨分析加用骨化三醇药物治疗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成人肱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影响因素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SPECT-CT评价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治疗方案探究
围产期奶牛血钙影响因素及其与生产性能关系分析
维生素D滴剂的外壳可以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