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呈现结果磨难淬炼精神

2020-05-21 02:50本刊评论员
党的生活·青海 2020年5期
关键词:重特大玉树全州

本刊评论员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的这句名言,在中华民族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再一次得到印证。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十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对于在废墟中重新站起来的新玉树而言,十年带来的巨变举足轻重。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如今来到玉树,这里除了部分保留下来的遗址外,已经看不见那场灾难的痕迹。灾难曾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创伤。然而,从瞬间“归零”到经济重振、社会重整、文化重生,这是帮助人们走过危机、重振信心的过程,也是激发和彰显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精神的过程。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也是最好的见证者。这十年,玉树坚持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州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对农牧区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进一步提升重特大疾病救助水平,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大病救治扩展到30种,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覆盖率达100%,落实贫困人口“签约履约”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99%以上。全州人均期望寿命由2010年62.9岁上升到2019年68.8岁,主要健康指标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这十年,玉树把发展教育当作第一民生工程,初中毕业生数量井喷式增长。2014年玉树州初中毕业生3156人,2015年增长到4300人,2016年达到6400名,最近三年初中毕业生都在6400人左右。回望十年前,玉树全州仅有完全中学4所,高中在校生不足3000人;截至目前,全州共有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5所,高中在校生已达到10234人,在普及高中教育的道路上,玉树藏族自治州成功驶入“快车道”;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09亿元用于学前教育项目建设,投入1.21亿元购买保教岗位1427个,全州共有124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9959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8.1%。自此,以推进教育发展、提升人民福祉、厚植人才土壤、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基本出发点,玉树教育事业迈入史上投入力度最大、办学条件改善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跨越式发展时期。

这十年,玉树始终以“绿色感恩、生态报国”为己任,深刻把握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坚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信心和坚强决心。今年3月,在玉树藏族自治州高原千亩林木良种繁育实践基地上,100亩的藏柳培育项目正在实施,几十名育林工人正在热火朝天施工的场面已然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正是玉树“绿色感恩、生态报国”号召下的具体实践。过去10年里,三江源区湿地面积由2012年的3.9万平方公里增加到近5万平方公里,藏羚羊种群恢复到7万多只,雪豹种群超过1200多只,三江源成为全球雪豹最密集的分布区域。全境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40天,达标比例为98.0%。水资源总量为500多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增加16.6%,草地植被覆盖度为71%。从西到东、由南往北,玉树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从未停歇,实现了地震以后“绿色感恩、生态报国”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全省生态治理的样本。

十年时光,新玉树的这份成长,无疑是对逝者的告慰,也是对生命价值最好的称量。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到今天的巨变,新玉树呈现一幅从灾难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历史畫卷。突发的灾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它给予我们的不是屈服而是抗争,不是毁灭而是重生。新玉树的这份成长背后,承载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厚的为民情怀,承载着省委省政府一心为民、善作善成的谋划与决策,承载着北京等各方援建干部扎根基层、不计得失的无私精神,承载着脱贫攻坚路上党员干部们的辛勤汗水,承载着玉树人的感恩与奋进、顽强与坚韧。

奔腾不息的三江源水,把灾难与痛苦沉积在历史深处,透过灾难,世界窥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奥秘,解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欣欣向荣的政治密码;磨难中淬炼的精神财富铸就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又一座历史丰碑,必将长久地留存于民族血脉之中。

猜你喜欢
重特大玉树全州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玉树新城
我家门口的玉树
我国沿海地区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应对策略研究
名人
国家对重特大医疗救助的用药范围有何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