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课程中DBL教学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研究

2020-05-21 02:49张屹王珏张莉朱映晖周琬琦王宇悦
电化教育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计算思维小学生

张屹 王珏 张莉 朱映晖 周琬琦 王宇悦

[摘   要] STEM课程具有跨学科特性和问题解决导向,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重要载体。研究提出STEM课程基于设计的学习(DBL)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型,在对跨学科内容分析的基础上,通过DBL教学,促进小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以“会打招呼的机器人”为STEM课程案例,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采取单组前后测实验,通过一学期的长时跟踪,同时辅以开放性问题、访谈探究STEM课程中DBL教学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影响。研究表明,DBL教学对小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性别上的影响不显著。对创造力、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协作学习分维度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逻辑思维分维度的影响不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提出STEM课程中DBL教学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 STEM; DBL; 小学生; 计算思维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张屹(1967—),女,湖北武汉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智慧教育、计算思维教育、教育信息化测评与发展战略、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研究。E-mail:zhangyi@mail.ccnu.edu.cn。王珏为通讯作者,E-mail:wangjue@zjhu.edu.cn。

一、引   言

近年来,国际上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作为重要的研究与教学实践内容。2018年,美国颁布的《ISTE教育者计算思维能力标准》,要求教育工作者应作为设计师致力于创造有意义的学习模式和环境,促进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1]。STEM教育是以现实问题解决为目标导向的跨学科教育模式。基于设计的学习是STEM 教育中的创新性教学,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协作和创造,培养沟通和协作技能,拓展对计算科学的认知,使学生意识到计算机作为创造性工具的效用[2]。因此,探究在STEM课程中基于设计的教学能否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STEM课程教学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学科融合的领域,广义的STEM还包括人文、艺术等学科的融合。STEM课程的核心特征是跨学科性[3],教师教学的重心放在特定问题上,以多学科融合来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涉及问题解决过程中多门课程的共享概念,美国科学教育将其称为跨学科概念(Crosscutting Concepts),它提供了将学科核心概念联系的方法和工具[4],形成对跨学科的整体认识,见表1。STEM跨学科概念是对学科领域知识共通性的高度凝练,将其引入STEM课程教育中,可以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实现课程的深度融合和创新教学。

(二)DBL教学

“基于设计的学习”(Design-based Learning,DBL或Learning-by-design,LBD)[2,5]是通过课程和项目学习使学生学会设计,是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学习模式。DBL为学生学习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提供了工具和技术,并要求学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通过协作完成设计任务,培养学生学会推断、提升协作学习、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6],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7]。

相关学者提出了DBL的教学模型,如尼尔森(Nelson)提出了逆向思维模式,从推理思维逆向开展教学,强调设计在实践中的重要性,证明设计的合理性并经过多次迭代改进[8]。克罗德纳(Kolodner)提出基于设计的科学探究循环模型,由设计/再设计和调查/探索两个循环组成[9]。福特尤斯(Fortus)和德尔希曼(Dershimer)开发了“基于设计的科学学习循环模型”,以学生设计制品为活动主线,关注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强调通过物化制品及反馈使学生的推理过程具体化,让学生掌握问题解决及设计技能[10]。在DBL教学中,研究者关注真实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协作学习、迭代设计、学习反思等教学策略的设计[5]。通过设计真实、劣构问题,提供动态、不确定性和挑战性的学习进程,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评估与完善,创设真实作品[8]。

(三)计算思维的内涵与评测方式

计算思维是用计算机科学实现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过程,支持信息技术、数学、科学和人文等所有学科的问题解决,力量和作用远远超出了任何一门学科[11]。在STEM课程中,学生学习如何基于现实世界的问题解决,系统掌握计算思维概念和实践,有助于在跨学科领域内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发展学生协作、反思、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Korkmaz,?覶akir和?魻zden基于文献将创造力、算法思维、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合作学习作为计算思维的核心技能[12]。

在评测学生的计算思维层面,比较常见的评测方法是使用量表/问卷。Korkmaz等人编制量表,通过数據分析与建模验证,形成评测计算思维的通用量表[12]。顾小清团队对该量表进行了本土化应用,基于中学生样本进行量表的构建,验证了其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信度[13]。张屹研究团队对其进行改编,在STEM课程中对学生计算思维进行评测[14],因此,Korkmaz等人编制的量表对我们评价小学生的计算思维具有参考价值。同时,结合访谈等对量化数据进行补充。Brennan和Resnick提出评估计算思维的三维框架(计算概念、计算实践和计算观点),通过访谈了解学生的计算观念[15]。

三、STEM课程DBL教学培养小学生

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型

本研究深入分析跨学科STEM教学内容,参考DBL相关教学模型,结合与实验学校合作开发STEM课程的实际经验,在理解计算思维内涵的基础上,构建STEM课程DBL教学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型,从教学内容设计到教师的教学,再到学生的学习,最后内化为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逻辑顺序逐次展开,具体如图1所示。第一层是STEM教学内容层,学科内容体现跨学科性,通过跨学科概念体现解决问题的共享模式。第二、三层分别是DBL教学与学习层,建构教学流程和策略,形成多轮迭代的学习循环。第四层是计算思维目标层,最终达到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的目标。

(一)STEM教学内容

STEM教学内容的设计强调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既保留单一学科的特点,对STEM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分解,确保设计的问题和项目对学科基础性知识结构的全面、均衡覆盖,又对各学科进行深度融合,将分学科的知识按问题或项目逻辑进行跨学科重组,综合应用所有关联的STEM学科知识,通过跨学科概念的横向联结,建立多学科问题解决的共享模型。从STEM学科核心内容、跨学科核心概念对STEM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分析,建立教学目标类目表。其中学科核心内容从STEM主体课程出发(但不局限于此),用英文首字母辅以数字序号的方式,细化该学科涉及的具体知识点。如科学(S)用S1、S2等符号分解知识点。跨学科概念可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凝练核心概念(如图示与模式等),建立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具体表征。

(二)DBL教的流程

DBL教学中指导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包含五个主要步骤:(1)确定主题、讲授新知。教师从现实生活中确定主题,并找出与之对应的关键问题,问题的有效鉴定是设计问题解决方案的基础。创设挑战,并向学生讲授背景知识和新知识,为后续学习做好知识准备。(2)描述任务、评估分工。在此阶段,教师需要详细了解每个小组的人员构成,对小组进行目标评估,基于评估结果对人员进行调整。(3)建立标准、提供支架。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标准,提供教学支架,如通过图形、图纸等非语言的模型[7],帮助小组在DBL的设计环节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学习支架。(4)监督观察、适时指导。教师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巡视和监控,对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了解小组学生制作进展,保证各组按照预定的时间完成设计作品。(5)评价成果、教学反思。教师组织小组进行作品展示,全面了解学生作品的实现程度,并对下一轮的改进提出教学建议,进入迭代过程。

(三)DBL学的流程

DBL学习流程是指导学生如何开展学习,包含五个对应的步骤:(1)理解挑战,习得新知。(2)小组分工,明确任务。(3)头脑风暴,设计作品。头脑风暴是针对设计前的个体意见与集体意见的充分整合,进一步厘清设计思路和实现目标。根据教师给予的评价标准和学习支架,学生进行图纸(或模型)的设计。(4)原型制作,调试修改。原型制作是将设计想法具体化,它并不是最终的问题解决方案,通过原型制作,快速构建作品。调试是对原型的优化,重新定义、检测、调整初始观点或方案。(5)展示评价、迭代改进。最后,学生通过作品展示,进行解释和交流,促使学生的学习反思与作品迭代设计。

(四)计算思维培养目标

综合Korkmaz等[12]的相关文献,构建包含创造力、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协作学习的计算思维核心能力。创造力体现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缜密性;逻辑思维包含定义问题、分解与抽象问题、对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建立算法步骤等逻辑化步骤。批判性思维包含学习者整合他人理解,对问题进行理解、表达的能力,以及对学习的自信心等;问题解决包含对问题的分类,对解决方案的阐述和应用,使用科学的实验方法与分析方法等,体现实现问题解决的一系列过程;协作学习能力包含小组学生之间进行观点、建议和经验的交流能力,向同伴学习的能力与贡献、评价观点、意见的能力。建立计算思维的类目表,以英文字母加数字序号表示细化目标,如创造力用C1、C2等符号表示。

四、“会打招呼的机器人”STEM课的

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课学习主题为“会打招呼的机器人”,主要实现利用舵机、超声波和蜂鸣器搭建硬件,用程序实现当机器人看到人时播放提示音并招手,没有人时静止的功能。教学内容是跨学科STEM课程,科学涉及理解舵机、蜂鸣器和超声波的工作原理、功能等;信息技术涉及蜂鸣器、舵机、超声波等硬件知识,上传与固件调试,循环、条件判断语句的编程应用等;工程涉及设计图的绘制、机器人结构搭建、程序结构的迭代优化;数学涉及舵机转动角度、等待时间的选择,超声波测距的计算;艺术涉及机器人的外观形态、装饰。跨学科概念涉及“具体与抽象”等的概念。

(二)学习者分析

教学对象是一到五年级的35名学生,其年龄跨度较大。和其他常规班学生相比,学习STEM课程的学生对机器人编程学习与实践更感兴趣,大部分已有一定的编程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标

“会打招呼的机器人”课程案例的教学目标分为STEM学科核心知识、跨学科概念与计算思维培养目标,具体见表2。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

该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如图2所示,分为DBL学习流程、师生活动、资源与工具和计算思维培养目标,如图2所示。

教师创设真实情境任务:“新西蘭中小学校长们将于近期参观学校,我们要用自己设计的Arduino机器人欢迎他们”,主题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能让学生面对真实的任务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挑战性。教师

展示机器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机器人功能,同时讲授舵机、蜂鸣器和超声波等硬件工作原理,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舵机与超声波的功能与作用等背景知识。在习得新知后,教师对设计任务作详细的解释和描述。教师展示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例中如果超声波检测到的人距离机器人的范围在0~20厘米之间,则播放提示音,手臂转动重复执行3次并最后回正;如果超声波检测范围大于等于20厘米,则手臂回正。

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进行自由分组,初步分配任务。教师则根据学生的组队与分工情况,进行评估与调整。教师提供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头脑风暴”。各小组通过画思维导图找出机器人存在的问题,如图4所示:如有学生认为机器人存在“听不见、费口舌、不可爱、不自动”等问题,提出让机器人“全自动、可爱、可测距、有声”等改进要点。学生画出作品设计图,并提出问题解决的要点与实施方案,如小组认为搭建分为“超声波、舵机、蜂鸣器”,编程分为“设置变量、调试和顺序”,对编程提出“要调试、模块化”。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Arduino 套盒材料,搭建机器人,体验真实的设计感,完成机器人主控板、主体、手臂、电池托盘和底板等的搭建,最后形成整体搭建,如图5所示。

教师在编程部分引导学生分步骤、分模块进行程序调试与编制。调试部分涉及连接到电脑、进入调试模式、超声波测试、舵机测试、程序编写与调试、程序上传、离线运行等。其中超声波模块是利用发出和收到超声波的时间间隔进行测距,学生通过机器人判断距离,理解条件判断语句和循环语句的应用。超声波的测试代码如图6所示,实现的功能有对手臂(舵机)的初始化、来回摆动和回正的效果。调试好各个主要模块以后,进入正式的编程,通过模块化编制程序并进行调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设计作品,反思存在的问题。通过教育云平台对小组进行投票,选出设计、结构与功能实现最优的小组作品。同时,教师对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如在编程中有自己的想法、思维清晰、敢于创新等进行及时反馈与表扬。针对真实任务,通过课外拓展让学生迭代设计:如进一步简化程序、让音乐更丰富、增加按钮控制机器人的启动或动作、用英语汇报展示等。学生在后续的迭代优化中,在教师、家长的支持与指导下,不断优化作品设计。在新西兰代表团观摩学生展示课时,学生很投入地思考、设计、建构和编程,协作完成任务。学生能积极大方地、用流利的英语与代表团进行交流,得到了代表团的高度赞许。

五、实验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

(一)问卷设计

研究基于Korkmaz等人的计算思维量表[12]和Miller等人的创造力量表[16]改编问卷,共分5个维度。其中,创造力、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3个维度分别包含5个题项,问题解决维度包含6个题项,协作学习维度包含8个题项,共29个题项。每个题项采用李克特五点(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计分。由于STEM课程班学生人数少,随机在两个编程教学班中进行问卷预测试,有效作答85份,得到问卷总体维度的Cronbach系数为0.952,创造力维度为0.877,逻辑思维维度为0.880,批判思维维度为0.829,问题解决维度为0.838,协作学习维度为0.872,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二)研究过程与数据分析

在学期开始与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前后测,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研究时间为一学期。参与课程学习前后测试且配对成功的学生共19人,其中男生11人,女生8人。对数据进行非参Wilcoxon检验,对问卷前后测整体维度和各维度的均值进行了比较,如图7所示,学生在计算思维整体维度,创造力、逻辑思维、批判思维、问题解决、协作学习五个分维度,后测均值均比前测有较大的提升。

图7   计算思维整体及分维度前后测均值比较

计算思维整体维度(p=0.004<0.01),表明学生经过一个学期STEM课程的DBL学习,计算思维得到显著提升。其中在创造力(p=0.010)、批判性思维(p=0.040<0.05)、问题解决(p=0.005<0.01)、协作学习(p=0.010)维度上均得到显著提升,在逻辑思维(p=0.074>0.05)维度上未产生显著影响。为进一步验证学生计算思维发展状况,在后测问卷中设置了开放性题目。在创造力方面,学生在编程时“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不参考老师思路”(43.75%),“参考老师的思路,但会与自己思路结合”(50% ),“完全参照老师的思路”(6.25%)。在设计能力上,擅长编程(50%),擅长搭建(18.75%),编程和搭建(6.25%),画设计图(6.25%),表达清晰的思维过程(6.25%),调试、改进错误(6.25%),制作作品(6.25%)。在学习结果的产出中,学会编程(50%);画设计图/思维导图(31.25%);制作作品(12.50%)、新知识(5.56%)、与人协作(5.56%)、创新(12.5%)、提升学习兴趣(5.56%)和提升思维(12.5%)。

对不同性别学生的计算思维发展作MannWhitney检验,其中男生(M前测=4.01),女生(M前测=4.06),p=0.840>0.05;男生(M后测=4.51),女生(M后测=4.30),p=0.351>0.05,说明学习前后不同性别学生在计算思维上均没有显著差异。其中,男生计算思维的前测均值低于女生,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后测均值要比女生高,说明男生在STEM课程学习之后的计算思维发展整体高于女生。

(三)讨论与分析

1. STEM课程DBL教学能显著提升小学生的计算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DBL是一项高度综合的学习活动,学习者针对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或挑战完成学习任务,它为学生与真实世界提供了连接的途径,信息技术则为学生搭建模块化、智能化的平台,将创意通过实践加以快速实现[17],有助于提高计算思维和問题解决能力。DBL为学生提供了科学且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更加接近现实、增强个性,为学习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充足的动力,通过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2]。本实验学生计算思维(M前测=4.03,M后测=4.42,p=0.004<0.01),问题解决(M前测=4.00,M后测=4.42,p=0.005<0.01)。学生ZJC(男):“我觉得这次收获特别大,因为我之前没有上过编程课,从这里我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该生第一次参加社团,就入选参加2019年武汉市中小学机器人、无人机展示等活动,获得优异成绩。

2. DBL教学能显著提升小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M前测=4.15,M后测=4.56,p=0.010),DBL教学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显著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一学期参加社团的35名学生,一共有24名学生在省市级机器人创新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HZY(男)为二年级学生,在省级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荣获数字创作一等奖,并参加国际MakeX全球赛,他认为“学习到了很多编程知识和很多创造性知识”。GHR(男)认为学习需要灵活性,“你不要只从一个角度看问题,要换一个角度,直到换到对的角度为止。”

3. STEM课程DBL教学能显著提升小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协作学习(M前测=3.90,M后测=4.39,p=0.010),批判性思维(M前测=4.18,M后测=4.46,p=0.040<0.05),学生在学习中承担的是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设计活动的协作性为学生的共同参与学习提供了机会,这就需要小组成员之间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学会集体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发展批判性思维。学生HYT(男):“在这里认识了新朋友。”学生CYX(女):“在这里学习,我知道了需要和别人团结。”DBL的协作学习过程帮助学习者建立自信,提升自我效能感[2]。学生DMY(男):“我觉得编程就是一种新的思路,可以用模块组织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很开心,因为我有了另一种体现思维的方法。”

4. STEM课程DBL教学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逻辑思维(M前测=3.93,M后测=4.27,p=0.074>0.05),DBL对小学生逻辑思维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未产生显著影响。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数学、编程等知识进行计算与分步骤、分模块的编程设计,不仅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编程知识与技能,同时也不断提升逻辑思维。学生SJF(女):“我从社团学习到了很多的编程知识,我的数学思维变好了。”学生WAQ(女):“通过比赛学习到了很多,提升了自己的思维。”

六、STEM课程中DBL教学培养小学生

计算思维的教学启示

(一)进行合理的小组组队与分工,促进STEM课程DBL教学的顺利开展

组队与分工是DBL教学能否达成预期目标的重要保障。在该案例中,一是考虑组队的合理性,每组保证有1名具有2~3年编程基础的学生主导编程。学生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思路快速适应新的编程任务。二是人员分工的合理性,教师对每个小组进行深入交流,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促使小组合理分配任务和紧密协作。由于有了良好的小组分工,DBL教学便能高效地开展,并达成预期目标。Koehler 和Mishra通过实验发现,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设计项目,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也远远超过了课程知识范围[18]。

(二)注重内容难度的升级并提供具体明确的教学支架,促进STEM课程DBL教学的深入实施

跨学科的STEM课程涵盖多学科方面的知识,教师可创设不同难度的学习挑战。本案例针对真实任务,教师对作品功能及其展示逐步增加设计难度。Jun、Han和Kim开展的实验设计所选取的内容难度由易到难,逐步进阶,经过实验验证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2]。谢作如主持“睡眠监测仪”创客项目,经过三轮的双循环迭代,对睡眠检测仪设计进行不断改进,促进了学生对算法的深入理解[19]。

在DBL教学中,教学支架的引导和帮助成了破解教学重点、难点的关键所在。本轮教学中,教师向小组学生提供了思维导图开展头脑风暴,形成小组明确的设计思路和问题解决方案。在评价环节,制定清晰明确的评价量规,供学生进行组间互评。Mehalik认为,在DBL中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教学支架可以鼓励学生审查、反思并改进他们在早期阶段得出的成果[20]。Hmelo-Silver认为,支架策略在复杂任务中可以帮助学生减轻认知负荷[21]。

(三)进行设计过程的学习反思,促进STEM课程DBL教学的不断优化

反思是对设计过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包括设计得失、问题解决、学习目标实现等方面,使学习状态更佳。在小组展示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我在这个设计型学习中学到了什么?我们的方案是不是最优的?还有没有改进的空间?如果有,如何修改?在本案例中,学生根据自身优势与不足对小组分工进行任务审视;在产品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对问题与错误进行解决与调试;在展示分享过程中,对小组互评进行反思。如在投票阶段,一个小组内部因“为什么投其他小组而不投自己组?”产生争执,小组成员反思“因为我们小组确实没有其他小组做得好”,最后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投票。Mouza等人在研究过程中认为,通过自我反思帮助学生梳理他们的经历,整理遇到的困难,从而实现设计过程的优化[22]。

[参考文献]

[1] TRUST T. 2017 ISTE standards for educators: from teaching with technology to using technology to empower learners[J]. Journal of digital lear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2018,34(1):1-3.

[2] JUN S J, HAN S K, KIM S H. Effect of design-based learning on improving computational thinking[J]. 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7,36(1):43-53.

[3] 余勝泉,胡翔.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4):13-22.

[4] DUSCHL R A. The second dimension——crosscutting concepts: understanding a framework for K-12 science education[J]. Science & children,2012,49(6):10-14.

[5] KOLODNER J L. Learning by design: iterations of design challenges for better learning of science skills[J]. Cognitive studies,2002(9):338-350.

[6] 朱龙,饶敏,张华阳,等.美国中小学设计型学习新进展:案例与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114-120.

[7] 曹东云,邱婷.创造力发展:设计型学习的功能预见[J].电化教育研究,2018(3):18-22,34.

[8] 秦瑾若,傅钢善.面向STEM教育的设计型学习研究:模式构建与案例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18(10):85-91,105.

[9] KOLODNER J L. Facilitating the learning of design practices: lessons learned from an inquiry into science education[J].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2002(39):9-40.

[10] FORTUS D, DERSHIMER R C, KRAJCIK J, et al. Design-based science and student learning[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004, 41(10):1081-1110.

[11] YADAV A, HONG H, STEPHENSON C. Computational thinking for all: pedagogical approaches to embedding 21st century problem solving in K-12 classrooms[J]. Techtrends,2016,60(6):565-568.

[12] KORKMAZ ?魻, ?覶AKIR R, ?魻ZDEN M Y. A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study of the computational thinking scales (CT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7(72):558-569.

[13] 白雪梅,顾小清.K12阶段学生计算思维评价工具构建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9(10):83-90.

[14] 李幸,张屹,黄静,张敏,张岩,王珏. 基于设计的STEM+C教学对小学生计算思维的影响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11):104-112.

[15] BRENNAN K, RESNICK M. New frameworks for studying and assess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C]//Proceedings of the 2012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Vancouver: SAGE press,2012.1-25.

[16] MILLER, ANGIE L.A Self-report measure of cognitive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creativity[J].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014, 26(2):203-218.

[17] 楊绪辉,沈书生.设计思维方法支持下的创客教育实践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2):76-81.

[18] KOEHLER M J, MISHRA P. Teachers learning technology by design[J].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teacher education,2005(12):94-102.

[19] 黄利华,包雪,王佑镁,李伟.设计型学习:学校创客教育实践模式新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18-22.

[20] MEHALIK M M, DOPPELT Y, SCHUUN C D. Middle-school science through design-based learning versus scripted inquiry: better overall science concept learning and equity gap reduction[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08, 97(1):71-85.

[21] HMELO-SILVER C E, DUNCAN R G, CHINN C A. Scaffolding and achievement in problem-based and inquiry learning: a response to Kirschner, Sweller, and Clark (2006)[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07,42(2):99-107.

[22] MOUZA C, KARCHMER-KLEIN R, NANDAKUMAR R,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eservice teachers'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ACK) [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4(71):206-221.

猜你喜欢
计算思维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算法的案例教学探析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