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消夏有良方

2020-05-22 12:50曹桂田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冰窖瓷枕消夏

现在的人们,享用电冰箱、电风扇、空调这些科技产品消夏,那么古人是怎样消夏的呢?

古代没有电冰箱,古人就用冰窖来贮存冰块。最早的冰窖出现在周代,当然,这种奢华只有官府才有,普通百姓是無法享受的。官府在头年冬天大量贮藏天然冰雪于冰窖中,到第二年夏天,便从冰窖中取出冰块或者白雪,摆放在居室当中就成了“冰盘”。冰雪在融化时不断散发凉气。到明清时期,这种用冰块避暑的方式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取一桶冰,凿孔置于地,凉气满屋。

原始社会时就有人掌握了扇子的使用原理,只是他们手里拿的很可能是一片大大的树叶,摇破了再爬树摘一片,很费事。后来,扇子变结实了,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还有人给它起了个好听的

名字,叫“凉友”。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会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摇起来比较省力气,也比较有“档次”。文人墨客喜欢在扇面上写诗作画,既可消暑,又添情趣。如果是达官贵人,在酷暑则可以享受“人工风扇”。主人凉爽惬意,仆人当然是要汗流浃背的。到了汉代,一种名叫“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横空出世,其消暑效果非常可观。《西京杂记》中记载:“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满堂寒颤”这四个字令人很震撼,不过肯定要害得那“一人运之”的“一人”满身臭汗。

除了上述方法.古人还有别的度夏高招。中国自古被称为“瓷器王国”,古人除了会做瓷碗、瓷花瓶,还发明了瓷枕。瓷枕的枕面是一层釉,冰冰凉凉的,夏天枕于其上,睡起觉来当然凉快。

唐代出现了一种供人消暑的“凉屋”。“凉屋”通常傍水而建,采用类似水流推动水车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凉气徐徐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任水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屋子里自然会凉快。这个方法比“人工风扇”和“叶轮披风”效果好得多,不论从科技角度看,还是从人文角度看,都是一种进步(哪怕后一种进步是顺带的)。到了明代,“凉屋”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明朝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对此有精彩描述:“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不难看出,明代人已知道在消暑时巧妙利用地理优势,掘井纳凉,天然环保。

扇子也罢,“凉屋”也好,身上凉快了,嘴巴却享受不到。都说“民以食为天”,大夏天的,要是不吃点喝点冰凉之物哄哄嘴巴,怎么会舒服?所以,冷饮也早早出现了。

(曹桂田/文,选自《新民晚报》2019年8月24日,有校改)

阅读

笔记

1.阅读文章,概括古人消夏的方法。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请简要分析。

3.下面这句话中加点的“很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原始社会时就有人掌握了扇子的使用原理,只是他们手里拿的很可能是一片大大的

树叶……

4.本文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请简析。

(张斗和/设题)

(参考答案见第42页,黄咏茵/插图)

猜你喜欢
冰窖瓷枕消夏
消夏
冰窖
瓷枕
瓷枕,透心凉
瓷枕·凉殿·蒲扇·夏衣
古代人的冰窖
消夏谨防啤酒病
小狼家成了冰窖
冰窖往事话北京
清凉消夏魅力十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