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教育之管见

2020-05-22 10:33张先休
成长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学教育学术培养

张先休

摘 要:首先简单介绍了现代大学的历史。然后对中国大学的一些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钱学森之问,对大学教育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教育;培养;学术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爆炸,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要在这一时代不落伍,关键是搞好科技,而发展科技的首要问题就是搞好教育。尤其是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的大学教育更是关键。因此,如何搞好我们的大学教育,使它适应时代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 现代大学的历史

现代大学源于欧洲中世纪,是在城市兴起的基础上产生的。欧洲许多名校诞生于中世纪后期,如巴黎大学1150年,牛津大学1168年,剑桥大学1209年,里斯本大学1290年,等等。中世纪大学的主要职责是传授已有的文化知识,注意培养哲学、法学、神学、医学人才,是教与学的机构。[1]

中世纪产生的大学,当然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不过需要肯定的是,中世纪大学的出现,为现代大学的产生奠定了办学基础,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中世纪大学的意义主要是:首先创立了学术自由、探求真理的典范。其次推动了思想和学术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术中心。特别是为后期大学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际办学经验。

中国近代大学诞生在甲午中日海战后,1895年中国在海战中惨败后,顿时响起变法之声。当年,天津中西学堂改办为北洋大学堂,就是现在的天津大学的前身,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现代大学出现。1898年戊戌变法,京师大学堂成立,在中国近代这是第一所國立大学和综合大学,它就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

2 对当前大学教育的一些思考

目前在我国,教育不公平现象还存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东西部地区、城乡之间,在教育的物力、财力的投入上差别很大。即便在一个城市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也是不均衡的。其次群众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国家助学体系尚没有覆盖普通高中教育;残疾人受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普通人;部分地区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同一所高校的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省市录取分数线差距较大等等。

另外,在大学校园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学生出手阔卓、吃着海鲜、背着名包、穿着名牌时,还有一些贫困生就咸菜吃着馒头、穿着破旧,为每个学期的助学贷款、奖学金争得起劲;当一些山区的学生在高中校园里,起早贪黑、挑灯夜战苦读时,一些大城市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却悠闲地劳逸结合、已经开始享受生活了。

还有,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里考试作弊、评奖时弄虚作假等时有发生。例如,有个别学生家庭并不贫困,却装穷,为的是贫困补助!这使得真正贫困的学生有的得不到帮助。

幸运的是,政府和大学已经意识到了以上问题,并开始制定出一些解决之道。例如,现在的助学体系已经能够保证每个学生不会因为贫困而不能上大学。对于考试作弊、评奖时弄虚作假,各个大学都已制定了最严历的惩罚措施!随着这些规则的实施,大学里的一些不良风气会得到遏制。

3 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钱学森之问”,不仅问大学,而且问社会。我个人觉得,杰出人才的成长需要一定的环境,需要很多人作出牺牲,但现在的社会缺少奉献,没有人愿意当铺路石,可能是铺路石不被社会认可!现代社会很多人急功近利,投资立刻就想得到回报!例如,现在的书很多,但学生真正用得上的好书却非常少,原因是编书的人出于功利的目的,往往编书凑数,根本不为读者着想。再如现在的博士生培养,一般的博导不管博士生什么情况,不量体裁衣、精心指导,甚至于不管,只让博士生自己去努力!当然一般博导都很忙,同时他们觉得博士生学习是博士生自己的事,他们不用管,他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自己的事情上!结果博士生辛辛苦苦地学习,毕业时成就却不理想!和发达国家培养的博士没法比!如果博导多花一些时间指导,结果肯定大不一样,与之相比,博导自己的工作受到点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中国的大学也流行“官本位文化”,学术做得好的人往往当官去了,学术自然受到影响,但官员手上掌握着一些资源的分配,更令人羡慕。要想改革中国的大学,重返大学之道,以下几点是必须的:

(1)大学一定要坚持: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依法依规治校、能够做到科学决策、民主管理。

(2)大学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同时教授治学、民主监督。这里:党委领导强调民主集中。校长负责行政、事务,不负责学术。教授治学是尊重教授在学术中的地位,以及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而民主监督是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群众对各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使每个领导珍惜手中权利,谨慎使用人民给予的权力,为学校、为师生做好服务工作。

(3)大学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是否有利于教学、科研;是否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切身利益以及他们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大学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芃.对大学教育理念的思考[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28-31.

[2] 於华,汪小莉.浅谈中国大学教育[J].教育导论,2005年第16期。

[3] 刘智远.现代大学的使命与现代社会的进步[J]. 中国高等教育. 2005/21. 45-46.

猜你喜欢
大学教育学术培养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生本教育理念在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自主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