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才需求研究

2020-05-22 10:36孙铭鸽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吉林省一带一路

孙铭鸽

【摘 要】近年来,吉林省经济增速逐年变慢,为实现吉林省经济稳定增长,应尽早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早日形成“一带一路”的东北格局,增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动力。为此,需要引进符合“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人才,人才是地区乃至国家发展的基础,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吉林省目前的经济发展需要着眼于人,着力于人,在理论和技术水平上实现更高的飞跃,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吉林省;“一带一路”;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1-0010-02

1 吉林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

“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愿望的实现,并对我国经济安全及空间倡议布局的发展起到了更加有利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所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为全球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力量,在全球经济低迷时,“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的经济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而作为老东北工业基地和对接东北亚丝绸之路端口的吉林省,与“一带一路”倡议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只要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必将实现吉林省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因此,更需要引进大量符合“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专业人才,加快“一带一路”济发展进程,促进吉林省经济增速。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签署了百余份合作文件,这对吉林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计划也提出了要求,需要利用吉林省的地理优势及全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发掘出全新的优势与亮点,从而大力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为此,应该优化和壮大人才队伍,为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蓄力,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政策做出调整,从而促进吉林省经济的大幅度提高。

2 吉林省“一带一路”倡议所需人才的要求

2.1 吉林省东北老工业发展振兴所需人才

作为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吉林省造出了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但至今经济与制造业的业绩平平。为此,需要作出相应的倡议性转型,应把目光从过去的传统汽车制造业转型为智能汽车制造,加强数字产业化,实现网络信息与传统汽车制造业的完美融合,加速吉林省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制造业的智能化。对此,只有拥有传统汽车制造业和新型信息产业的双向人才,才能碰撞出汽车智能化发展的火花。机器制造业人才是制造业的基础和支柱,但想以开放的眼光发展,还需要信息技术人才,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与智能成为国家的主导产业,因此必须融入信息因素,才能使制造业重创辉煌。

2.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所需人才

吉林省不仅是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也是“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重要港口。吉林省与朝鲜隔鸭绿江相望,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陆路相连,同时图们、珲春地区也有通向日本、蒙古及西伯利亚的运航线。吉林省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利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北亚各国的贸易往来。对此,应该把握住自身优势,加大与周边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及对外开放的格局。目前,需要着眼于翻译人才及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引进,只有将自身的配置调节到最优的状态,才能够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2.3 吉林省产业转型所需人才

吉林省的支柱产业为汽车制造业,为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我们也应当重视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培养汽车服务业及洗车制造业的人才。同时,吉林省的农业及旅游业发展得也相对较好。吉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绿色生态也是目前必须做好的一步,应培养及引进农业技术人才,从而把吉林省的农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3 吉林省人才现状

3.1 吉林省的企业人才稀少

对于吉林省的人口基数来讲,吉林省的人才总量逐年升高,但有利于吉林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所需的人才数量匮乏(见表1)。吉林省需要应用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及对外进出口贸易的专业技师性人才及高等学历人才基本都工作在机关及省级事业单位,因此各大企业中的人才量较少,企业想扩大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为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吉林省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及高等教育人才成为现在发展的基础性难题。

3.2 吉林省重要领域人才短缺

吉林省想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所需经济贸易类人才、专业技术人员、高等教育人才、信息技术人才及翻译人才,等等,但目前吉林省人才严重匮乏。根据数据分析,2015年吉林省人才总量已达282.6万人,但所需的经济金融类人才仅占人才总量的4.7%,信息技术类人才占总量的2.9%,即使是发展较好的农业,现有农业类人才也仅占人才总量的2.4%。目前的人才比例,对于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计划是远远不够的。

吉林省近几年统计数据显示,人才总量不断提高,但创新成果并不显著。目前吉林省人才引进是重中之重的任务,若没有高效引进人才的方案,那么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无法显著提高,吉林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蓝图也很难得以实现,这将不利于吉林省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及进出口经济贸易的稳定运行。

4 吉林省引进人才政策分析

4.1 提高现有技术人才专业技术水平

用好现有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技术人才专业技术水平是基础。一方面,针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旨在更新知识,提高整体素质。进一步强化继续教育对提升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素质的主渠道作用。制订在企业管理、语言翻译、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等专业科目繼续教育培训计划,分类开展岗位培训,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吸引并鼓励与当地机构或者公司创建符合吉林省现今省情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另一方面,创新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了解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合理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注重培养符合吉林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充分利用继续教育基地等资源,不断提升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岗位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吉林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对接东北振兴战略及国家相关重大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4.2 通过政府政策引进外来人才

为实现吉林省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引进外来专业技术人才,政府的政策起着主导作用。一是通过政策的倾斜,全面落实提高和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岗位聘用、资金待遇等制度,吸引具有现代农业、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生态保护等方面人才来吉林省发展。对于从国外、省外全职引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等,经评审认定后,省级财政应给予相应补贴,也可根据本人意愿选择落户,政府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须妥善解决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问题。二是设立人才扶持专项资金,鼓励企业根据现有人才的专业特长,设立科技研发等类型的产业园、创业园、孵化器、实验室等,打造能够留住人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载体和平台,进一步提高集聚、承载人才发展的能力。

4.3 通过当地高校输送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人才培养,教育当先。一是树立长远的办学教育指导思想,着眼于对学生全面发展与胜任职能的教育指导,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二是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的发展,关注吉林省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素质的需求,培养“一带一路”倡议针对性应用型人才。吉林省处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优势的地理位置上,与沿线国家有着便捷的沟通往来,因此需激发潜在的国际化教学师资、具备良好的平台优势,积累高校对语言翻译交流等方面专业人才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经验;打造“双廊”,推动产业集聚,发展老工业基地特质,高校应重视技术型人才、机械创造型人才与管理型人才的培育。三是建立校企合作渠道,建立多渠道校企合作平台,坚持围绕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標,深入了解全省实施人才兴业战略。

5 结语

吉林省“一带一路”建设引进人才,为吉林省增加了新的机遇,为比邻吉林省的国家创造合作共赢的平台,为中国更加繁荣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为此,早日实现吉林省引进专业人才的目标是我们应完成的使命;早日完成人才引进体制、机制及调整政策,创造吉林省的经济新动力是我们前行的方向。

参 考 文 献

[1]程玲珍.农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人力资源管理思考[J].青海农林科技,2018(1):98-101.

[2]王娟娟,杜佳麟.“一带一路”经济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探索[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9):100-107.

[3]刘宏.吉林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路径构想[J].财经界(学术版),2016(13):13.

[4]叶杉.“一带一路”经济区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探索[J].中国商论,2017(33):78-79.

[5]郑赛莹.吉林省人才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6]周秀娟,罗敏娜.“一带一路”战略下培养国际化法律人才的模式探析——以吉林省地缘优势为基础的考察[J].现代教育科学,2018(4):110-115.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吉林省一带一路
奔跑的小浪花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数读
AI需求集中于一线城市,七成从业者月薪过万
反腐
文秘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审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