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2020-05-22 10:36熊思琪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1期
关键词: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熊思琪

【摘 要】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通过会计信息披露反映在社会公众中,政府工作信息变得更加透明和重要,为阳光政府建设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文章分析了当前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的背景,提出了解決这些问题的措施。在当前的经济学领域中,相关研究尚不成熟,许多制度和管理体制仍然制约着政府会计披露的发展。因此,它具有非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用来分析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01-0024-02

0 引言

由于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及政府财政管理体系的变革,因此只有不断地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才能满足更多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目前,政府会计信息公开标准还不到位,没有公开专业的政府会计信息。管理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向公共信息(信息使用者)提供政府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信息,使政府会计信息的相关使用者对于信息披露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因此,它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来构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框架。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通过阐释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深入剖析了政府现行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总结了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为完善一个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为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1 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1.1 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

1.1.1 制度本身问题

(1)披露信息不准确,这是因为在固定资产方面没有做好折旧准备。《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只明确了固定资产的定义、形式和类型,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必须按购置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因此这导致固定资产增加,影响信息用户对政府财务状况的评估。

(2)政府没有提供债务的确认和衡量方法,忽略了政府的金融风险。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主要采用收支实现制度,社会保险资金短缺和地方政府债务不计入地方政府违法借款。政府的预算会计报告说明、预算计划和预算执行报告中没有多少信息。我国政府债务包括国有企业管理亏损和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等隐性债务,也包括公共金融机构外债和大型国有项目债务等显性债务。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没有一致的利润和披露,很难满足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公共财政风险也无法理解。

(3)没有公布财务报表的明确规定,也失去了公众监督。在保证财务报表完整、准确的前提下,《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没有规定当缺少会计监督审查签名章时,应立即向高级主管汇报;没有及时披露信息内容的规定,只有高层监督部门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而忽视了公共会计信息。

(4)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降低的原因是审计部门不进行审计以核实财务报表。审计部门基本不对政府财务报告和部门财务报告进行核查审计,主要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合规审计。

1.1.2 制度执行中的问题

(1)财务部不一起上报资产负债表。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编制预算计划和财务报告,各级财政部门根据《预算法》的规定定期向各级代表提交政府预算计划和财务报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预算法》等法律法规是明确的,提供与政府收支平衡有关的财务信息。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也需要一份资产负债表,但每个类别的财务部门不一起报告。

(2)对政府会计信息的理解程度不高。目前,我国政府提供的收支预算表只是一个数字,没有解释相应的数字,公众很难理解,更不可能知道国家政策执行的效果、国家的重大投资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

(3)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受政府对审计机构行政主体监督的影响。政府对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制度的执行不力,公众和媒体无法了解完备的信息,对会计信息披露行使的监督也相对有限。

1.2 财政总预算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反映总体财务状况和业务效率。我国目前的财政预算会计不足以充分反映政府的总体财务状况和业务效率,而我国的预算会计则以收入、支出与上一年的比率相比较为基础。拟议预算余额报告主要涉及财务余额和预算执行情况。使用政府控制的大量其他长期资产,政府承担债务,未充分披露利息支付情况。

1.3 行政单位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三公基金”披露的信息不全面,也不易于公众理解。中国政府部门的“三公费”只披露基本基金中的公款,招待费、公车费、会议费和研究费不包括在内。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法规范“三公款”的披露范围。政府没有规定在披露信息时披露资金信函,并解释具体下落。这样,政府就可以只公布每项开支的数字,但并没有给公众一个具体的解释,即不知道这部分资金是否被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合理。当中央公布“三公款”时,由于并没有详细解释这一概念,公众不知道如何界定“三公款”的信息使用者,也不能行使监督等职责。目前,中央公布的“三公款”只是财政拨款中的“三公款”,财政拨款占预算收入的比例不一样,部分部门的比例很低,还有一些预算外收入没有披露。中央政府宣布,“三公基金”所涵盖的机构范围不统一,“三公基金”公布的数字不能进行横向比较。

2 完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2.1 规范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要加快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进程。制定会计技术规范的依据和指导方针是政府会计准则。目前,制定会计准则是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财务预算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同时必须明确政府会计概念的框架。为了强化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执行效果,需要修订《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财务预算会计制度》;制定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明确会计信息披露的职业、内容和程序。

2.2 提高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效率

进一步推行政府会计信息的网络传输。互联网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会计信息的网络化逐步普及,以往以政府财政报告形式披露的政府会计信息不具有灵活性,形式单一且内容死板,因而难以满足外部使用者的差异化需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政府部门也应推进信息网络化的披露方式,不仅能降低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率及会计信息的公开度、透明度,还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利用,使得信息的传递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

2.3 完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载体

我国采用收入和费用会计基础,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信息非常有限。

(1)报表披露。一般预算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预算执行报表、筹资活动资本收入和支出报表及筹资活动的资本支付计划。行政单位的财务报表包括支出汇总表、资产负债表和资产。资产负债信息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目前,该系统下的资产负债表正处于试验阶段。现金资产负债表信息可以补充和披露,补充方法是使用报表说明。中国目前正在编制的《年度预算财务报表》是该司业务收入和支出的汇总报告,而不是反映政府整体财务和业务状况的综合财务报表。整个报告由政府财政部门的财务报表和政府其他部门编制的报告组成。

(2)报表附表披露。报告附表的目的是补充无法在主要报告中充分反映的资料。目前,政府会计报表的编制不够全面,不能包含所有报表中缺乏的信息,必要时可添加一个预算执行情况比较表,并显示比较每个政府部门的预算与预算年度的实际执行情况。增加政府采购业务表,披露政府采购业务预算、收支平衡;提高国有资产价格涨幅表,体现国有资产管理的增长;增加行政支出清单,披露行政行为成本消费和行政行为评价;增加“三公款”表,充分反映“三公款”的去向和效益。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清单应当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编制。

參 考 文 献

[1]吴祥妹.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4.

[2]洪少育.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浅析[J].会计师,2016(4).

[3]Chan James L.Government Accounting:An Asse-ssment of Theory,Purposes and Standards[Z].Public Money and Management,2005.

[4]王鑫,戚艳霞.我国政府债务会计信息披露与改进建议——基于政府会计改革视角[J].财政研究,2015(5).

(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猜你喜欢
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日本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