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

2020-05-23 04:26郝连科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院校教育课程体系方案

赵 艳 郝连科

(通化师范学院 传媒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指以预期学习产出为中心来组织、实施和评价的教育理念。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开展,反向设计课程体系,强调要取得的成果(目标、素质、能力)、学习这些内容的目的、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取得成果及持续改进[1]。这一理念有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将把OBE教育理念融入高职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以期为高职院校教育技术学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一、OBE理念下高职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必要性

南国农先生提出:“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发展,而教育技术学却越来越衰弱?”这被称为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南国农之问”[2],引起了所有教育技术人(包括高职院校)的思考。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这是高职院校教育技术人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教育技术学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真正熟练操作网络平台并能对其他学科教师给予专业指导的专业人才少之又少,这一点在笔者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及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中也能体现。调查结果显示,53.45%的被调查者认为教育技术学毕业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在50%以下,70.15%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校所学知识无法应用于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中。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而这需要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由此可见,教育技术学专业想得到长足发展,就要从社会需要出发,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这与OBE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将OBE理念融入高职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可以对其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基于OBE理念的高职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3]基于OBE理念构建高职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以OBE理念内涵为基础,从人才培养目标入手,明确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制定系统的课程体系,构建完整的实践环节及完善的毕业评价体系。

(一)制订合理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OBE理念内涵,高职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从预期学习成果入手,先了解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以此为依据制订人才培养目标。为此,可通过前程无忧等几大招聘网站分析教育技术学专业职位应聘的数据,深度挖掘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明晰合作企业的用人要求,走访、咨询往届毕业生,结合前期调查问卷结果,明确教育技术学专业职业岗位群,进一步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能在中小学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管理和研究的信息技术教师等相关工作,能在教育培训机构、影视广告传媒公司等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毕业要求(节选):有良好的职业发展意识,具备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技能,能根据课程设计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熟练使用影视后期各种相关软件,具备较好的教学辅助、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课程设计制作能力。

(二)完善课程体系,明确核心课程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专业(技能)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因此,课程设置过程中应按照OBE理念反向设计构建,确定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结构(注:本文只针对专业课程进行设计,略去了通识课程设计)。根据培养目标及前期的广泛调研,最终确定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机构讲师、课程设计师、影视后期等。毕业后三到五年发展就业岗位为电教中心主任、课程产品经理、AI教育课程体系负责人等。结合岗位需求,确定部分课程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教育技术学专业部分开设课程情况图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任课教师应针对教授课程编写完整的教学大纲,具体包括课程教学目标、课程与学生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关联、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形式(包括多元化形成性评价)等内容。

(三)构建完整的实践环节

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与教学活动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应包括课程设计与制作、摄影摄像技能训练、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影视后期技能训练等内容。教师可指导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比赛,以赛促练,提高实践技能。除此之外,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协调沟通,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相关项目制作,在实习中熟悉工作流程,提高实践技能。通过以上手段和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为一体,逐渐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全面提升专业综合水平。

(四)持续完善毕业评价标准

学生按照培养方案完成规定的课程,达到培养方案要求的最低学分,完成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的要求,方可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在此过程中,要根据OBE理念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持续改进;与毕业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定期听取毕业生反馈及用人单位评价,考评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梳理培养目标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根据课程评价体系对毕业要求进行持续改进,保证课程体系的科学合理性,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学校定位及社会需求。

结语

基于OBE理念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应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如此才能有效解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矛盾。

猜你喜欢
院校教育课程体系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军事院校教育应突出“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院校教育贴近实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