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近代经验论哲学的奠基人

2020-05-23 13:16张蕴泽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7期
关键词:归纳法培根

张蕴泽

【摘 要】十七、十八世纪是西方近代哲学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哲学的注意力集中在认识主、客体的关系方面,根据经验论者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解决,经验论可分为唯心主义经验论和唯物主义经验论,也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派别。

【关键词】培根;经验论;四假相说;归纳法

一、欧洲近代经验论哲学兴起的背景

17世纪以来,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双重推动下,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遍地开花,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同时,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自然科学的进步,科学革命对欧洲思想界影响极其深刻。17世纪以来,欧洲普遍认为科学是推动文明进步的动力,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使人们打破对宗教和上帝的看法,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哲学家们向着封建神学和经院哲学发起猛烈的冲击,欧洲哲学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欧洲近代哲学思想上的进步离不开其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已经产生并初步发展,许多国家通过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16世纪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济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同时新兴的资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反抗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封建统治,资产阶级革命形成不可阻挡之势。

(二)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

随着17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急速发展,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技术也随之而发展起来,诸如天文学、医学、地理学、力学等部门,都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而这对当时的哲学的发展也有深刻的影响。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抛物体和振摆三大定律;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发现气体压力定律。[1]这些对当时的哲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欧洲近代经验论哲学的奠基人——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在1561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个新贵族家庭。培根自幼受到家庭的良好的教育,12岁进入剑桥大学读书,后来担任女王特别法律顾问以及朝廷的首席检察官、掌玺大臣等;晚年,他受宫廷阴谋被逐出宫廷,自此脱离政治生涯,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活动。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散文家、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以及《学术的伟大复兴》等。[2]1626年3月,培根的身体新旧疾并发,后于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三、培根的经验论哲学

(一)一切知识起源于经验

培根曾说:“人们若非发狂,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当求之于感官。”[3]他提出经验的三个特征:

第一,经验具有“确实性”。培根认为,经验作为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必须具有“确实性”。如果人把某些模棱两可的经验当作认识的依据,那么人就无法认识真理;

第二,经验具有丰富性。经验的数量巨大、范围广阔才能使人的认识更加准确,更加接近真理。如果经验只是零碎个别的,那么经验就不足以成为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

第三,经验具有全面性。作为一切科学知识基础的经验要全面,不能只具有特殊性。如果经验是特殊的、个别的,就可能会有局限性。[4]

(二)归纳法

培根所说的“经验”是用归纳法整理过的经验。在《新工具》中,他系统地论述了归纳法。[5]简单来说,归纳法就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材料,运用排斥法来发现周围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培根归纳法的三大步骤:

1.观察和实验——收集材料

第一步就是要广泛搜集自然史和科学实验的材料。培根指出,要搜集那些能够反映事物本质或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经验事实材料。[6]

2.“三表法”——整理材料

第二步,整理材料。根据观察和实验搜集到的材料纷纭复杂,需要进行整理归纳。这三表分别是:“本质和具有表”(“存在表”),即搜索和登记有关研究对象的正面例证;“接近中的缺乏表”(“差异表”),即搜索和登记有关研究对象的反面例证;“程度表”,又叫做“比较表”,就是搜索和登记有关研究对象以不同程度出现的例证。

3.进行真正的归纳

培根认为,归纳的关键在于用排除法、否定法把非本质的、不重要的东西抛掉,只留下必要的、本质的东西。

(三)四假相说

在培根看来,由于受到经院哲学的长期禁锢,人们在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幻想和偏见,他把这些幻想和偏见称为“假相”并概括成四种,分别是“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和“剧场假相”。这四种“假相”具体内容分别是:

第一种:“种族假相”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的感官作为判断准则,而不是以宇宙本身为准则,从而陷入主观主义导致我们无法看到事情的真相;

第二种:“洞穴假相”指的是由于每个人从小的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性格、经历等不同,所形成的带有个人偏见。这些偏见也会影响我们正确看待事物,从而歪曲事实。这种偏见就像人在洞穴里看外面的世界一样,不能看到世界的全貌,所以就会产生“坐井观天”的错误认识;[7]

第三种:“市场假相”。这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人与人之间用语言相互沟通时产生歧义或用词不当、用法错误导致无法正确认识事物产生的“假相”。在这里,培根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比作市场流通一般。他指出,经院哲学家们臆想出各种根本不存在的东西的名称,或者用完全没有确定含义的术语和概念,进行无聊的争辩,从而使人们的思想陷入混乱,妨碍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解释自然;

第四种:“剧场假相”。这是指人们盲目崇拜和顺从各种哲学学说、时兴的各种体系,不加辨别的内化于心而造成的偏见。这些流行的体系、哲学学说就像是作者精心搭建的舞台剧一样,吸引你认可它,崇拜它,但这全是虚假的。[8]

四、评价

(一)进步性

培根的科学归纳法批判了经院哲学的认识方法和传统逻辑,打破了人类自身设置的认识屏障,带领人们去接近自然发现新事物。他所提出的归纳法对于哲学、逻辑学和自然科学,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培根的“四假相说”反对经院哲学,不仅有助于消除人们对于“三段论”的盲目迷信,而他所提倡的分析与归纳的方法,则有助于人们从根本上去揭示事物的真相,这又从方法论的角度为人们探索真理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认识的基础,推动了近代哲学思想的解放和发展。

(二)局限性

虽然培根打破了经院哲学的思想禁锢,但它并未从根本上与经院哲学彻底决裂,始终保持着某些神学思想,他认为,人类必须求助于神圣或神感的神学,“抛弃人类理性的小舟,登上教会的大船,只有在这只大船才有能夠正确地指出航程的神圣的指针”。由于他过分强调经验和感觉的重要性,因此最终必然会走向唯心主义。同时,他反对使用理论,仅提倡观察,这也是不合理的。因为观察也是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他还要排除一切主观因素、主观偏见去客观看待事物,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任何人都不可能站在绝对客观的角度去看到问题。

参考文献:

[1]涂为国.浅谈17世纪欧洲的科学革命[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1(03):77-78.

[2]盛国荣.弗兰西斯·培根的技术哲学思想探微[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

[3]培根:《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4]冒从虎、王勤田、张庆荣著:《欧洲哲学通史》上卷,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5]丁立群.技术实践论:另一种实践哲学传统——弗兰西斯·培根的实践哲学[J]-江海学刊.2006(4)

[6]张峰.培根归纳法的内核及发展[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21-24.

[7]张翀. 弗兰西斯·培根“四假象说”及其当代价值探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8.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猜你喜欢
归纳法培根
培根是”真肉“吗常吃有健康风险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数学归纳法原理及应用展示
西芹培根卷
高观点下的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常见错误剖析
用“不完全归纳法”解两道物理高考题
用“不完全归纳法”解两道物理高考题
数学归纳法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火腿培根,吃还是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