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类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探究

2020-05-23 13:34高哈尔·沙地克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6期

高哈尔·沙地克

【摘 要】随着西部大开发国家发展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选择到内地高校来求学。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加强民族团结,为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内地高校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求学之路提供了绿色通道。学生人数的大幅度增长给内地高校日常事务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困难,经济压力大、生活困难,就业信息不畅通、就业困难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了社会的注意。

【关键词】综合类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日常事务管理

一、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的困境

1.环境融入意识不高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原本难有的和内地学生互相交流交往机会的,新疆籍学生应当积极主动与内地学生交流交往,但是少数民族学生来到内地学习,常常会出现找“老乡”举行“老乡会”等现象。平常的学习、生活、休闲时间基本都和跟自己同民族同学在一起。这种行为导致了,新疆学生和内地学生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新疆学生无法很好的融入到内地的学习生活中去,依旧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从而使新疆籍学生错过了很好的互相学习、大开眼界的机会。

2.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困难

由于受长期的历史、经济、地域的影响,偏远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因此、新疆籍学生接受的基础知识教育、家庭教育、个人阅历等方面跟内地大学生有明显的差异。偏远地区受教育条件的限制,基础教育薄弱,导致了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较低、知识面不广、学习方式单一、自学能力较差等问题。学生到内地来求学以后面临的是快节奏的大学生活,课程难度大、强度大、学习压力大、跟不上上课节奏等问题。

3.经济压力大,生活困难

偏远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大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兄弟姐妹较多,父母都是务工人员,生活水平较低,经济来源单一。内地的消费水平比新疆的消费高,因此,导致学生在经济方面遇到困难。

4.求职欲望强,就业困难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特别是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下,就业工作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问题存在自身的特殊性,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导致就业困难的原因有:一方面: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结合度不高。没有学生干部工作经历。导致学生不自信,不敢投递简历。另一方面,就业信息的不畅通。大部分新疆学生想回家乡从事公务员或者进入国企工作,选择面窄。由于距离的原因,新疆很少单位到内地来招聘学生,导致学生就业信息接受不够及。

二、内地高校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研究对策

1.加速推进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1】。每一位在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都是新疆在发展道路上不可缺少的精英人才,国家在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方面人力、财力投资非常巨大。整合社会实践资源,拓展社会实践平台,做到知行合一。学习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内容,促进“五个认同”进头脑。

2.严格要求,针对性解决学业困难问题

学校在教学管理层面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和内地学生一视同仁,不能让少数民族学生有可以轻松毕业的念头。教育管理方面“严与爱”相结合。学校应主动建立“1+1+1”的学业帮扶中心,帮助学业上有困难的学生。一名党员教师、一名学生干部、一名少数民族同学建立学业帮扶中心,定期向学业上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辅导。这种方式一方面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专业老师可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遇到的困难。

3.把牢精准资助理念,立足育人基础

学校要根据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来制订资助机制。学校资助工作半壁江山的奖学金评定,包括:学业奖學金、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和各类学校奖学金等。由于少数民族同学上一年的学习基础薄弱,在班级的排名处于靠后,很难在奖学金评定工作当中脱颖而出获得名次。因此,学校可以考虑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内部评定“新疆奖学金”。除此之外,学校里设立的勤工助学岗位,鼓励新疆少数民族同学积极参与,参与勤工助学岗位一方面提供了锻炼学生的机会,另一方面,老师们可以近距离的了解学生同时学生也可以保证每个月的生活费。助学金评定过程科学化。学校目前的做法是学生在当地村委或者在社区开贫困证明交给学校,这样的做法夹杂着一些“误认定”的贫困家庭,因此,国家助学金没有发放到更需要这笔资助的学生手里。

4.以促进学生全面就业目标,多维度寻求就业渠道

通过建立“四方就业帮扶”机制来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就业。“四方就业帮扶”是指学校、学生、家长、企业联合帮助毕业生顺利找到心意的工作。学校是“四方”当中起关键作用,学校在学生进入大一学习期间就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在入学教育开始引导学生的就业方向,灌输学生丰富简历的思想。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提高计算机、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等,做到早了解、早准备,努力在毕业期间达到企业需要的精英人才。设立就业联合会,定期邀请有名的企业单位来学校给学生进行就业培训,带领学生参观企业单位,使学生近距离的体会企业氛围和企业文化。企业适当的给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一些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在大二、大三学期保证学生的安全的条件下安排学生在企业实习和学习,这种方式学生会尽早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来。使学生在找工作方面心里有准备,避免毕业时期迷茫的海投简历。对积极投简历和积极参与招聘会并且尽早确定工作单位的同学制定激励机制。学生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工作、对什么样的工作感兴趣,早有准备、早了解。家长应当支持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在就业领域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赵庆新 .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J]. 文教资料,2019(2):127-130.

[2]李 娟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资助育人机制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0(9):第18卷,75-78

[3]冉红卫 . 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讨论 [J]. 高教论坛,2017(12):116-118.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