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时代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

2020-05-23 13:31张晶朱子慧路春月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7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策略

张晶 朱子慧 路春月

【摘 要】创新培养策略是提高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职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措施,也对护理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升级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简要分析双创时代创新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一些具体合理的新策略来提高其培养效果。

【关键词】双创时代;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策略

传统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但是受教学时间有限、教学理念传统与目标模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创新创业预期教学目标并无法正常实现,弱化了其对大学生创新实践与创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老师应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层次化与动态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助推大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共同提升。

一、护理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课程设置不合理。创新创业教育以理论课为主,实践课为辅,按部就班地讲解教材知识,很少组织开展与理论课相匹配的实践活动,造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强但实践能力弱的局面。同时,老师很少甚至没有联系护理学专业特征及大学生职业发展诉求,弱化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促进作用。另外,许多老师将教材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唯一来源途径,但是却很少从网络平台等其他途径获取教学素材,更没有根据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学习现状与职业发展需求来增加实践性的知识内容,加剧了创新创业教学资源的局限性与理论性。

2、教学方法单一化。老师习惯性地要求大学生背诵记忆其认为比较重要的教材知识,但是很少拓展延伸与详细讲解教材理论知识,容易形成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同时,部分老师高频率的使用讲述法、提问法等传统教学方法,但是却很少使用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及小组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降低了课堂教学环节的灵活多元性与课堂氛围的趣味活跃性。

3、教学目标的模糊性。有的老师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设定为提高大学生考试成绩,有的老师则将完成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任务作为目标,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职业发展观及职业素养等排除在教学目标之外,降低了教学目标的灵活持续性。同时,部分老师过于强调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的统一性,但是却没有制定与大学生专业特征、自学发展能力等相吻合的教学目标,降低了教学目标的具体针对性。

4、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许多大学生持创新创业教育无用论的观点,对创新创业教育持敷衍应付态度,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轻视思想促使其敷衍甚至拒绝参加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在课堂上经常做一些诸如玩手机游戏、看小说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降低了其课堂学习效率。还有一些大学生缺少创新与实践意识,只是根据老师的教学方案与节奏来学习有限的理论知识,很少将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具体运用到专业学习与实践活动中,阻碍了其创新创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二、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1、提高就业竞争力。创新创业教育拓宽了护理学专业大学生了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趋势与护理专业人才市场供需现状的途径,让大学生掌握更多创新创业知识技能,提高了其职业规划能力,帮助其确定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从而为大学生顺利就业与成功创业奠定了基础。同时,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交流专业知识与分享实践经验的机会,促使大学生自主梳理其专业知识技能体系,正视自身与医疗岗位人才的差距,提高了其专业自学发展与人际沟通等能力,间接提高了该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

2、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创新创业教育弥补了传统护理学专业教学资源的不足,提高了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了大学生创新思维、自我约束与发展能力,强化了大学生自学探究与创新实践意识,促使大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比如,课堂上认真学习,课后努力完成课后作业,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结果。另外,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了校园文化活动的拓展多样性,丰富了大学生课余生活与精神世界,对大学生健全性格与人生价值观等产生积极影响[1]。

三、双创时代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1、转变教学态度。老师应客观评估创新创业教育对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综合能力及就业成功率的重要性,为提高其对提高创新创业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而努力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经常与其他创新创业教育老师共同探讨、推演完善教学方案,提高了其创新创业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同时,老师经常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主题讲座或交流分析会,组织大学生探讨分析创新创业教育有无必要等问题,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益于自身发展的观点,增强了其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技能的内驱动力,降低了大学生逃课、未按时完成课后学习任务等情况的发生率。另外,老师引导大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来思考专业及创新创业知识,鼓励大学生主动运用创新创业知识技巧来加快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速度[2]。

2、调整课程设置。老师合理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比例,根据理论课堂教学现状与大学生专业发展诉求等来设计和开展实践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同时,老师利用网络平台、图书馆资料等方式来补充创新创业教学内容,既可以从网络平台上获取文字、图片等不同形式的教学素材,鼓励大学生利用其精心筛选出的创新创业教育网站来自学相关知识,也可以适当增加与大学生专业特征、生活实践及职业发展相关的教学内容,有效提高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拓展性与实践性。另外,老师引导大学生主动阅读图书馆内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书籍作品,鼓励大学生学习互联网等知识技能,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发展[3]。

3、创新教学方法。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大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来讲解创新创业知识技能。老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播放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演讲类或教学类视频,让该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同时,老师让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创新创业任务,通过让大学生设计创新创业任务实施方案、汇总方案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介绍任务实施结果等方式来提高大学生创新发展、组织策划及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技能的兴趣。另外,老师组织开展多主题与形式的创新创业比赛活动,让大学生从比赛活动中学习和掌握更多创新创业技能,这些都实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持续提升[4]。

4、完善教学评价模式。老师引导大学生利用知识梳理、网络自评等方式来检测自身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并将大学生自我评价结果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同时,老师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来全面评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这些都有效提高了其教学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性,为老师优化教学方案提供了参考信息。

结论:

正视传统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弊端,通过转变观念、创新方法、补充内容及完善评价机制等途径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水平,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发展意识,为实现大学生综合能力及护理学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邹弯.双创时代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0(19):182-183.

[2]李潘,黄志红. 浅谈双创时代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7(01):61-62.

[3]孙高翔. 淺谈双创时代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24):244-244.

[4]冯计营. 浅谈双创时代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 新商务周刊,2017,000(021):224-224.

作者简介:

张晶,女,山东协和学院护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老年护理,护理教育。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策略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