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互鉴,创造核心竞争力

2020-05-23 13:44刘蔚玲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7期
关键词:竞争力文明科技

【摘 要】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一、信念凝聚力量,使命引领未来;二、凝聚科技力量,创新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三、依法治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凝聚文明力量。

【关键词】文明;科技;竞争力

2019年5月,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发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主旨演讲,演讲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互鉴而发展。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每一种文明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世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充满生机活力。演讲呼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

在《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一、信念凝聚力量,使命引领未来

铸造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共同的理想信念具有生命力、感召力,使人民群众成为共同理想信念的忠诚信奉者、坚定践行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理想信念成为感召和凝聚中华儿女的强大精神纽带。

1949年9月30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后,毛泽东同志向全世界郑重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中华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座谈会上讲共同富裕。毛泽东同志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困苦不断发展壮大,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走向小康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创造的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郝福满认为,在“一代人的时间内”从贫穷走向富裕,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市场容量不断扩大的底气所在。

人类共克时艰的文明交流互鉴——科技抗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面临重大威胁。在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最艰难的时候,国际社会给予了中国和中国人民宝贵的支持和帮助。全球170多个国家领导人、50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以及300多个外国政党和政治组织向中国领导人来函致电、发表声明表示慰问支持。77个国家和12个国际组织为中国人民抗疫斗争提供捐赠,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呼吸机等急用医疗物资和设备。84个国家的地方政府、企业、民间机构、人士向中国提供了物资捐赠。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分别向中国提供70亿、24.8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贷款,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向中国提供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贷款支持。这是一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中国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决心,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组织全国优势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加速推进科技研发和应用,部署启动83个应急攻关项目。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同国际社会开展交流合作,加强高层沟通,分享疫情信息,开展科研合作,力所能及为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提供援助,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共产党同110多个国家的240个政党发出共同呼吁,呼吁各方以人类安全健康为重,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加强国际抗疫合作。

习近平总書记强调指出,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使中国共产党人充满奋勇前进的无限活力。“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们党因初心而凝聚,因使命而壮大。

二、凝聚科技力量,创新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乘风破浪、勇攀高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军队等各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嘹亮的《东方红》乐曲在浩瀚的太空奏响。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9亿元,到2017年增长到82.7万亿元,平均实际增长9.5%,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平均增速。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目标。2002年在总体进入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6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外汇储备国。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2018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减少至1660万人。贫困群体即将全面脱贫,所有贫困县将全部摘帽。

我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是我们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人均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更是同发达国家不可同日而语。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自主创新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嫦娥”探月到“长五”飞天,从“蛟龙”入海到航母入列,从北斗组网到5G商用,中国在不断创新中行稳致远。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四个面向”要求,为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一个时期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指明了方向,激励着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激发人才队伍创新潜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国平介绍,量子信息研究是国家战略科研领域,现已形成一支有竞争力的年轻科研人才队伍。他说:“我们将进一步把前沿研究和教学相结合,充分培育、发挥学生的创新力,以身作则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科研观,让更多年轻人才加速成长为科技创新主力军。”

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提高核心竞争力。百年中国铁路史,“复兴号”所代表的中国高铁无疑是这段发展史上最亮丽的一笔。为了加快高铁发展,2004年,中国相继引进日本、法国、加拿大和德国的高速动车组技术,此后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相继生产出了包括CRH380在内的“和谐号”系列高速动车组。然而,铁路人并不满足。2012年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铁科院技术牵头启动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2017年6月26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率先在京沪高铁两端双向首发,9月21日又按时速350公里开始商业运营,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飞速掠过。

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说:“我国杂交水稻事业从无到有,其中遇到的难关,无一例外都是依靠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过硬的科学知识攻克的。”

据科技部公布,2019年中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9.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提升至第14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1年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再次成为《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申请数高达68720件,同比增长16.1%,涨幅亦高于2019年的10.6%。中国企业连续4年成为《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国际专利最大申请者。申请量最多的10所高校中,有5所来自中国。

中国共产党人勇于自我革命,勇于修正错误,勇于自我净化。中国共产党人集中力量办大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茬接着一茬干。在困难挑战面前,一次次将“不可能”变成“一定能”,凝聚着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新中国,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民生阳光洒满祖国大地。

三、依法治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凝聚文明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習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是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在新时代实现更大发展的思想旗帜。我们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会其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能力水平。同时,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育人铸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公布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讲文明懂礼仪,让社会变得更加温馨。文明是美好的心灵,文明是温暖的话语,文明是优质的服务,文明是清洁的环境。文明是亮丽的风景。

立德树人。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神高度。要增强全社会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归属感和自觉践行力。

创造美好未来,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让坚定信仰的种子孕育出繁花硕果。

历史充分证明,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中国共产党人,初心更加坚定,带领着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室、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3]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70年伟大成就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19.

[4]习近平: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19.

[5]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19.

[6]王珍 夏斌:拥抱世界 融入世界 共建世界,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19

[7]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让创新的成果更多惠及百姓——从“科教更加进步”品味我们的小康生活,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0

[8]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19

[9]以创新引领发展——走进“‘复兴号摇篮”,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19.

[10]王晓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19.

[11]习近平: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0.

[12]陈一新: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0.

[13]夯实中国之治的制度根基 ——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0.

[14]韩文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0.

[15]辛识平:让文明之光照亮战“疫”之路——写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一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0.

[16]《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0.

[17]汪习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背景与本质特征,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0.

[18]杨春福: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特色,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0.

[19]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习近平这样引领中国经济化危为机,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0.

[20]正是杨帆搏浪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三五”期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纪实,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0.

[21]沐浴真理之光 汇聚复兴伟力——党的十九大以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纪实,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0.

[22]习近平: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1.

[23]外交部:中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1.

作者简介:

刘蔚玲,1965—,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副研究员,本科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管理。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

猜你喜欢
竞争力文明科技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对不文明说“不”
科技在线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文明歌
科技在线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