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研究

2020-05-23 14:29李丁华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7期
关键词:导入趣味教学多媒体

李丁华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正式接触数学学习的初始阶段,能否在这一时期奠基坚实的数学基础,不仅直接关乎着学生初中乃至高中数学学习效果的好坏,而且还对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考虑到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强,但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若教师仍以灌输的方式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难免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的印象,长此以往便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心理,进而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趣味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深层次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是摆在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一点,笔者就立足自身教学实践与经验,从导入激趣、多媒体激趣以及评价激趣三方面着手,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实施策略与方法进行分析论述,以供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导入;多媒体;评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驱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学习若能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当面对小学数学这种具有极强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时,要想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探索,必须要使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基于这一点,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调动和培养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继而根据现代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选择并运用趣味性教学方式及方法,一改数学课堂枯燥、沉闷的氛围,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所在,进而使学生真正爱上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充分的发展。

一、导入激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年龄小,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在课堂上极易分心并转移注意力。因此,通过提高课堂导入的趣味性延长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之初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思维特征,结合新课内容对导入环节进行趣味化设计,以便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內容,进而驱使学生自觉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以“位置”这节教学为例,在导入环节,我对学生说道:“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走进军营,参观战士们的军营生活。”之后,我播放了课件:走进军营,并向学生问道:“小张站在什么位置?”在学生回答后,我继续引导道:“为什么同一个人位置,同学们的说法却不一样呢?这是因为有的同学是横着看的,有的是竖着看的,由于角度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说法。但数学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确定位置。”如此导入,既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又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自觉投入到了数学学习之中。

二、多媒体激趣

小学生因天性好动,学习成效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感因素,即只有对学习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产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趣和欲望。此时,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不妨将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将数学知识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在极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状态。

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三)”这节时,考虑到这节内容对学生直观想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学生理解和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先是结合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了钟表的指针,认识了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进而明确了旋转的含义。之后,我运用多媒体手段呈现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并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运动现象探索并发现了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这样一来,不仅创新了数学教学视角,为课堂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本部分内容产生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三、评价激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发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评价是否具有趣味性,是否全面、灵活、客观,不仅影响着教学成效的高低,甚至还关乎着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既要上好课,亦要利用充满趣味性的评价方式考量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以促进学生更好、更加充分的发展。

为了有效激发、调动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应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等多重功能。比如,我们应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将目光更多地投向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次,除了纸笔测验外,我们还应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引入口头评价、观察、课外活动评价等。除了要运用好多元评价手段外,我们还应正确运用评价语言,并将恰当的批评融入其中,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和超越自我。

总而言之,对趣味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探索,理应成为新时期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和重视的焦点。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在深刻认识到传统“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模式已不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理念,积极探索并不断寻找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促使学生充分地思考、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探索,使学生树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进而收获理想中的教学预期。

参考文献:

[1]杜鹃.小学数学趣味化课堂的构建策略探讨[J].现代交际,2017(17):164.

[2]阳艳.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趣味性教学分析[J].才智,2017(22):220.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济宁教育学院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导入趣味教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