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

2020-05-23 18:37陈纪峰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7期
关键词:常见问题解决措施重要性

陈纪峰

【摘 要】本文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加强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的重要性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常见问题,最后提出了此类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重要性;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前言

当前,道路桥梁工程已经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沉降段施工,更要加强先进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科学的管理。但是,当前许多道路桥梁工程的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存在桥头引导的设计不够科学、路基沉降、路面不平、桥梁裂缝等问题,如何对其加以处理,值得思考。

1.加强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员往来频率加快、各类物资的运输量也不断增加,这就促使交通建设必须加大步伐。与此同时,机动车的数量水涨船高、交通线路的分布更为密集、复杂,在城市内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各类交通安全事故也因此涌现。究其原因,安全事故的爆发一方面来源于驾驶人员本身的安全意识不足、操作不规范,另一方面则源于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存在问题,例如路基路面不平整与不均匀沉降、路面开裂与破损等现象,都会影响行车舒适度与安全性。由此可见,做好路桥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要求。而为了保证各种地基条件下的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质量,就需要运用到专业的地基处理技术以及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当前,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专业工程建设技术与工艺随之得到发展与创新,许多先进的路基路面压实技术与工艺得到全面的推广与运用,為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提供了良好条件。

2.道路与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常见问题

2.1桥头引导的设计不够科学

在道路桥梁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中,影响施工质量的首要因素是前期的桥头设计,科学的设计方法可以确保后期施工时路基路面平整度,以及行车的顺畅与平稳。但现实情况时,在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进行设计时,却可能因为设计人员本身专业能力不强导致设计方面存在偏差,在后期的工程运行阶段,极易发生“跳车”等不良现象,进一步引发桥头搭板出现裂缝等后果。除此之外,在对道路桥梁工程展开设计时,若忽视了搭板设计的内容,也可能导致连接处在长期的外力侵蚀下、出现台背位置填土大量流失现象,最终造成路面大面积坍塌的后果。

2.2路基沉降

事实证明,国内许多道路与桥梁工程在使用了三五年之后,就可能暴露出路面短板、碎板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施工周期较短、存在着大量高填方,使得路基结构整体稳定性不足,一旦路基长期受到重力作用,就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尤其是在许多道路桥梁工程的沉降段、路基起填区,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压实沉降问题,即使许多工程的路基结构设计达到了有关行业标准,也可能因为路基总沉降与差异沉降的原因,引发路面断板的不良现象,进一步在道路与桥梁连接处埋下“跳车”事故的隐患。

2.3路面不平

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保证其路基的平整是基本要求。但结合实际看,不可否认许多工程的施工都存在着里面坑洼不平的问题,这样的路面工程在投入使用后,经过该段路面的车辆会产生颠簸感,这不仅对行车舒适度造成了负面影响,还会对轮胎造成严重的磨损,更有引发严重交通事故的可能。之所以出现路面不平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性不足,导致其在轧路、路面摊铺等环节出现了操作失误现象。

2.4桥梁裂缝

在道路桥梁工程及其沉降段的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材料是运用最多的产品,但因为该材料在施工时极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而出现形变——如果结构内部温度过低,可能出现向内收缩现象;若其温度较高,则可能出现向外膨胀,使结构表面开裂,因此对环境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就显得极为必要。但当前不少施工单位在进入混凝土浇筑步骤前,忽视了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的检测工序,在温度异常时未能采取对应的科学措施加以调节、控制,最终导致桥梁裂缝问题。

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在过渡段的桥头设置路桥搭板

在路桥工程的具体施工中,为确保沉降段得到科学处理,要首先做好桥头路桥搭板的设置工作,工作人员需要在对科学测量搭之后明确具体的应用范围。并且结合路桥建设区域的经济水平,对行车流量及其形成的荷载进行评估,以此确定过渡段必须达到荷载能力,通过合理运用搭板规避过渡段跳车现象。同时,施工人员可以结合路桥的坡度高低设计相应水平的反向坡度,从而确保前期搭设好的搭板及路桥桥台的高度可以彼此无缝衔接起来,使得搭板与过渡段路面连接段的高度比设计时设置的标高更高,这就进一步反向坡度设计的科学性。最后,在对反向坡度进行设计处理时,还可以结合沉降差对坡度加以设置,在保证路线纵断面平顺度的前提下明确相关的沉降差,保证桥头的设计及施工质量。

3.2严格控制道桥沉降段的裂缝问题

普通混凝土路面的胀缝应设置胀缝补强钢筋支架、胀缝板和传力杆。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宽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上部灌填缝料,下部胀缝板和安装传力杆。传力杆的固定安装方法有两种——其一是端头木模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其二是支架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横向缩缝采用切缝机施工,切缝方式有全部硬切缝、软硬结合切缝和全部软切缝三种,切缝深度不应小于1/3~1/4板厚,最浅切缝深度不应小于70mm。

3.3路桥护缓和过滤段的设计与施工

在路桥护缓和过滤段设计方面,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重视对桥台基础和路堤边坡的加固处理设计,对桥台背路基地质状况、路堤长度以及填土材料等进行充分的考虑,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加固措施;其次,由于强度的差异,需要设置强度过滤段,对地基的沉降问题进行缓解;第三,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保证勘测设计阶段中勘测结果的准确性,这样可以对软土地基的深度、范围、力学性质等信息进行准确掌握;第四,要选取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施工管理人员可以在仔细分析现场施工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选用振动碎石桩法等加强地基强度。

3.4做好混凝土施工工作

道路桥梁过渡段的施工必然会运用科学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就混凝土浇筑技术来说,工作人员要合理控制浇筑时间,夏季施工时可将其安排在下午四五点,避免过高温度对混凝土的不正常影响。同时,为了合理控制温差,还应该在捣浇环节对材料温度加以调节;在完成浇筑后,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凝固,此时就需要历经水泥水化、蒸发以及水泥析出等一系列流程,因此确保振捣的标准操作至关重要。其次,对于混凝土振捣技术的运用,要将混凝土均匀地分布到模板各角落,避免在浇筑时出现混凝土结构冒气泡、蜂等问题;振捣人员需要按照规范性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明确具体工序流程,对各种细节要素进行严格把控。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加强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保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措施,在过渡段的桥头设置路桥搭板,严格控制道桥沉降段的裂缝问题,优化路桥护缓和过滤段的设计与施工,做好混凝土施工工作。

参考文献:

[1]王静.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2,01:33-34.

(作者单位:辽宁隆源建设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常见问题解决措施重要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