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及如何发展创意农业

2020-05-23 20:48张勇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6期

【摘 要】本文在分析青岛市农村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创意农业的策略。希望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促进青岛市粮食生产、农村综合开发,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词】农村产业结构;旅游农业;创意农业

我国一直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因此解决“三农”问题一直被视为全国工作重中之重。青岛市政府采取了取消农业税、提高对农业的补贴等一系列措施,但这些措施也都只是极宜之计,不能根本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困扰。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持续发展。

一、青岛农村产业结构现状

总体来说,青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对之前有了较大的突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城镇化程度低、农村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农产品流通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仍然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由小规模生产向产业化生产转变,但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格局没有改变。资源开发方式由掠夺型逐步转变为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但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生态环境差的局面没有改变。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还存在许多问题。

(1)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还不够突出,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

近年来,青岛市虽然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但过于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大,忽视了品牌的培育,忽视了要提高质量效益,对一些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珍稀、特色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如青岛马家沟芹菜、大泽山葡萄、崂山绿茶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无法形成规模经济。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仍不合理。

(2)农村基础设施总体水平低

近年来,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在道路、排水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不能满足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且基础设施后期维护费用高,容易造成基础设施浪费。

(3)农村市场发育不全,农产品流通渠道仍不顺畅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在大力建设以集镇为中心的市场,但是这些市场布局分散、规模小,设施差,功能落后;没有仓储、冷冻、周转条件,交易几乎完全是自然成交;全镇农产品销售不能满足现在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造成农产品商品化率低。

(4)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亟须提高

青岛市近年来始终大力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然而,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所有者仍然把重点放在增加农产品生产上,忽视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由于大众消费观念没有完全改变,难以体现质优价廉,导致农产品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农产品质量效益提高幅度不大。

二、青岛发展创意农业策略

青岛市是一个具备独特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的旅游城市。农业和旅游业的一体化不仅可以带来附加值,也有助于发展多方面的农业,加快农业结构的转变。这一创造性农业的发展战略如下:

(1)整合资源,加强各行业的合作

资源整合,不仅包括协调发展青岛市各类旅游资源,而且还包括与农业、旅游业相关联的各行业、企业和部门间的支持与合作。特别是服务业要加大投入,基础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包括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培训等行业的协调发展。比如,把农产品的生产设计和制作加工纳入网络流通,实现农商结合,打造新型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延伸。整合媒体行业,运用广告、口碑、渠道等多种方式,推进青岛市创意农业旅游,加强青岛市内部信息的整合以及外部宣传渠道的管理,而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不仅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也可以加快创意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2)创新产品,开发消费者需求

不管是农业还是旅游业,其发展的关键是在于相关产品的推出与营销。青岛市在推广自己的产品的同时,要加强创新,快速培育新产品。旅游农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应立足于细分市场的消费趋势和需求,在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当地的乡村环境,推出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现在的消费者不同于以往,以前是消费者有需求之后,开发出相应的产品;而现在如果想要更好地占领市场,就要提前为消费者着想,思考他们会有怎样的需求,率先开发出消费者能够接受并乐于消费的产品。此外,青岛创意农业旅游产品应利用海洋资源,设法开发有深度的海洋特色产品,打造新兴、独特的农产品。

(3)加大科技投入

投资高新技术不仅可以创造出高附加的产品,还可以促使二者融合发展。目前,青岛市高新区正在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如果可以有选择的并將其投入到创意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中来,可以使青岛市旅游业更加有竞争力,同时带动农村的发展。所以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增强科技实力,从而激发创新思维,发展创意农业。

(4)完善人才体系

探索创意农业,要进行内部人才培养,使其具有较高的人才素质和专业的职业技能,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倡导农业、服务业、休闲产业等行业人才的积极创造。可以让旅游业方面的专家与农业领域的专家相互沟通,讨论如何在农村环境中发展旅游业、如何借助旅游服务业带动农业发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学位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年 作者:邓晰中 篇名:《乡村特色旅游与农村产业结构转型研究》

[2]学术期刊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17期 作者:王爱琴 篇名:《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提档升级》

[3]学术期刊 《南方农业》 2020年14期 作者:李永春,刘君花 篇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

作者简介:

张勇(1997.09.25),男,汉族,山东青岛,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农业管理,研究方向:涉农企业管理。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