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村、社区、景区治理实践探索的思考

2020-05-23 21:19张宇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6期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

【摘 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求木之长固其本,欲流之远浚其源”。基础是关键,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出明确要求,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城乡社区工作;路经探索思想

一、基层之治的内涵与背景

基层社会治理的内涵表现为政府与各个行为主体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治理不等同于统治,治理的主体不一定是政府,即并不一定要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发挥效用,而是强调各个行为主体的合作參与、规范治理。强调国家与各个行为主体新颖的、最佳的关系状态。更强调民主参与、公平公正、协商包容等内涵,其中心任务就是要通过优化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责任关系,培育社区居民的自主性、责任性和参与性,自觉投入到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中来,将政府的公助、各治理主体的互助与居民的自助有机统一起来,以实现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共同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二、乡村、社区治理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改革开放,九寨沟县历届县委政府抢抓历史机遇变革,大力发展旅游业,持续加大在交通、水电、教育、医疗、住房、农村农业、扶贫等领域的建设投入,不断健全基层组织体系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广大农牧居民群众收入逐年递增,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乡镇村社面貌日新月异,社会环境安定有序,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一些实用管用的机制正逐步形成。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基层组织不断壮大增强;二是捍卫法治权威,乡村法治良序逐步形成:三是立足道德规范,文明新风正在悄然兴起;四是注重科技运用,基层智治体系初具皱形;五是改善乡村环境,基层基础循序稳步提升。

三、乡村、社区治理中的问题与短板

随着九寨沟旅游业快速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加快流动,各种新型行业快速兴起以及基层人民群众对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要,社会问题变得复杂、突发,传统的治理模式已难于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今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既考验了我们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同时也暴露出大量的问题短板。一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警应急机制不健全;二是景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提高;三是法治意识和社区意识仍然没有入脑入心;四是社区服务管理的能力水平不足;五是对村社治理的监督制约还不够;六是村社自治的主观能动性不强;七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八是景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提高。

四、乡村、社区治理的思考与建议

乡村和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服务人民群众的平台,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新时代赋予了新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追求也日益增长,时刻都考验着乡村、社区治理的能力和水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九寨沟县实际,就乡村、社区和景区治理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二是强化法治保障,维护基层社会治理良序。三是健全德治体系,培树乡村社区文明新风。四是优化组织结构,促进村社自治作用发挥。五是注重科技运用,提升基层社会智治水平。六是落实科学发展,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七是着力助农增收,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八是强化多方联动,优化社区治理体系机制。九是共建共治共享,推进景区治理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昌祥,2014,《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方式 以服务为本的社区社会工作》。

[2]王思斌,2014,《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俞可平,2000,《治理与善治》。

作者简介:

张宇,女,1978年10月出生,四川大竹,大学本科,高级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景区治理及林业管理。

(作者单位: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猜你喜欢
基层社会治理
“互联网+”下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基于派出所法律实施的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思考
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价值
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社会组织有效参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分析
参与式治理理念下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党微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