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羽杉播种苗培育技术

2020-05-24 09:22余华洋
现代园艺 2020年9期
关键词:辛硫磷间苗乳油

杜 凯,王 峰,余华洋,杨 衡

(1 河南省淮滨县林业局苗圃场 464400;2 信阳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L.)Rich)是一种古老的孑遗植物,原分布于北美洲和拉丁美洲部分地区,20世纪20 年代引种到中国,至今已有100 年的栽培历史。经过数十年的引种栽培、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树种在我国栽培区表现良好,是一种优良的用材林、农田防护林、园林绿化树种,具有适生性强、生长快、材质好、不胁地、树形美、病虫害少等诸多优点,被原国家林业局列入重要的速生丰产林树种。目前,落羽杉已在我国大江南北广泛栽植,尤以华东地区栽植数量最多。近年来,淮滨县根据新形势下国土绿化的新要求,将落羽杉作为平原地区农田林网、生态廊道、湿地、村庄等绿化的首选树种,在全县大力推广栽植。为保障造林用苗需求,淮滨县国有苗圃场承担了落羽杉苗木繁育任务,在多年的育苗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育苗经验。

1 苗圃地选择

苗圃地宜选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通风良好、排灌方便、阳光较充足、土层厚度不少于50cm、地下水位不超过1.5m 的肥沃、疏松、湿润的微酸性砂壤土、壤土作圃地。

2 整地与作床

2.1 整地

秋末或冬初,对圃地土壤进行深翻,深度为25cm。翌年2 月上中旬,将圃地土壤耙匀后再翻地1 次。2 月底或3 月上旬作床,作床前667m2均匀施复合肥50kg作为基肥,再将圃地土壤耙细、耙匀,平整地面,然后作床。

2.2 作床

采用高床育苗,床宽1~1.2m,高15~20 cm,作业道宽30cm,长度依圃地而定。床面土碎平整,圃地四周挖好排水沟。

3 种子催芽与播种

3.1 种子催芽

落羽杉种子催芽常用低温层积催芽法或冷水浸种法。

3.1.1 低温层积催芽法。结合种子贮藏时进行,12 月~翌年2 月底,将种子用湿沙(沙的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60%)与种子混合(沙∶种子=8∶1)后装入透气的编织袋中,放入干燥地窖或室外通风、背阴处。定期检查沙是否失水干燥,如干燥(沙色发白)时应浇水保湿。种子经过约80~90d 以上低温湿沙层积贮藏,充分吸足水分,促进胚芽萌发。播种前1 周左右检查种子,如果尚未裂嘴露白,再移到能保持20℃左右处继续催芽。

3.1.2 冷水浸种法。2 月下旬,将种子放入编织袋中,编织袋要留足40%的空间,以保证种子吸水膨胀。将装有种子的编织袋放入比较洁净水中浸泡15~25d,2d 翻动1 次,当种子露白后捞出,然后将捞出的种子平摊,厚度不超过10cm,早中晚各翻动1 次,以防种子发热。

3.2 播种

春季3 月中旬播种。播种前7~10d 进行土壤消毒,每1m2用75%五氯硝基苯2~4g、50%辛硫磷2g,混拌适量细土,撒于土壤中进行灭菌杀虫,撒辛硫磷后,苗床表面要再覆一层土。播种量为8~10kg/667m2。将催芽好的种子,用50%退菌特或50%甲基托布津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0.5%。采用宽幅条播,条沟深2~3cm,沟距20cm;条沟方向与作业道方向垂直,有利于人工除草、间苗、补苗、浇水、施肥等作业;播后覆土,覆土厚度要适当、均匀,厚度一般为1cm,轻压使种子与泥土密结。然后喷1 遍透水,再用稻草或麦秸作覆盖物均匀覆盖,以利于保温、保墒。定期检查苗床土壤墒情,干旱时应及时浇水。

4 苗期管理

4.1 揭覆盖物

播种15~20d,苗木大部分出土,根据气温逐步揭去覆盖物。

4.2 间苗及定苗

幼苗出齐后长到苗高5cm 时进行第1 次间苗,并对过稀部分按苗木株距10cm 补植均匀,以后大约每隔20d 间苗1 次,一般间苗3 次即可。拔除生长不健全及受伤、感染病虫的幼苗,每次间苗后都要及时浇透水。苗高7~10cm 时即可定苗,定苗量应大于计划产苗量的5%~10%,定苗后保留株数以50 株/m2为宜。

4.3 水肥管理

根据土壤墒情,适时适量浇水,保持苗床湿润。6月上旬~8 月上旬,可追施氮肥,前期施肥浓度宜小,以后可逐步增加。喷施后浇1 次水,防止肥料灼伤苗木。8月中旬停施氮肥。9 月中旬、下旬叶面追施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各1 次,促进苗木木质化。

4.4 除草松土

幼苗期,采取人工除草,及时拔除杂草,以免杂草生长过大,拔除时松动苗根或把苗木带出土。苗木生长到15~20cm 后,可采取喷洒除草剂控制杂草。定期松土,使土壤保持疏松,增加土壤透气性,并有利于土壤保墒和根系的生长发育。

4.5 病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病害为茎腐病。幼苗出土后至木质化前,晴天每隔15d 喷施1%波尔多液进行预防,连续阴雨天结束或浇水后,要立即喷施1 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发病期,发现病苗,立即拔除并烧毁,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硫酸铜300 倍液防治,交替用药,防治效果更好。

苗期虫害主要为小地老虎、蛴螬。小地老虎防治方法为:①羽化期,采用黑光灯或糖醋液(糖6∶醋3∶白酒1∶水10∶敌百虫1)诱杀成虫。②堆草诱杀幼虫。播种前或幼苗出土前,于傍晚在苗圃地堆放青绿嫩草,把用25%灭幼脲Ⅲ号100~200 倍液配制的毒饵放于草堆下面,每10m 放一堆草进行诱杀,次日清晨在草堆下捡拾幼虫并杀死。③发生严重时,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800 倍液泼浇根际周围,或者每1hm2选用50%辛硫磷乳油750mL,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750g 兑水750L 喷洒于幼苗及其周围表土。

蛴螬防治方法为:①加强苗圃管理,中耕除草,松土,破坏蛴螬适生环境。②成虫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人工捕杀成虫。③播种前,用5%辛硫磷颗粒剂2.5kg/667m2加适量土做成毒土,均匀撒于地面并浅耙,或用50%辛硫磷乳剂1500~2250mg/hm2兑水进行土壤处理。危害时,用50%辛硫磷乳剂2000~3000 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2000 倍液灌根,或用3%克百威颗粒剂撒施。成虫发生期,喷洒2.5%功夫乳油2000~2500 倍液,或10%联苯菊酯乳油8000 倍液等药剂。

5 移栽苗培育

秋、冬季土壤上冻前或早春土壤解冻后,将要移植的苗木起苗,对主根和较长侧根的伤口进行适当修剪,剔除有病虫害、机械损伤、生长不良和无顶芽的苗木,将苗木分级栽植于提前准备的圃地。移栽株行距要根据经营水平和培育目的而定,如培育2~3 年生用于片林、农田林网等造林的苗木,移植株行距可定为30cm×40cm。单位面积上移植的株数,要比计划产苗量多5%左右。

6 苗木出圃

起苗前1~2d,苗床要充分淋湿或灌水。起苗时,需深挖多留根、多带宿土,尽量减少伤及侧根和须根,保持根系完整,根系过长或劈裂则进行修剪,苗木质量按GB 6000 的规定执行。1 年生苗木可50~100 株扎成1捆,2~3 年生苗木可10~20 株扎成1 捆,用黄泥浆根,置于阴凉处待栽或装运;也可用保湿剂处理根部。起苗到造林间隔天数最好不超过3d。苗高2m 以上的大苗,树根要带泥土球,土球大小根据苗木大小而定。Ⅰ级、Ⅱ级苗木出圃造林,Ⅲ级以下的苗木,留床或移植后继续培育。

猜你喜欢
辛硫磷间苗乳油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国内辛硫磷的应用研究进展
两种敌敌畏乳油对家蚕的毒性和残毒期比较*
间苗与掐花
家蚕中肠内对辛硫磷耐受性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辛硫磷对大白菜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影响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瓜蚜虫效果试验
10%稻笑乳油对苗床稗草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