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果常温通风干燥实验研究

2020-05-25 08:24渠琛玲王雪珂汪紫薇王殿轩郭桂霞
中国粮油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常温热风风量

渠琛玲 王雪珂 汪紫薇 王殿轩 李 衡 郭桂霞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1,郑州 450001)

(郑州万谷机械有限公司2,郑州 450001)

花生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营养丰富[1]。而刚收获的花生,含水量高,极易发热霉变,收获后应及时干燥处理。

发达国家主要采用机械化收获干燥,例如,美国花生收获后首先在田间晾晒至一定含水率后,捡拾收获机集中挑选花生果,放入专用烘干车在就近干燥站集中干燥处理至安全水分后,进行仓储或加工[2-4]。干燥时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花生水分及温湿度变化[5,6],电子鼻监测花生质量[7,8],在干燥的同时保证花生质量。

基于我国目前花生生产现状,农户种植花生区域较为分散,花生品种及种植方式与国外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不能照搬国外花生干燥方式。我国目前仍以自然晾晒为主,此方式较多依赖天气,费时耗力,占地面积大。近年来,花生生产机械化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种植和收获环节,这一趋势导致收获季节短时积累大量湿花生果,晒场不足问题凸显。故花生干燥方式也开始向机械化方向发展,相关研究人员也做了一定的工作[9-13]。但目前市场上的花生干燥设备缺乏,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箱式烘干机是针对粮食烘干所设计,对花生进行干燥处理存在着参数、工艺、产量等不合理的情况。

本研究针对花生干燥的这些现实情况,进行了常温通风干燥研究,根据干燥量的不同,分别采用小型通风囤与中型通风囤分别对湿花生果进行干燥。并通过与自然晾晒和热风干燥的对比,为实际生产中花生干燥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湿花生果品种为:天府3号(普通小果型),产地为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开农8834-9(普通大果型)和开农71(高油酸大果型),产地为河南省开封。由于收获后花生果含水量高,极易霉变,因此本实验花生果为分批购买,3个品种花生果初始含水量分别为17.7%~47.3%、40.6%~44.3%和38.0%~40.1%。

1.2 实验设备

热风干燥设备及常温通风干燥设备为定制。

5-36-4A离心风机、LUGB-2420流量计、XMT 121/122数显调节仪。

1.3 试验方法

1.3.1 自然晾晒

初始水分22.1%的天府3号湿花生果,薄铺于水泥地面上,晾晒厚度约2 cm。晾晒期间外部环境条件:温度5~24 ℃,相对湿度55%~60%,晴天。上午9点时花生摊开晾晒,晚上17时收起,并用麻袋盖于花生堆上,每天翻动3次。

1.3.2 热风干燥

将初始水分为17.7%~22.9%的天府3号湿花生果放置于小型通风囤(如图1,直径500 mm,高1 000 mm)中,花生堆高450 mm,约装30 kg湿花生果。由于热风温度在高于52 ℃时会对花生品质产生较大影响[9],因此本实验设置热风最高温度为50 ℃。具体风温设置为35、40、45、50 ℃,各温度下分别设置热风风量424、565、707 m3/h,单位通风量为14.13、18.83、23.57 m3/(h·kg)。

图1 小型通风囤示意图

1.3.3 常温干燥1.3.3.1 小型通风囤干燥实验

将初始水分为28.7%~29.1%的天府3号、38.0%~40.1%的开农8834-9和40.6%~44.3%的开农71湿花生果置于小型通风囤(示意图同图1,直径285 mm,高660 mm,电热箱关闭)中分别进行干燥,花生堆高660 mm,约装16 kg湿花生果。在室温下(温度10~25 ℃,相对湿度60%~90%,实验过程中出现阴雨天气)垂直通风,室温通风风量设置为66.5、132.9、199.4 m3/h,单位通风量为4.16、8.31、12.46 m3/(h·kg)。

1.3.3.2 中型通风囤干燥实验

初始水分为30.0%的湿花生果放于双层圆筒的中型通风囤(如图2,外径1 800 mm,内径800 mm,堆高1 800 mm)中,约装1 200 kg湿花生果。在室温下(温度6~23 ℃,相对湿度26%~49%,多云转晴天气)径向通风,风机风量9 252 m3/h,单位通风量为7.71 m3/(h·kg)。

图2 中型通风囤示意图

1.4 花生水分测定

花生果含水量大于13%时参照GB/T 20264—2006;花生果含水量小于13%时水分参照GB 5009.3—2016。

1.5 数据处理

使用Origin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自然晾晒

如图3所示,花生在自然晾晒条件下,初始水分由22.05%降至安全水分10%以下用时49 h (约2 d)。晾晒期间每天翻动3次,由于夜晚与早晨空气温度低、湿度相对较高,花生吸湿,使水分略有升高。

图3 自然晾晒过程花生果含水量变化

2.2 热风干燥

2.2.1 风温对湿花生果干燥的影响

如图4所示,在风量一定条件下,热风温度越高,降水速率越快,花生降至安全水分10%以下所需时间越短,35 ℃干燥条件下,需16~18 h;40 ℃干燥条件下,需12~15 h;45 ℃和50 ℃干燥条件下,均需8~10 h。由此可知,提高干燥温度能加速干燥,但当温度高于45 ℃时,温度的提高对干燥速率的影响已不具有优势。

图4 不同风量和风温下花生果水分的变化

2.2.2 风量对湿花生果干燥的影响

如图5所示,在热风温度一定条件下,风量越高,降水速率越快。但相同干燥温度条件下,565 m3/h风量较424 m3/h风量的干燥时间缩短2 h,而当风量提高到707 m3/h时,并不能较565 m3/h风量的干燥时间再缩短。

因此,从图4和图5可知,热风干燥时,风温对干燥速率的影响明显大于风量的影响。

图5 不同风温和风量条件下花生果水分的变化

2.3 常温通风干燥

如图6所示,在常温通风条件下,3个品种湿花生果的含水量呈现均匀下降趋势,实验范围内的风量改变和不同的品种对于花生果的干燥影响并不大。实验过程发现,湿花生果的干燥时间主要取决于外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花生果初始含水量的大小。中型通风囤为双层圆筒冲孔结构(图7),采用的是径向通风干燥的方式,出风面积较大,其内的湿花生果干燥规律以及干燥所需时间与小型通风囤类似,均能实现湿花生果的有效干燥,且在干燥通风过程中花生果均无发热霉变现象,保证了花生果的质量。

图6 小型通风囤常温通风干燥不同品种花生果的水分变化

图7 中型通风囤常温通风干燥花生果(天府3号)水分的变化

3 结论

常温通风干燥虽然较热风干燥所需时间长,但在阴雨天气条件下也能有效降低湿花生果水分。这种适用于小农户的花生通风方式,可直接将收获后的湿花生干燥至所需要的含水量,要求操作简单、方便,对花生的含水量、品种适应性强,并尽可能实现一机多用(兼用于干燥后储藏)。并且当一旦发生大面积的持续阴雨灾害时,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费用,实现湿花生不发芽、不霉变。

猜你喜欢
常温热风风量
热风微波耦合技术在果蔬中的研究进展
数据中心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二/一次风量比
某乘用车冷却系统进风量仿真及优化
荔枝果实热风干燥特性研究
超超临界660 MW机组二次风量异常下降分析与研究
常温发黑工艺在轴承工装上的应用
1-MCP复合杀菌剂处理对“金红宝”甜瓜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贵州重晶石与方解石常温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经坊煤业八采区总需风量计算研究
热风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