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

2020-05-25 03:00潘俞彤
中国市场 2020年13期
关键词:执行力

潘俞彤

[摘 要]所谓“三分战略,七分执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执行力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科学的执行理念和强大的执行力,任何决策和计划都不可能贯彻落实到底。文章就是从执行力存在的问题、成因、怎样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的几个角度去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只有领导干部执行力提高,落实决策快,才能提升我国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关键词]执行力;决策力;执行型领导

一般来说,一个个体或一个组织要想获得成功或者避免失败,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要有足够的决策力,二是要有足够的执行力。足够的决策力是保证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足够的执行力是保证把人用正确、把事做正确。

1 执行力的含义

“执行力”,一个在西方管理界频繁使用的词汇,它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习惯叫“贯彻”,从上到下一以贯之。近年来,随着东西方交流的日益频繁,执行力一词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之间,口耳相传,而且2006年首次出现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那么什么是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呢?所谓领导干部执行力,是指领导干部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或者计划付诸实施的能力,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执行力如何,能综合反映一个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组织决策和目标的实现。

2 当前领导干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领导干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机械教条地执行。做事情不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上级下达命令或者文件时,大多数单位做法都是生搬硬套,这样缺乏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及求真务实的精神,从而降低党的政策的有效性。要把好事做好,不能只做表面文章,一定要做出成效,切实去保证老百姓的利益。

(2)虚假敷衍地执行。有的领导对于上级下达的指示或命令,只是习惯用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认为只要是会开了,话讲了,文件发了,工作任务就完成了,结果是形式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解决什么问题。

(3)简单粗暴地执行。有些领导干部在执行政策时不强调方法,只注重结果,有的在执法过程中甚至对老百姓实施暴力执法,虽然暂时实现了目的但是引得百姓怨气很大。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执法方式也爆发出了很多像乌坎类似的事件发生,导致干群关系紧张,损害了政府形象。

3 领导干部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

(1)缺乏落实意识。举个例子,比如说刷碗让刷六遍的话,日本人就会没有任何其他想法去执行这件事。但是,中国人有可能就会心里有一些小心思,只刷两遍,甚至是一遍也不刷。这折射出什么?我认为折射出的是日本人具有的落实意识。中国人缺乏这种落实意识。事实上,这种缺乏落实意识的干部职工有很多。遇到问题时,事情能推就推,能躲则躲,有风险的工作不愿意干,有困难的工作不去干,得罪人的工作也不想干。结果是有制度不执行,有規则不遵守,有任务也不去落实。

(2)上下不同欲。孙子曾说过: “上下同欲者胜。” “欲”(热情、责任心),从思维方式上看,是情感思维。毛泽东说,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群众创造历史,不仅靠他们的智慧,而是靠他们的热情。在工作中经常会发生决策和一些目标不能有效落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员没有真正理解领导者的意图,或者是根本不了解执行目的和情况导致上下无法同欲。正是因为决策者的意图都没有真正搞懂,所以也导致了执行过程中效果不佳。

(3)工作不讲技巧。在落实工作中不光要有执行意识,而且还要讲究工作技巧,善于区分轻重缓急,把握主要矛盾。但是在工作当中,许多人缺乏这种执行的工作技巧,工作没有思路没有方法的现象特别多。事实上,任何一个成功的组织,这些领导者都是具有执行技巧的人。所以说能不能掌握工作技巧对一个组织和系统是十分重要的。讲究工作技巧不仅会做事效率提升,而且会让员工愿意响应号召,愿意去行动干活,整个组织也自然活跃起来,落实也就不再是难事了。

(4)奖惩不能分明。奖惩不能分明是导致执行不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工作单位中,经常会出现有的员工工作量大,有的工作量小,工作任务分配不均衡这种现象发生。然后他们所赚金额却是一样的。长此以往导致多干活的员工心理越来越不平衡,消极怠工等现象发生。出现这种原因的根本就是奖惩不分明导致的。实际上也可以说就是制度问题,或者是制度不够完善。对不干事、干不成事的人不问责;对能干事,干成事的人不表扬,也不奖励,结果是影响了工作任务的落实。

4 提升执行力,做执行型领导干部的思路

(1)树立牢固的执行观念。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行为,那么首先就要转变自己的思维观念。因为思维观念十分重要,它将会导致执行工作中出现各种差异。如果想要改变工作方式,至少要转变人们脑海中的两种观念。

第一,人治观念→法治观念。中国是一个有着很深的人治观念传统的国家,说白了就是中国是一个特别讲究人情的国家,而且这种观念影响深远。在生活中也经常是这样。比如说一个熟人过来办事,在一些小的政策上有不合乎规定的地方,但是因为之间互相认识,就可能会出现不合乎规定就把事情给办了。所以一定要转变这种人治观念,多增强法制观念。第二,面子观念→求实观念。中国人都有好面子的特点,可以说好面子就是一把双刃剑,能给人带来风光的一面,但是如果这个度没有把握好也会给人带来很多危害,会让一个人做事失去自己的原则。比如说工作任务布置下去了,下面的人假如只说不做的话,你要好面子,就不好意思去说他。不能坚持原则,这无疑会影响工作效果。所以,我们应该实现从面子观念向求实观念来转变。

(2)提升自身的执行素质。干部的素质能力是决定执行力高低的核心。只有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才有执行的底气和勇气。可以说在今天,学习已经成为决定一个现代人、现代政党生存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有人说,在农耕时代,读几年的书,可以管用一辈子;到了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的书才能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终身学习,才能用一辈子。尤其在21世纪,人们比的不光是学习,更是学习的速度。所以看得出在当今社会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必须用不断学习来防患于未然。

(3)坚持原则。执行者需要有原则,服从者也需要有原则。如果有一方失去了原则,那么决策执行起来也会很困难,甚至会失败。所以在相互配合中,执行者与被执行者都要有默契、有原则,这样在执行过程中才会事半功倍。

(4)加强沟通。沟通对个人执行力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管理者而言。据调查,管理人员有90%的工作是沟通。所以现在已经没有人怀疑沟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为下级要有沟通的意识,不懂要问,不明确要搞明确再做。对于下达任务的人,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方式是不一样的,下达任务前首先要做好任务分解,先让下级明白工作的目的。

总之,执行力是靠高度的责任心“干”出来的,是靠开拓创新“闯”出来的,是靠脚踏实地“拼”出来的。因此每一位党务干部都要不辱使命,重视执行,促进执行,强化执行。

参考文献:

[1]滕永昌.浅谈企业领导干部的领导力与执行力[J].经营管理者,2015(22):74.

[2]鲍祉璇.领导干部执行力的提升[J].中外企业家,2017(2):115.

猜你喜欢
执行力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增强学校执行力这样做会有新提高
企业执行力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论提高制度执行力
实施科学护理管理 提升护士执行力
企业中层干部执行力建设的思考
执行力是『干』出来的
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若干问题探讨
高职专业人才精细化培养中执行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