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让孩子捉摸不透的老师,让教育效果出其不意

2020-05-25 16:26郭薇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小朋友班级

郭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样一本书——《漂亮老师和坏小子》,在里面我认识了一位让人捉摸不透的教师。她的美丽、勇敢、机智和耐心深深地打动着我。而这些品质,恰恰是做为幼儿教师的我们不可或缺的。

有时我们几个老师坐在一起聊天,会经常不约而同地谈论起自己班里那些让人感到束手无策的“调皮”孩子,他们的“破坏”行为时常令我们头疼、分享起来咬牙切齿。

前两年有幸参加了区进修学校组织的“幼儿教师班级管理能力提升班”,讲师把“人性关怀放在首位”的全新教育理念,将给予我们老师深刻的启迪。她 出其不意的“鼓励”、别出心裁的“惩罚”、机智用心的的“引导”、幽默刻薄的“反击”让我体会到了在幼儿教育上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为此,这几年的教育教学,我开始尝试在与孩子的交往相处方式上实行“游击战术”。 “捉摸不透”的教学方式不仅给每个孩子带来了深刻的印象,也渐渐使孩子们身上表现出了积极开朗、观察敏锐、创造丰富的优良品质。以下我将通过几个案例与大家分享:

一、猜猜有什么?——善于接纳孩子的各种回答,亮点就在那里!

我们经常会遇上进行公开教学活动。为了达到活动的完整和成功,课前对孩子们千叮咛万嘱咐:“活动中一定要积极开动脑经哦,勇敢举手、大胆发言”;指派几个优秀的孩子事先进行问题的预演;大肆宣传自己活动结束的各项奖励制度,以达到振奋人心的作用。只有做好这些准备,教师才能放心,可事实这样一定会成功吗?

案例一:科学活动“猜一猜”,教师在纸盒里放入了一个乒乓球请孩子们猜猜里面会是什么东西。孩子们的猜测顺序如下:糖果——饼干——玩具小汽车——橡皮泥?在开始的前两个,教师都耐心引导:“不对哦,大家再猜猜!”(面带微笑)等猜到“玩具小汽车”时,教师发现根本没有孩子们引入到自己预定方向上,便开始着急,大声说:“你们听听声音呀!”这时,一位平时表现不错的女孩子站起来,不确定地说:“橡皮泥???”请注意那女孩子的语气。这是,这位老师再也按耐不住,皱着眉,打开盒子说:“看,是小球呀,它装在滚来滚去,你们没有听出声音吗?这不是很简单吗?”之后便开始了她一系列的解释。

其实孩子们在对于盒子里面东西的猜测是根据他们的兴趣及生活经验进行的,可是老师在设计时心里已经有一个自认为比较满意的标准答案,活动中总期望立刻有“聪明”的幼儿一语击中,反之,就是一大堆的无奈与抱怨。如果老师长期以这种状态去对待孩子,最终班级里的孩子会发展成什么样?——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长此以往,孩子便成为了班里的“雕塑”。所以,能让孩子勇敢说、积极说,就要善于接纳孩子的各种回答,以正面的积极鼓励,即使孩子说得有出入、偏题了,適当的提醒、幽默的转换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效果。

二、“甜甜的东西”——智慧的引导绽放思维的火花

同样,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老师常常会为调动课堂气氛而发愁。因此,教学活动开始之前的谈话、游戏;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奖励制度也是层出不穷。但是如何实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他们沉浸于老师的教学活动中?这里也有很大的学问。

案例二:一次谈话活动“什么东西是甜甜的?”我请小朋友进行回答,孩子们一开始你看我我看你,丝毫没有自觉表现的意向,顿时,课堂气氛冷冻了。一个能干的孩子看到我鼓励的眼神,他站起来说:“苹果。”我微笑地示意,并通过奖励一片山楂片来表示对他的肯定。这时,我观察到,所有的小朋友都高高地举起了双手想回答,他们积极的目的我就不说了,其第二位小朋友说:“老师,梨是甜的。”老师:“嗯,很好,梨是甜的。”我请他坐下。第三位小朋友说:“糖是甜甜的。”听到这个答案,我连忙拿出两片山楂片给予了奖励。第四位小朋友说:“妈妈烧的糖醋鱼!”依次递进,我给了他三片山楂片。这时,下面的孩子很多站不住了,举着手:“我,我,我……”叫个不停。第五位小朋友说:“我觉得我收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时,心里是甜甜的。”(聪明的孩子,把甜甜的感觉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当然,我的奖励也从几片上升到了一卷。可想而知,到每位老师听到如此的回答时,你心里的感觉是否也是甜甜的呢?

所以,当你培养你孩子的思维时,要做一个令他们琢磨不透的教师,不要只是一味地进行物质奖励,要出其不意,克敌制胜。这样,你的成就感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问题孩子篇:灵活、机智的手段治理班级能力强、自以为是的孩子或调皮孩子。

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两个孩子能力超强,但是他们对于你却时常不屑一顾;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两个孩子爱调皮捣蛋,软硬兼施也对你置之不理。时间一长,我们的耐心也就渐渐失去了,往往在盛怒之下采用了消极的教育方式——孤立。对于他犯错的“告状”不予置评;对于他“爱出风头”的表现采取抗拒;对于他提出的要求不作回应……我以为通过这种“反行其道”的方式他会学会自我反省。可是,我发现长此以往却形成了一个恶心循环,离我们预期的教育目标越来越远。

案例三:曾经听一位名教师说起过他们班上有个厉害的“小年世兰”,由于聪明的才智、灵活的应变能力常常不把老师和其他小朋友放在眼里。而老师呢也由于她经常能给班级带来各项荣誉而过于仰仗。在一次园内组织的公开课“小树叶”活动中,教师出示拟人化的树叶宝宝来吸引幼儿的兴趣,但是由于活动过长,“小年世兰”就坐不住了,使劲地摇晃椅子。老师进行了语言提示后,她立马觉得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于是就有了以下的对话:

小年世兰:“呦,真是奇怪了,树叶还会长眼睛和嘴巴的呢!”(说完,抬头、瞥眼,带着挑衅望向批评他的老师。)

执教老师由于年轻,缺乏应对经验,再加之公开活动时的紧张,顿时无语……

此时的小年世兰更是得意万分。那位名教师在观看教学活动的同时再也坐不住了,走到“小年世兰”面前.

名教师:“你知道吗?这才叫动画片!”(同时笑着面对其他小朋友)

名教师:“你们都看过动画片吧?那里面的小动物都还会说话呢!”

众小朋友:“对呀,我看到***也会说话的。”

“小年世兰”顿时无语!接下来的时间安静上课之外还时不时地转头偷瞄坐在后面听课的那位“特级教师”。看来这么一句精辟的反击把“小年世兰”给彻底收服了。我心想,真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种“姜还是老的辣”的感觉。

如果你班上也有类似的小朋友你会怎样处理?当你用自己的魅力勇敢地“收服”了他们,他们因此而崇拜你的时候你是否会具有幸福的成就感呢?我在对待我们班上调皮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另一种“平等的交易”——签订协议。当他们的捣蛋行为发生时以合约的形式进行约束,再次发生类似情况时以他和我签的协议进行“攻击”,时间一长,自觉性也不断提高,并向其他小朋友进行言传身教。孩子们乐于接受,我乐于指出,我沉浸于这种快乐的“处罚”中,让孩子们在自我认识和体验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谛和最终归属。

通过上述的实践,让我认识到,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我们也要不断更新,随时抓住各种有利的教育契机和每位幼儿的性格特点,因势利导,用自己的智慧、幽默做一个让孩子琢磨不透的教师,成为每个孩子心目中的偶像。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小朋友班级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班级“无课日”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